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慈不动声色,请了当地武举人璩纨来商议,制定了武术论证方案。
就是主持一场以武会友的擂台友谊比赛,来鉴别这个张木匠等人的武术套路,也好辨别他们是何许人也。
这个武举人,也是一个乡绅大户,他的武举红顶也是捐来的,自己好拳脚,更好交结习武之人。
虽技不如人,但武德公认,却似柴进、卢俊义,还结交了天下习武的好汉。
这次举行此活动,他是不知曹仁慈的真正用意。只知以武会友,不知以武识人。
璩纨老夫子从自身嗜好出发,而不遗余力地来举办这场声势浩大的擂台赛。
曹仁慈为了慎重,以防擂台赛变成英雄大会,出现聚众闹事起事,而影响地方政局,那就欲速不达,那就毋为权首,反受其咎。
于是请示了泰安府曹仁政,说明原委。府衙惊动起来,随即派出武官等若干衙役做监督,一怕闹事,二怕贼逃。
但有言在先,所有经费都于曹仁慈出,不得借机敛财,更不得转嫁黎庶,更不能势态扩大。
在这多事之秋,又何必多事集会,尤其召集武林大会,群雄出没,草莾英雄,正好借机动荡。
这一流恃武逞强,唯恐天下不乱,何况贼人当道,良莠不齐,鱼目混珠,是贼是匪,很难识别,更难控制。
曹仁慈可是胸有成竹,拍着心口向曹仁政保证,拟有三个万一,预防百分之百,确保万无一失。
他将场子做大,又将场子缩紧。特选在他的帮会议事厅。
厅可客纳千人,但有四门紧闭在巷道内,上有一层枪口,对大厅人员活动,了如指掌,一有风吹草动,就能有效射杀。
更重要的设立重奖,凡擂台赛取得魁首的,就可获取千两白银,同时又签定生死文书,以武会友,挟着钱带关系,不得不为其一搏。
文书是这样写的:因比武枪刀剑器无眼,改为木质兵器。
在比武中若被误伤致死者,不得追究大清律法责任。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望公平竞争,不得营私舞弊,否则取消资质,罚金百两。
甲乙签名,丙丁鉴证。
这个甲乙就是对擂者,丙丁即为鲁南帮和泰安府。
张木匠和张木材两兄弟本不想参加,自知复杂,不辩龙蛇,怕引发事端,暴露身份。
但习武之人,激情难耐的张扬,宿命在武痴上,天天去看擂台赛,心动手痒地能不想展露头脚,立碗群雄。
尤其见识了天下英雄好汉云集于此,一为展示自己武艺,二为千金诱惑。那种为了争霸赛事,从骨骼中燃烧着凶悍。
而且前赴后继,一批批上台对擂者,都被打的两败俱伤,甚至死了人。
这个打死人的就是他的弟子曹觐朝,和一个瘦猴混名叫浪淘沙,这两个家伙真不知天高地厚,各自结对,分别打了一组,各自展示了武功。
但都是好勇斗狠,全然是以强凌弱,招招出手都是致人于死地,完全失去了武德。
可临到他两个对决赛时,这个曹觐朝先是招招得手,占了上风,可被对方一个连环腿,给踢倒在地,这个浪淘沙得势后,招招要夺曹觐朝的命,这个曹觐朝真的招架不住,节节败退,命在旦夕。
曹仁慈惊恐万状,忙喊张木匠上场助阵,救儿小命。
张木匠看着徒弟被打成这样,自已失面子,又真怕这小子性命攸关,毕竟是师徒关系,也有几分感情。
急忙跳出,欲上场制止。张木材首先一个弹跳,窜上了擂台,施展了张家祖传真功,其势排山倒海,其力刚柔相济,其形天龙出洞。
看的人眼花缭乱,精妙绝伦,不知所云,唯有齐声喝彩。懂行看门道,不懂看热闹。
此时的那些官兵们,资深习武的,和璩纨皆知这是江湖失踪多年的迷踪拳,这是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中船火儿张横所创,已有几百年了。
能有此武艺,定是张横后人,听说前几年闹事的张木匠就有其技法,是不是就是他。
但看年龄,这小子还是个娃,与官府要缉拿的张木匠年龄特征不相符。官衙对照着,不知可否。
可这个张木材技艺超群,三拳两脚,真的就打败了浪淘沙,救了曹觐朝一命。
可是就在下擂台的时候,有个官兵大喊:快快捉拿贼人张木匠,不要让他再逃逸了!
张木匠一听说要捉拿他,可慌了,毕竟有前科,多宗命案,负案在逃,已被官府立入黑名单,全国通缉,就是杳无踪影。
今露头,原来以为灯下黑了,越是危险的地方越安全。官兵可是多年追击,都未找着,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废功夫,这厮却在灯火阑珊处!
张木匠可被目击者逮着了,那喊话的就是张木匠的死对头,几乎被这个贼官给抓着。
有一次被逮住,捆绑不严,张木匠幸有缩骨功,才得以逃脱。
这个贼官论武艺不比张木匠差,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深山潜藏猛虎跃,池渊翻涌蛟龙出。那些官兵一听说有贼人在此,便一拥而上,欲擒张木匠。
这个大活人,而且蕴藏着一身好武功,岂能束手就擒。
弟兄俩个可施展了真功夫,联手出击,只见刀光剑影,不见身体现形,身体完全被自己兵器护着,形成了外包,外来兵器难以攻破这个堡垒。
他们边打边退,杀了几名官兵,就不见了踪影,逃之夭夭。
后来张木匠在家乡实在生存不了,才外出谋生,拖家带口,一路潜伏,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天当房,地当床,芦草御冰霜,随着雁声流北方。东一顿,西一顿,可怜虎落平阳。
后来张木匠又上了胡万年的贼船,落得如此下场,而且是为贼人做事,英雄也为二斗米折了腰。张木材倒是无瓜葛,当然,乱世用人,又不在一个系统,也就被洪浑烈选拔任用。
兄弟俩相安不得三年,又出现这等事,眼看哥哥张木匠临危受死,兄弟岂能见死不救,就是赴汤蹈火,粉身碎骨,也要舍命相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