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六和仙洁云夫妻俩,共有三个孩子,随母姓,分别叫仙长平、仙长安和仙长春。
抛无用自认为他出身高贵,就算被贬为奴隶,也依然被他父亲抛有才,明里暗里,无微不至的照顾着,他自然就狂妄自大,不屑于和一群奴隶打交道。
抛无用能知道隔壁山洞的一家人,完全是地长恨,为了不让抛无用吃苦,特意安排神六和仙洁云夫妻俩,专门照顾抛无用的生活起居。
往日,都是神六和仙洁云,到抛无用的山洞里,劈柴挑水,洗衣做饭。
今天,地长恨为了煅练抛无用,也彻彻底底的豁出去了,直接下了命令,让神六和仙洁云夫妻俩,从今以后,就带着抛无用去锄地种庄稼,也不用再照顾抛无用的生活起居。
地长恨、灭今安他们,也算是用心良苦,可惜的是,他们一心一意,想方设法,要改造的抛少爷,却已经换了人。
何思远提着腊肉都快走出山洞了,想了想,又折了回去,拿了一罐百珍酒。
百珍酒是抛有才,费尽心思,东找西凑,寻找了神之弃地里,一百种无比珍贵的山草药,耗时三年才泡制出来的药酒,能滋阴补阳,强健身体。
抛有才怕抛无用在奴隶区,吃不好,穿不暖,睡不着,才拿了两罐百珍酒给抛无用,让抛无用每天喝一小杯,滋养身体。
何思远想着,他今晚就要无声无息的离开了,这么好的百珍酒若不喝掉,到最后,只会便宜地长恨他们,干脆拿去跟神六一醉方休,顺便了解了解,弃族奴隶的真实生活。
何思远一直都很好奇,为啥弃族的奴隶和平民,会这么的乐观?他们都安安心心的生活,勤勤恳恳的做活,孝敬父母,教育儿女,让每一个苦日子里,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何思远闲着无事时,曾好奇的释发出神识,察看过神六的家。
神六家的山洞,就在何思远居住的山洞左边,有十几米远的距离。
山洞外,原本是个斜坡,神六一家人,一有空闲时间,就在斜坡上,挖地基,抬石头,用了几年时间,在山洞外砌筑保坎,填土铺石,修筑了一个数百平米大的小平坝。
整个小平坝,都铺了一层十分平整的石板,平坝边缘一周,除了种了一些漂亮的花花草草外,还围了一圈木栏杆,防止老人和小孩不小心,从保坎上摔落下去。
山洞外的左面,是一个用石块砌墙,茅草做顶的简陋小厨房,右面就是一间只有四根柱子,茅草屋顶的柴房。
神六家和何思远住的山洞一样,都没有厕所,在葬神山的山顶上,一共有八户人家,用的也是一个公共厕所。
厕所的位置,离神六家,有三十多米远,那里有一个七、八平米大,一米多深的天然凹坑。
山顶上住的所有奴隶,就齐心协力,在凹坑上铺了一些木板,再把凹坑四周围上木墙,盖上茅屋顶,分成两间,就是男女厕所。
弃族种庄稼地,可没有各种各样的化肥,厕所里的粪便,就是浇灌庄稼的最好肥料。
神六家住的山洞也不大,进入山洞后,就是一个十几平米大的小洞厅,洞厅里空空荡荡的,什么家具都没有。
洞厅四壁上,又挖掘出了几个小石洞,都只有几平方米大,左面洞壁上的两个小石洞,一个是灭浩和仙霞老俩口居住的地方,一个是储藏粮食的储藏室。
中间洞壁上的两个小石洞,一个是神六和仙洁云夫妻俩的卧室,一个是仙长平的卧室,右面洞壁上的两个小石洞,一个就是仙长安的卧室,一个是堆放各种工具和杂物的杂物间。
一个个小石洞里,也没有什么精美的家具,灭浩、神六他们,都心灵手巧,别出心裁的就地取材,在石洞里打凿出十分粗糙的石桌、石柜和石床。
何思远看到,神六他们一家,家徒四壁,一贫如洗,最珍贵的财产,就是几张用来当被子的兽皮了。
神六一家,除了神六是奴隶,每个月都需要去领任务完成外,其他人都是平民,每天可以自由自在的,安排自己的时间。
前段时间,神六的妻子仙洁云,去帮抛无用煮饭做家务,地长恨是付了报酬的,一天一斤大米。
在葬神山的山顶上,有一个十多平米大的小水潭,就是山顶上所有奴隶的生活用水。
小水潭离抛无用居住的山洞较远,有四、五百米远,挑水的路,又是高低不平,坑坑洼洼的山路,十分难走。
地长恨知道抛无用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才安排神六除了种庄稼外,每天还负责为抛无用挑水。
这时,已经是下午五点过,神六他们一家都在,灭浩在小平坝里劈柴,神六担着桶挑水去了。
神六的三个孩子都小,老大仙长平是男孩,才九岁,正在十分勤快的,往厨房里抱柴。
老二仙长安也是男孩,才六岁,正带着两岁的小妹仙长春,在小平坝里,玩过家家的游戏。
仙霞和仙洁云,就在厨房里,帮帮忙忙的煮晚饭。
说是煮晚饭,就是十分简单的大乱炖。
不止神六一家的晚饭很简单,所有奴隶家的生活,都大同小异,每天一早出门,能找到什么,就吃什么。
所有奴隶的家里都一样,一天只吃两顿饭,早饭和晚饭。
今天,灭浩、仙霞老俩口带着仙长平,到领地外寻找食物,他们运气好,在一条小河里,捕捞了几斤小鱼小虾,又挖了半背兜各种野菜,还采摘到一些野果。
小鱼和小虾,稍稍大条的,都会全挑出来,做成咸鱼干,留着缺粮时救急用,小条的就和野菜、野果炖一大锅,做今天的晚饭。
所有奴隶最幸运的是,他们虽然缺衣少粮,没油没肉吃,却不缺盐。
在弃族领地外围,有一座连绵起伏,宛若卧龙一般的大山,叫龙盐山,整座龙盐山上,全是纯度极高的盐矿石。
弃族高层并没有把持着龙盐山,不管是平民,还是奴隶,没盐吃,自己就去挖,只要你能带走,想挖多少就挖多少,压根就没人管你。
葬神山的奴隶,又是最幸运的,龙盐山离他们最近,只有几公里远,站在葬神山的山顶上,都能看见,那座蜿蜒盘旋,寸草不生的龙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