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事实证明,人无论是做什么,真的是需要天赋的,演戏需要有天分,做生意也一样,付艺伟当初接手特别特,还是易青劝了半天才点头答应的,可这才多长时间,人家就干的有模有样的。
两相比较,易青都不免相形见绌。
拥有着重生者的优势,可易青好像从来都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就是现在跟制作中心上班,也是阴差阳错的赶上了。
设想一下,如果当初王福林请那些红学家吃饭,不是恰好起了易青所在的饭店,而是去了另外一家,俩人也就不会遇上,或许一直到现在,易青还在那家国营饭店的后厨忙活呢。
炒认购证,炒股票,易青也没有太强的目的性,不然的话,就凭中国股市初期那跟蹦极一样的涨跌幅度,他现在的资产恐怕早就不止三千万了。
挖到了重生之后的第一桶金,易青好像又不知道该干什么了,只顾着实现了财务自由高兴了,居然都没想着怎么钱生钱。
唯一的念头就是在京城多囤几套房,多买些古董,等着日后升值,当时觉得自己挺牛b的,挺有远见的,可现在想起来,还真是没出息。
也许他的人生也该好好的规划一下了。
重生者的优势是独一无二的,可是如果不加以利用的话,这种优势不会伴随他的一生,等到了那个节点,他就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
“你怎么还不睡觉,都几点了?”
付艺伟睡醒一觉,睁开眼看到易青还趴在书桌前,也不知道在写些什么,不禁好奇的问了一句。
易青的思路被打断,将已经写了一多半的笔记本合上,回头看着付艺伟,笑道:“记些东西,怎么醒了?”
付艺伟蹭了两下,靠在床头,揉了揉眼睛,道:“饿了,还有吃的吗?”
易青看了下时间,都已经夜里两点多了:“你等着,我去厨房看看,正好我也饿了!”
把东西收好,这里面记的好些东西,就是付艺伟都不能看,毕竟涉及他最大的秘密。
时候不长,易青端着两碗面回来了,汤碗上浮着几根青菜,还窝了两个鸡蛋。
“过来吃吧!”
易青说着又出门去了厨房,回来的时候,还端着一碟咸菜,一碟花生米。
付艺伟披着衣服,现在已经是五月,天气开始回暖了,家里的暖气也早就停了。
呼噜呼噜的吃下去半碗,付艺伟这才放慢速度,看起来是真的饿了。
“你刚才都记什么呢,连觉都不睡了!”
“也没什么,有些想法,打算写成剧本,先记下来,别回头给忘了。”
付艺伟听了,也没怀疑,她在单位也经常听李虹念叨易青,让他写新剧本,可易青一直都没应,每次李虹说这件事,易青就拿《闯关东》来顶。
“什么题材的?”
付艺伟对剧本的事也挺关心,《闯关东》暂时拍不了,她想演的鲜儿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落实。
虽然现在每天忙着和叶雅娴做生意,也觉得挺有意思的,可她还是更想拍戏。
“现在也只是刚有个想法,还不成熟。”
易青只能随口敷衍,他刚刚在笔记本上记录的那些东西,是绝对不能示人的,哪怕是付艺伟也不行。
那里面不但包括了,未来三十多年国内国外发生的一些大事,还有很多现在没出现的剧本,歌曲,小说,以及未来几个在特定领域完成制霸的公司发展历程。
想了一个晚上,易青对这段重新开启的人生,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规划,搭顺风车肯定是少不了的,这也是积累资本最快捷有效的方式。
人生重点,易青还是决定要在影视圈有所作为,但他没想过要做演员,导演什么的,还是要在幕后,先扩大影响力,积累人脉,然后等着影视圈的改革开放,到时候,就该他一份冲天了。
“喂!想什么呢,我和你说话都没听见!”
易青猛地回过神,看着付艺伟问道:“怎么了?”
“我和你说,明天叶姐就打算去京台谈广告的事,可咱们怎么拍啊?你想过没有?”
原来是这件事。
易青还真没想过太具体的,现在被付艺伟这么一问,他才想起来,眼下国内连个广告公司都没有呢。
找别人拍,现在没可能,那么就只能自己来了。
“没事儿,等明天我去找李主任,单位那么多闲人,待着也事待着,让他们赚笔外快,反正也没多少钱。”
他们现在每天的工作就是攒剧本,也该换换脑子了,随便把赵保刚,冯裤子那帮人拉出来,一个十来分钟的广告短片,还不容易。
付艺伟吃完起身,转身朝着床走过去,到了床边回头看了看易青:“你还不睡啊?”
本来就因为心里有事睡不着,他现在满脑子的资料急着要落在纸面上,生怕睡一觉给忘了,再加上刚吃饱,更是一点儿想睡觉的意思都没有。
“我待会儿再说,你先睡吧!”
易青说着,收拾了碗筷,拿上笔记本:“我去西厢房写,你睡吧!”
付艺伟睡觉的时候,只要有一点儿亮光都睡不着,到时候万一要是好奇他在写什么,非要拿过去看的话,可就不好办了。
待会儿写完,还要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藏着。
付艺伟也不疑有他,易青熬夜写剧本算是常态,并不稀奇:“你也别太晚了,明天还得上班呢!”
关上灯,易青去了西厢房,又重新整理了一下思路,继续奋笔疾书。
虽然好些东西都印在了他的脑子里,可是想要整理出来,并不容易,尤其是,他准备搭的那几趟顺风车,该什么时候入场,什么时候抽身,这不仅仅是了解历史就能轻易做决定的,想要实现利益最大化,需要认真的分析。
比如最近的一趟顺风车,现在邻国那边可是正处在战后经济最繁荣的阶段,甚至有那个不自量的还喊出了“买光美国”的口号。
但是熟知历史发展的易青很清楚,那所谓的经济繁荣,不过是一种假象,是大量投机者在背后支持造成的一种虚假繁荣。
不过现在的日本人可管不了那么多,他们只知道,国家终于在战后实现了重新崛起,于是就开始幻想用钱去买来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
无数的投机者疯狂的在股票和土地交易市场兴风作浪,还鼓吹“土地不会贬值”的神话,土地被不停的专卖,价值飙升,易青还记的当时仅东京的23个区地价综合甚至达到了可以购买美国全部国土的程度。
地价上升也使得土地所有者的帐面财产增加,刺激了消费欲望,从而导致了国内消费需求增长,进一步刺激了经济发展。
虽然因为国际大流氓美国操持的广场协定,让日元在1985年之后急速升值,导致日本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虽有所下降,但是国内的投机气氛依然热烈。
到了1987年,投机活动波及所有产业,当时乐观的观点认为只要对土地的需求高涨,那么经济就不会衰退,而且市场也鼓励人们不断购买股票,声称股票从此不会贬值。
当时日本媒体为了给这种经济繁荣状况命名,还希望募集像岩户景气、神武景气类似的名称。
当时也出现了少数反对论点,认为土地价格已经远远超过其实际需求,日本经济将在不久的将来陷入衰退。
但是已经陷入疯狂的日本人就和二战的时候一样,自信他们的国家终将征服世界,经济空前繁荣,也让这些理智的声音根本没有人愿意理会。
各种投机活动依然频繁,当时为了取得大都市周边的土地,许多大不动产公司甚至会利用黑.社会力量,通过不正当手段夺取土地。
而毫无收益可能的偏远乡村土地,也开始作为休闲旅游资源被炒作到了天价。
而当时国际社会因为两强争霸,冷战持续不停,两大超级强国都将注意力放在了升级武备上面,国内经济不免有所倒退。
在这样的世界形势中,政治经济都比较安定的日本出现了“日本是世界第一”的口号,全体国民都自信的认为“日本的时代”即将到来。
只可惜那所谓的“日本的时代”没有如日本国民所预期的那样到来,到了1989年,日本这虚假繁荣的泡沫经济迎来了最高峰。
当时日本各项经济指标达到了空前的高水平,但是由于资产价格上升无法得到实业的支撑,日本的经济不可避免的开始走了下坡路。
因为一旦投机者丧失了投机欲望,被过分高估土地和股票价格势必将呈现一种雪崩式的下降,从而导致帐面资本亏损,由于许多企业和投机者之前将上升的帐面资本考虑在内,而进行了过大的投资,从而带来大量负债,日本国内资产价格的维持可能性便不再存在。
历史上的1990年3月,日本大藏省发布《关于控制土地相关融资的规定》,对土地金融进行总量控制,这一人为的急刹车,导致了本已走向自然衰退的泡沫经济开始加速下落,并直接导致支撑日本经济核心的长期信用体系陷入崩溃。此后,日本银行也采取金融紧缩的政策,进一步导致了泡沫的破裂。
在1989年日本经济顶点的时候,日经平均股价达到最高.87,随着泡沫经济被戳破,到了1992年,日经平均股价跌破2万点,仅达到1989年最高点的一半,随后不到半年的时间,更是进一步下跌到点左右,大量帐面资产在短短的一两年间化为乌有。
易青前世曾和朋友研究过1985年道1992年的日本经济,从高峰坠入低谷,宛如坐过山车一样。
当时的易青也只是嘲笑一下日本政府作为一国首脑,居然也跟着国民一起头脑发热,忘记了必要的宏观调控,这才导致了日本经济崩塌。
现如今,易青可不仅仅只是嘲笑,他可是计划着要下场搏一搏,反正日本经济是他们自己挖的坑,易青跟在一旁填把土,也不算过分吧。
想着,易青就在记载着这个事件的那一页上面,用红笔做了标记,这么好的机会,而且还是去赚小日本儿的钱,连心理负担都不用,可谓千载难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