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秦晋华带着秦老三依依不舍地向秦夫人和两个儿子告别,带着人一路往江南而去。

另一边,莫守义在府城中雇了几个账房,专门负责算账本。

一项一项的支出、收入……全都记在了账本上。

“咚——咚——咚”

张泽放下笔,揉了揉眉心,“水荣,你去瞧瞧外面发生了何事?我听着似乎是衙门口的鼓被人敲响了。”

安定、西平两处受这次暴雪的影响最为严重,城外现在聚集了不下几千个流民。

光是暂时安置这些流民就要花不少的银钱,更别提,这么多张嘴还要吃饭。

张泽愁得不行,恨不得现在就开春了,就算不开春,好歹雪停下。

他也好陆续将这些流民遣送回各自的原籍,届时再重新修缮房屋,也就是了。

可是,老天爷偏偏像是没瞧见百姓们的苦,雪是一点儿想要停下来的架势都没有。

“属下这就出去瞧瞧。”水荣抱拳,大步流星往外走。

刚出门口,迎面撞见了进来禀报的衙役,“外面出了什么事?”

“外面有人敲响了衙门口的鼓,想要求见通判大人。”

“你在这儿等一会儿,我去问问大人的意思。”

“是。”衙役乖乖站在门口等候。

“大人,外面有人击鼓鸣冤,要求见大人,大人要现在见他们吗?”

“把人带进来吧。”

张泽一边说,一边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袍。

得了吩咐的水荣立马吩咐下去,中堂中衙役整齐立在两旁。

张泽从后堂走到了中堂,坐在了太师椅上,等着衙役把击鼓鸣冤的人带进来。

“堂下何人,速速报上名儿来。”

“民妇见过钱氏见过通判大人,还请大人为民妇冤死的儿子做主啊。”

堂下跪着的夫人看着约莫四五十岁,身着厚实的棉布衣裳,衣裳上并无补丁,头上还带着几支簪子。

只这么略一打量,张泽便猜测,堂下跪着的妇人,家境富裕,非一般平民百姓。

“钱氏,你别急着哭,先把事情一五一十说清楚。”

钱氏闻言,从衣裳里掏出手帕,擦了擦眼角的泪痕。

声音哽咽,“大人,民妇的儿子死得冤枉啊。

昨日酉时五刻,民妇与儿媳妇林氏吵了几句嘴。

不曾想林氏记恨在心,竟与奸\/夫合谋害死了我儿,还请大人为民妇做主啊。”

张泽没有仅凭钱氏一家之言,便偏听偏信,追问道:“钱氏,你与你儿媳妇林氏因何起了争执?”

“……这,大人,不过是婆媳间的一点儿小口角。”钱氏皱了皱眉,没有直言。

“钱氏,你既然状告林氏害了你儿子,若是拿不出切实的证据,本官不能全凭你的一家之言给林氏定嘴。”

“大人,我儿就是林氏害死的,林氏嫁给我儿前曾有一青梅竹马,然,林家为了让女儿攀上高枝。

收买了媒婆,没有将此事告知民妇,民妇听闻媒婆说林氏贤惠、温和,又亲自去瞧了瞧,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姑娘,就应下了这门亲事。

民妇这个悔啊,当年就该好好查查林家的底细再定下亲事。

是民妇害了儿子,害儿子娶了林氏这个不守妇道的女人。”

张泽没有被钱氏的话语带偏,抓住前面的重点,直言不讳发问,“钱氏,你还是没说清楚,昨日和林氏因何起了争执。”

“昨日傍晚,林氏来了民妇的院子,见浩哥儿。

民妇怕林氏趁民妇不在,教坏了浩哥儿,便想打发林氏离开。

哪知林氏哭着闹着不肯离开,还说她是浩哥儿的亲娘,浩哥儿就该养在她身边。

这民妇如何能忍,浩哥儿是民妇唯一的亲孙子,要是养在林氏身边,林氏肯定会教坏他。

民妇可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所以说了她几句,她摔摔打打地回了自己的院子。

今日一早,民妇见我儿迟迟不来见民妇,生怕又是林氏作妖,便去了他们的院子。”

“呜呜呜,”说到了伤心处,钱氏有些哽咽地说不下了。

“结果,结果就看到我儿躺在床上已经气\/绝身\/亡。”

“林氏呢?”

“林氏也死了。”

张泽直言道:“林氏既然也去了,那便不可能是她做的。”

钱氏摇了摇头,态度是前所未有的坚决,“不,肯定是她做的,她不止一次在民妇面前提起,她不想活了云云。”

“钱氏,你儿子和林氏究竟是怎么死的,还需仵作检验后,才能下判断,你稍安勿躁。”

“水荣,吩咐仵作即刻去钱氏家中给死\/者验\/尸。”

“不能验\/尸,要是验\/尸了,民妇便无言见我苦命的儿子了。”

钱氏激动大喊,张泽见她这般状若疯魔的模样,给两旁的衙役使了一个眼色。

衙役立即上前将钱氏按住,“钱氏,你冷静些。

不验\/尸便无法判断你儿子因何而死,到底是中毒还是旁的,都得验\/尸才能知晓。”

“大人,不行,绝不行,不能验\/尸,我不答应,你们谁敢动我儿子!”

张泽见她这般模样,觉得有些可怜,又有些无奈。

“钱氏,你先冷静一下,先不验\/尸可以,本官亲自去瞧瞧总是行的吧?”

“只要不验\/尸都行。”钱氏听到张泽的话。总算是找回了两分理智。

“那你现在便带本官亲自去瞧瞧。”张泽示意水荣和廖豪一块儿跟上。

钱氏脸上的悲凄之色不似作假,然到底是受制于礼法。

虽想给儿子讨回一个公道,但,又迫于礼法的束缚,不愿意让仵作验\/尸。

其实很多时候,由仵作验\/尸能够更快地找到凶手,更快地了解死者的死因。

偏偏,时下的风气便是尸\/体要完整地下\/葬,死者为大,不可迫害诸如此类云云。

张泽一边走着,一边在复盘钱氏刚才的一番供词。

“林氏的青梅竹马是何人?钱氏是怎么知道了林氏出嫁前有一个青梅竹马一事,钱氏的儿子知晓此事吗?

林氏和钱氏的儿子的夫妻关系如何?自古婆媳之间,总是极为难处理的,正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就是这个道理。”

这一个个问题,张泽暂时还没得到确切的答案,因此,他并没有急着下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