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重生大明之六世荣耀,老娘不要 > 第380章 大科普——明朝在钱银上的鸡贼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80章 大科普——明朝在钱银上的鸡贼一

本书中,文臣,内阁,原则上是跟女主不同立场,偏阴暗向。

但要是客观的说。

瓜要是臣子。

要不,眼不见为净的挂冠而去;

要么,偷摸搞事把皇帝架空。

明朝不到三百年的王朝寿命,百官也好,吏员也好,打工是真的打得很糟心。

可,这工还不能不打。

因为那个年代,读书人只有一个去处——朝廷,只有一个老板——皇帝。

所有人读书的最终归宿就是卖与帝王家。

哪怕工资开得再低,也得卖!

因为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地方能收。

~~~

明实录的记载里,官员工资低就不提了,百官的工资也发得五花八门:

两种是最基本的:宝钞,粮食。

但素,钞不值钱,粮不足量。

除了最基本的:有胡椒,有苏木。

胡椒是调料,苏木是颜料,他们都是从外国进口的奢侈品。

理论上,价格很高。

可实际上是因为郑和下西洋的时候进口多了,宫中堆积多年,眼看着要放坏,只能拿出来给百官充工资用。

除了以上,纻丝绫罗、纱褐缯布之衣帨衾褥以及书画几案、铜锡磁(瓷)木诸器皿也是可以拿来发工资的。

这要是放在现在,就是单位发不出工资,就拿仓库里卖不出去里的绸缎布匹、衣服巾帕、被子褥子、桌子椅子、瓷茶碗锡茶壶当工资发给员工。

放年代文里,国营工厂经营不善就会发生这样的事。

放现代,公司破产,也会发生这样的事。

作为打工人,试问谁愿意?

可明朝的打工人不但得愿意,还得谢主隆恩!!!

想想都觉得那个心里,血箭piupiu的——

至于为什么要用这些实物来给百官发工资?

当然是因为国库没钱了。

国库没钱的根由,百官归咎于宗室庞大。

弘治五年,山西巡抚杨澄筹向皇帝汇报,山西庆成王朱钟镒已生育子女共九十四人。

后面,还有藩王刷新了这一纪录,这人光儿子就多达一百余个,每次节庆家庭聚餐,同胞兄弟们见面彼此都不认识。

这就是史书上所谓的“每会,紫玉盈坐,至不能相识”。

洪武年间。

山西一省只有一位晋王,到了嘉靖年间,有封爵的皇室后代已经增长到一千八百五十一位。

河南省本来也只有一位周王,到了万历年间,已经有了五千多个皇族后代……

据明末徐光启的粗略推算,明代皇族人口增长率是全国平均人口增长率的十倍。

(这个增长率,瓜是认可的。因为除了生娃,皇家也没啥事可干。)

据现代安介生等人口史专家推算,到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孙已经繁衍到近一百万人之多。

(这个数,瓜表示存疑。就且听听吧。)

于是明朝中后期就有人说了——天下所供,竟不能满足王族所需。

所以当时官员们说,——天下之事极弊而大可虑者,莫甚于宗藩禄?廪。

实在拿不出银子给百官发工资,发点东西大家倒也能理解。

问题是,皇帝们的小算盘仍然打得非常鸡贼。

比如——

永乐二十二年,每斤胡椒算成十六贯钞票,苏木每斤算八贯钞票。

明宣宗宣德九年,仅仅过了十年时间,胡椒每斤就算成一百贯钞票,苏木每斤算成五十贯钞票,翻了六七倍。

其实在宣德朝之前,要光是说算了多少贯,翻了多少倍,倒也没啥毛病,因为宝钞不值钱了。

但问题是,工资是定额,从朱元璋的洪武朝就已成定制。

给多少米,给多少钞,全给规定的明明白白的。

哪怕通货膨胀到宝钞已经完全不值钱的地步了,工资还是按着定额发。

这种情况说起来就像朱元璋给儿孙定下来的名字规范一样。

到最后,生僻字用完了,拿着偏旁部首硬造,再后来,造不出来了,大家连个名字都取不上。

你说,宝钞不值钱了,难道皇帝不知道?

这压根就不可能。

可皇家权当不知,做出了更鸡贼的事。

成化七年,因为国库里存的棉布太多,积压久了,眼看都快烂了,皇帝遂宣布,以后就用细布给大家开工资。

一匹细布折算成二十石米。

然而,明代最好的三梭细布,一匹也不过能换二石米。

皇帝显然把布价抬高了十倍。而且发工资的时候用的是米粮来进行折算。

这比宣德年间还要更明晃晃的不要脸了。

成化十六年,细布也快发光了,又发粗布。

每阔白布一匹折米三十石。

一匹阔白布,也就是粗棉布,本来不过值银子三四钱,却算成三十石粮食,这就把布价抬高了近百倍,发工资的时候,一样用的是米粮折算法。

《明宪宗实录》称:“然三梭(布)一匹极细者,不过直银二两,而米价遇贵则有一石直银一两者。今布一匹折米三十石。轻重已自悬绝。后乃至以粗阔棉布直银三四钱者,亦折米三十石,则是粗布一匹而价银直三十两,自古所无也。”

这里,连皇帝实录都评价,自古以来,没有这么鸡贼的事!!!

工资低,经常拿不值钱的实物抵,跟瓜接下来要吐槽的,还只能算是小事。

最大的槽点是拖欠工资!!!

明人王琼在《双溪杂记》记载:“京官折俸四五年不得一支。外官通不得支。”

京官四五年没工资,白干。

外官比京官还惨,不得支。

总而言之,朝廷发俸禄时,在宝钞、粮食、布匹、实物之间反复折腾,反复拖欠,但是不管怎么折腾,这账算得不得不让人觉得,比周扒皮还周扒皮。

所有的换算越来越有利于皇帝,越来越不利于百官。

明代皇帝们的无赖嘴脸就是这样毫无遮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