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可惜的是,尽管朱宣有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和丰富的经验,但毕竟岁月不饶人,他的体力和精力都已不如往昔。

而且,他手中也缺乏能够独当一面的得力将领来协助他指挥作战。

正因如此,如果想要战胜这支军队,就必须依靠强大的正面实力去直接击溃他们。

而此臣的几位得意弟子以及朝中的诸位大将,都具备这样的能力。

倘若朱宣能够与韦云精诚合作,彼此互补长短,那么晋军的整体实力必将得到极大提升,甚至有可能迈上一个全新的台阶。

然而,根据臣对韦云此人性格的了解,像他这般自视甚高之人,恐怕很难放下身段与朱宣齐心协力。

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当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分别应对韦云和朱宣二人...’

阎苍之前仔细研读过来自元州的战报,他不仅看到了韦云在战场上那所向披靡的英姿,更是敏锐地洞察到了朱宣在背后为韦云所做的所有精心策划和妥善安排。

这些细微之处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但对于战局的发展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没有朱宣作为坚强后盾全力支持着韦云,那么仅凭借韦云手中的铁骑部队,想要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成功收复整个元州,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要知道,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各种变数层出不穷,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后援力量以及战略智慧作为支撑,想要达成如此艰巨的目标无异于登天之难。

倘若朱宣与韦云二人日后果真能齐心协力、同舟共济,紧密无间地展开精诚合作,那么他们所展现出的实力和影响力必将不容小觑。

即便是强如阎苍这般人物,面对这样一对强强联手的组合时,恐怕也要感到颇为棘手,甚至可能会因此陷入到巨大的困境之中难以脱身。

然而,根据当前秦国黑牢台从晋国获取并传回来的情报显示,朱宣之所以心甘情愿地为韦云提供种种支持和帮助,并为其兜底善后,完全是出于他个人的意愿和决策,并非受到任何人或势力的指使或逼迫。

更为令人诧异的是,韦云对于朱宣给予自己的这些恩惠竟然毫不领情,丝毫没有表现出半点感激之情。

不仅如此,在晋国的朝堂之上,朱家与韦云之间的矛盾也是由来已久,且日益激化。

双方明争暗斗不断,彼此互不相让,关系紧张到了极点。

这种错综复杂的局面无疑给秦国创造了可乘之机,使得秦国可以巧妙地利用他们之间的嫌隙和矛盾大做文章,从而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启奏陛下,微臣门下弟子赵岩,此人秉性纯良,为人处世一向谨慎稳重,无论是性格方面还是个人能力,皆堪称出类拔萃,实乃坐镇一方的不二之选。

若陛下此后遭遇任何艰险危机或是面临至关重要的任务使命,尽可放心交付于他,赵岩必定不会辜负陛下的重托厚望;

阎安这个人啊,想必陛下您也是相当熟悉的。他确实非常聪明出色,拥有着过人的智慧,但问题就在于他的心性不够稳定。

这人,太过自负了些,如果不经历一场重大的挫折,恐怕很难真正意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缺点。

所以,让他当个副将倒还合适,可千万不能把他放在先锋或者主帅这样关键的位置上,不然万一真出了什么大乱子,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鸡鹿塞镇守阎文,虽说他的武艺算不上顶尖水平,但就像是赵岩和阎安两人优点的完美融合一般。

不管给他安排什么样艰巨的任务,他都能够稳稳地扛下来,而且无论是处于哪个职位,都绝对有能力干出一番令人瞩目的成绩来。

只不过,美中不足的就是他的资历稍微浅了那么一点儿。要是贸然对他进行提拔的话,只怕不能服众;

至于中户将军辛汲,情况跟阎文也差不多。剩下的那些个弟子们呢,要么擅长文韬,要么精通武略,不过论起资历来,都还远远达不到能够独自挑起大梁、独当一面的程度。

所啊,希望陛下您在用人的时候一定要深思熟虑、谨慎行事才行……’

阎苍在写给白任的回信当中,详细地分析并写下了这几位“明面”上弟子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如此一来,也算是提前给他们加上了一层保险,以防万一出现什么差池。

阎苍不希望再有任何一名弟子因为大意而失去生命,这些弟子不仅是他精心挑选培养,为之付出感情的存在,更重要的是系统对他们的培养,在他们死后并不会返回任何一个技能或者属性点给阎苍。

这意味着付出了就是彻底付出了,任何一个人在战场上丧命都会让阎苍万分心痛。

“来人,将这封密信送到陛下手中。”

“是!”

将那封信件稳妥地送走之后,阎苍顿感如释重负,仿佛一直压在心头的千斤重担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就连肩膀都似乎变得轻快了许多。

他清楚与晋国之间的战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终结的,此次返归朝堂,正好可以借此良机安心调养身体,养精蓄锐,待到时机成熟、万事俱备之际,再度出山一举攻克晋国。

回想起此前因挚友杨时之死而导致自己情绪失控、几近丧失理智的情形,阎苍不禁心生懊悔。

如今冷静下来仔细思量,他越发觉得杨时突然病逝之事背后恐怕隐藏着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和蹊跷之处。

尤其是伴随着秦国决定迁都北上这一重大决策的实施,对于南方的南州地区的掌控力度必然会有所减弱。

想到此处,阎苍暗下决心,接下来务必要修书一封寄给身在南州的顾青,详细询问当地的实际状况。

倘若一切安好无虞自然是再好不过,但只要稍有差池或是发现任何潜在的隐患,就绝不能任由那些狼夷人在南州兴风作浪。

正在此时,一个清脆悦耳的声音传入阎苍的耳中:“爹爹,是不是您不再打仗啦,要跟我们一同回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