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几乎在同一时间,当\"劫后余生\"的黄得功等将校与女真四贝勒皇太极擦肩而过的时候,清晨便自沈阳城而出,一路奔袭了大半日的老将李如柏终是率领着麾下的儿郎,抵达了心心念念的鸦鹘关。

成华年间,彼时的辽东副总兵韩斌为了限制辽东女真诸部的出入并防止朝鲜使臣窥伺来哦东虚实,连发三道奏表,于连绵不绝的群山之中修建了大名鼎鼎的鸦鹘关。

因为关门拢共设置了三道阻碍,故此鸦鹘关又被当地人称之为\"三道关\"。

自此地而出,一路向东北而行不过八十里,便是建州女真的\"龙兴之地\"赫图阿拉;向南而行七十里,便是辽东重镇清河堡。

因为鸦鹘关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故而在努尔哈赤率领着建州女真崛起之前,女真诸部便围绕着此地与朝廷展开了十分频繁的争夺战。

回顾往昔的\"萨尔浒之战\",彼时的南路军主帅李如柏便是率领大军由此地向赫图阿拉发起突袭。

...

...

\"将主,天色已是不早了,不若我等暂且休整片刻?\"

望着远处隐藏在群山之中若隐若现的巨大关隘,奔波了将近一整日的官兵们不由自主的停下了脚步,几名追随李如柏至此的参将在对视了一眼过后,小心翼翼的提议道。

虽说经过辽东经略熊廷弼这几年的整饬,曾经人心惶惶的辽东已是逐渐恢复了元气,并涌现出尤世功,满桂,贺世贤,曹文诏这等异军突起的将校。

但抡起对于辽东大地,尤其是女真诸部的了解,只怕就连在沈阳城中坐镇的经略熊廷弼和巡抚周永春也比不过众人身旁满脸肃穆的老将。

作为李成梁的次子,李如柏自幼在辽东长大,并跟随在父兄身旁,结结实实与女真各部打了不少交道,由其清楚分布在各地的羊肠小道或是军堡要塞。

也正是靠着这些丰富的经验,由李如柏亲自率领的南路军方才能够在\"萨尔浒之战\"中得以幸存。

唯一值得诟病的,便是彼时李如柏麾下率领的将士多是临时征召而来,彼此间并不熟悉,且又有无心恋战的朝鲜士卒从旁喧嚣,故此当建奴于山涧上虚张声势的呼噪时,顿时惹得军心大乱,互相践踏者数以百计。

\"天色已晚?\"

闻言,思绪微微有些恍惚,正盯着远处关隘凝神上下打量着的李如柏便若有所思的低喃了一句。

按照经略熊廷弼的计划,他们此行的战略当以肃清沿途军堡要塞为主,为黄得功和祖大寿率领的主力大军争取时间,分散建奴的注意力。

但不知是不是建奴兵力有限,还是其余原因,他们自沈阳城而出,一路而行将近数十里的征程中,却是没有受到半点来自于建奴的阻碍,反倒是瞧见了主动在\"萨尔浒之战\"过后,被建奴付之一炬的断壁残垣和废墟。

\"军中的夜不收回来了吗?\"

又沉默了许久,精神仍是十分亢奋,瞧不出半点疲惫之色的李如柏便扭头朝着身旁的参将询问道。

这些将校虽然年岁不一,但多是\"广宁将门\"出身,多多少少与昔日的辽东将门之首\"李家\"产生过些许交集,对于李如柏这位\"故人\"也多了一丝不同于寻常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回将主的话,已是回来了。\"彼此对视了一眼过后,人群中一名瞧上去已是有些年纪的参将便拱手回禀道。

\"放肆!\"

\"既然归营,为何不来面见本将?!\"听闻负责刺探军情的夜不收已然回营,李如柏顿时怒不可遏,举手投足间便散发出一股令人敬而远之的气势。

若是论起实打实的军功,年近七旬的李如柏虽是不如其父兄那般显赫,却也远胜于近些年声名鹊起的尤世功等人,使得在场的将校们均是屏气凝神,不敢与其犀利的双眸对视。

\"参见将主..\"

很快,伴随着一阵凌乱的脚步声,几名岗哨模样的官兵在传讯兵的率领下,气喘吁吁的行至李如柏身前。

\"免了。\"摆了摆手,李如柏便将目光重新投向远处隐藏在山涧之中的关隘,急切出声道:\"尔等可曾发现异样?!\"

这鸦鹘关可是号称清河堡的\"咽喉\",不仅军事地位非同寻常,且地势险峻,易守难攻。

朝廷曾凭借这鸦鹘关,扼守了辽东女真百余年,令其不敢有半点逾越。

\"回将主的话,卑职等奉命探查军情,但及至头道关隘的两侧山脊前,卑职等都没有发现建奴的踪迹..\"

因为知晓自己汇报的内容,将在极大程度上影响李如柏的判断,几名经验丰富的岗哨显得十分谨慎,着重强调了探查的位置。

这鸦鹘关共分为三道关隘,头道关隘便是修建于山谷间的两侧山脊之上,专门筑有军堡,以供士卒驻守。

第二道关隘便是修筑于山谷中间,砌石为障;第三道关隘便是设在山谷尽头的一块巨石旁。

每道关隘之间相隔不过一里,方便在战事来临之际,随时支援。

\"头道关隘没有异样?\"

待到岗哨汇报完毕之后,李如柏脸上的异色更甚,犀利的眸子好似瞬间射出了一道精光,朝着逐渐消失于夕阳余晖下的关隘而去。

他本以为,建奴纵使兵力有限,被迫放弃沿途各军事要塞,也当在鸦鹘关埋有重兵才是,却不曾想是如此情况。

\"不敢欺瞒将主。\"

片刻过后,几名岗哨异口同声的话语,猛然间便为惊疑不定的李如柏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也令其日渐枯竭的内心,重新焕发了一丝活力。

回想几年前的\"萨尔浒之战\",他便是因为过于谨慎,方才在建奴虚张声势的聒噪声中,匆忙下达了大军撤退的军令,导致军中士卒四散而逃,彼此践踏。

这一次,或许他该放弃他秉持了数十年的\"谨慎\",拿出铤而走险的勇气,去探一探女真人的虚实。

想到这里,李如柏便是挑了挑有些花白的眉头,在身后诸多将校略有些惊愕的注视下命令道。

\"命令大军原地驻扎,尔等率领三千标营,随我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