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朱由校,溺水未死! > 第174章 家产一半,充公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4章 家产一半,充公吧!

“张维贤,敌人那边的事情就交给你处理了,带着其他官员行动吧。”

“臣遵旨。”

孙承宗带着一群大臣默默退出了大殿。

朱由校转向李成龙,问道:“你知道朕为什么单独留下你吗?”

“微臣愚笨,请皇上指教。”

朱由校心里盘算着,本来没打算留你,可你非要跪着不起来,正好借这个机会问问清奴的事。

“清奴退回了关外,你觉得他们下一步会怎么走?”

“微臣猜不出来,这次清奴没得逞,以后的日子肯定会更难过,短期内应该不会有大动作。”

“这话也有道理,但皇太极不是池中之鱼,朕觉得他们不会轻易放弃。”

“是的。”

“张维贤,京营被你们管理得一团糟,形同虚设,朕该怎么罚你?”

“皇上怎么罚都是应该的,微臣不敢有怨言。”

张维贤心里清楚,惹怒了皇上,怕是要跟成国公走上同一条路了。

张维贤身体本来就不好,一旦进了监狱,怕是撑不了几天就要一命呜呼了。

“既然认罚,那就罚掉英国公府一半的家产。”

张维贤一听,眼睛瞪得老大,耳边嗡嗡响,像是听错了。

这么大一笔钱交出去,英国公府何止倒退十年,简直就是上百年的基业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当然,如果你不愿意,朕有的是办法治你的罪,就看你英国公府能不能保你全身而退了。”

“微臣愿意受罚。”

张维贤苦笑,只当破财消灾了。

只是这代价实在太重,皇上这一刀,砍得太狠太深了。

“如果耍什么花样,记住,家产少一分,府里的人就少一个。”

“朕急需银子,大量的银子,为将来做准备。”

“只要你愿意交出一半家产,这次的事情就算过去了,英国公府也能免去灾难。”

李成龙在心里暗暗感叹,是我见识浅薄了。

以前在东江镇,虽然也有拖欠的时候,但面对硬要的,顶多是拔剑相威胁。

如今皇上这一手,直接拿走了英国公府半数的家底,简直是把人逼到了绝路上。

至于是不是等于丢掉了半条命,张维贤不清楚,但现在只能硬着头皮接下了。

“别怪朕无情,如果不是看在祖辈的情面上,光凭英国公府那些所作所为,削去爵位抄家也不过分。”

“微臣教导族人无方,罪责难逃。”

张维贤知道,皇上说的话背后肯定有依据,心里不由得七上八下。

“别心里不服气,不是朕刻薄,实在是大明王朝危在旦夕,你这家产,既能救国,也是自救。”

张维贤听了,心里五味杂陈,好像自己献出了半壁江山,反而欠了皇上一个天大的人情。

李成龙微微一笑,没把皇上的话放在心上。

在他眼里,大明朝就算病得不轻,里里外外一堆麻烦,但也远远没到生死存亡的地步。

\"你们不信吗?\"

朱由校说得诚恳,\"如果不是朕清楚内情,朕也难以相信。大明的江山那么大,哪能说倒就倒?”

“外头的清兵虽然凶狠,国内乱子不断也是实情,但以前乱的时候,大明不一样挺过来啦?不是吗?\"

李成龙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清兵总有被收拾的时候,老百姓虽然闹腾,也就是皮痒痒的小病,及时安抚一下,帮帮忙,自然就平静了。\"

\"可你们知道之前陕北的老百姓闹得多厉害吗?如果再出现一次类似事情呢?国库里的钱粮少得可怜,这事儿你们清楚吗?\"

朱由校的话里透着藏不住的担心。

李成龙对国库紧巴巴的情况多少了解一些,东江镇那时候虽然有登莱巡抚袁应泰大方相助,但钱粮短缺的问题还是没解决,朝廷想找人帮忙也没门路。

不过,要说因为手头紧就要说国家快不行了,他觉得皇上这话夸张了。

\"你们想过没有,朝廷这段时间是怎么撑过来的?

停了辽镇的大笔军饷,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听了这话,李成龙一愣,没想到辽镇的困境这么严重,以前东江镇缺粮还能博得几分同情。

现在听说辽镇一年好几百万两的供银都这样了,相比之下,东江镇那点小困难显得更艰难了。

\"朝廷停了辽镇的饷银,是因为真的没钱了。”

朱由校直截了当地说,\"国库里的银子就那么多,一边要给官员发工资,一边是辽镇的军需,两边都不能放,这选择有多难?

李成龙心里明白,要是跟其他边防比起来,辽镇可能还能排前面。

但要跟朝廷那些官员的工资比拼,那就像是蚍蜉撼树一样不自量力。

\"国库空了,历来只能加税或者找皇室借钱这两条路。”

“老百姓已经苦得不行了,再加税,大明怕是要到处都是战火了。”

“我怎么忍心?至于皇室的私房钱,也都用来救灾、平定西北了,连东江镇都没落下。

\"我代表东江镇的将士们感谢皇上的大恩大德。\"

\"东江镇也是国家的屏障,我自然会尽力支持,怎么能让在战场上拼命的勇士们饿肚子呢?\"

朱由校语气坚定,说完,眼神移到辽镇那边,意思深远。

李成龙和张维贤交换了个眼色,彼此心知肚明,皇上虽然说得诚恳,但这背后的复杂情况,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

\"现在,皇室的钱袋子也空了,再没有钱粮,大明就难以为继了。\"

英国公心里暗暗叹息,\"皇上没钱了,就来找我们要,不然就是不好的兆头,我这命啊,怎么就摊上了这么个皇上!\"

\"大明传承两百多年,官场贪污腐败,读书人的风气越来越差,官员只想着自己的私利,不顾国家的安危。”

“想收商业税吧,还被人说是跟老百姓抢饭碗。”

\"想想看,要是钱粮断了,陕北的乱子再来一次又怎么能压下去?”

“老百姓活不下去,乱子只会越来越大。”

“最后,官兵管不过来,土匪四起,打打杀杀不停,死人到处都是,方圆百里看不见炊烟,千里之内听不到鸡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