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 > 第220章 大明交通建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听到粮价能下降一到两成,朱由校也是发自内心的高兴,搓了搓手道:“嗯,如此下去,百姓们能吃饱饭的愿望也就更近了一步,很好。

除了新作物的推广,工部这边也要想法子提升棉花的种植面积与亩产,同时努力提升纺纱与织布的效率,从而解决百姓的温暖问题。

对了,工部与格物院这边可设立一个科学奖什么的,对于提升粮食产量与解决棉布纺织效率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员进行一定金额的奖励,最低不少于一百两,最高可达一万两!”

徐光启诧异了一会儿后答道:“是,陛下,臣遵旨!”

紧接着,徐光启继续说道:“琼华宫这边,按照陛下的要求,基本采用了汉白玉与花岗岩两种石料修建,并且与东岸的湖面也拓宽到了十五丈远,目前在做最后的修饰工作,臣预估十月之前应该能完工,希望陛下在九月底的时候能抽个时间去检验一下!”

在琼华宫修建的过程中,朱由校没事的时候也会过去溜达一下,对于进度还是比较了解的,看了眼徐光启之后,朱由校接着问道:“临湖别墅呢?”

“回陛下,目前已经有六栋别墅完工了,剩下的六栋在十月之前应该也能完工!”徐光启回想了一下回道。

“嗯,如此甚好,到时候朕带着皇后他们一起过去瞧瞧!”

围绕着琼华岛的十二栋临湖别墅也是以石头为主,木材为辅,同琼华宫一样,并没有像皇城的其它建筑采用厚重的漆料涂抹,只是简单地涂了两层清漆。

油漆可是个重污染材料,朱由校可不想因油漆中毒而英年早逝,等琼华宫与别墅修好了,朱由校也会让其放置半年以上才会选择入住。

紫禁城与西苑有着大量的闲置宫殿可随意选择入住,因此朱由校也不急于一时。

徐光启见隆武帝没有提出不同意见,便接着继续往下说道:“是,陛下,至于皇陵与京城街道的修建,目前皆已经完工,大行皇帝与两宫皇后的梓宫可择吉日迁入地宫,臣已经请钦天监与礼部接下此事。

京城街道这边,虽然已经完工,但工部这边正在进行验收,臣预估年前能够全部验收完毕!”

朱由校情绪低落地说道:“先帝与两位母妃梓宫发引之日,朕去送送他们。京城街道验收时间争取早点完成,小年之前一定要将商人承包的费用核销完毕,让他们过一个安稳年!”

“是,陛下,臣遵旨!工部这边负责的水泥路与港口修建方面,通州到天津大沽口的水泥路已经修通了,京城到荆州的水泥路,北边修到了真定府、南边修到了襄阳府,天津到济南的水泥路预估年底前便能修通,开封到西安的水泥路已经修到了洛阳,开封到南京的水泥路年底前能修到凤阳。

考虑到开封地势低于黄河,从而容易决堤,同时也为了减少绕路导致距离拉长,京荆线与西开线的交汇处选在了开封府的郑州。

至于南京到松江府上海县的水泥路修建起来,并不是那么顺利,目前只修到了常州府!”

说到这,徐光启用眼睛瞟了一眼朱由校,松江府上海县可是他的老家,虽然是他的老家,但修建速度反而是最慢的,其中原因徐光启自然十分清楚。

见徐光启停顿了下来,朱由校并没打断他的话,而是继续让他说下去,“先生继续说下港口的事情!”

与此同时,朱由校心里也在想着郑州能取代开封,看来是历史的必然了。

舔了舔嘴唇后,徐光启接着说道:“是,陛下,目前完成建设的港口有天津大沽口、金州、山海关、辽口、登州、旅顺、武昌、荆州、重庆、南京、扬州、吴淞口、月港、广州,其它的预估明年三月份之前都能建好!”

朱由校点点头说道:“嗯,看来在利益驱使之下,建设速度都比较快,都知监那边的水泥路修建朕在亲自盯着,目前京城到山海关的水泥路已经修到了滦州,而京城到宣府大同的则修到了保安州,另外新增的辽东辽口到沈阳的水泥路也修到了辽阳,预估年前能修完,而沈阳到萨尔浒及到开原的水泥路,寒冬来临前,应该也能修通,开春之后,继续修到铁岭!”

陈述完都知监的水泥路进度,朱由校接着说道:“先生刚才说到南京到松江府上海县的水泥路并不是很顺利,能否说说原因与解决之法!”

徐光启早将心中早就知道的原因倒出来道:“是,陛下,南京到松江府上海县的水泥路修建不顺,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路线基本与运河重合,遭到了以运河谋生的人反对;

第二,水泥路修建要穿过不少士绅地主的土地,沟通起来比较费时费力;

第三,承包水泥路修建的是以魏国公府为首的南京勋贵,他们迁到京城后,也有一定影响。

至于解决办法,请恕臣无能,并没有想出很好的破解之法!”

虽然朱由校之前猜测到会是这些原因,但当徐光启说出来后,心里还是不由得一沉。

南京到上海县的水泥路,基本贯穿了江浙的核心地段,那里可是士绅文官的集中之地,当然也是东林党与尚未形成气候便胎死腹中的复社大本营,这个原因不知徐光启为何没有说出来。

眉头皱了几皱之后,朱由校开口说道:“南京到松江府上海县的水泥路,既然他们反对,那就不要勉强了,能修到哪里便是哪里!”

朱由校正愁怎么削弱江浙士绅文官势力,没想到他们倒是主动帮他解决了一些问题。

“是,陛下,臣遵旨!”

没能解决南京到上海县的水泥路问题,徐光启内心很是失落,水泥路的好处,作为工部尚书的他,自然是十分清楚的,没想到那些江浙士大夫们,一个个为了自己小利,却阻碍它的修建。

简单收拾了一番低落的情绪后,徐光启一脸庄重地说道:“启禀陛下,臣对陛下将弹劾孙伯雅的科道言官贬到贵州当教谕的做法,不是很认同,科道言官本就有风闻奏事之责,陛下如此对待他们,只怕将来朝堂将不会再有弹劾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