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太阳渐渐的往高山处落下,抬头一看好像一个火红的大圆盘,看起来很漂亮。

其中小弟向刚突然来了一句:“终于要到傍晚了,累死我了,我就不是干活的料。”

向诚刚好抬头看向父亲,果然脸色马上变黑,赶紧用手碰了旁边坐在地里的小弟,心里则是一副看好戏等着挨揍吧!

可是向诚等了一会也没发现父亲说小弟一声,心里突然就不平衡了。

果然啊,“小儿子大孙子,老爷子的命根子,”古人诚不欺我呀!用农村的老话说:“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个坏老三。”

向诚虽说有点偷奸耍滑,但也没有小弟这么坏呀!怎么没见父亲对他这么好呢。

他们看向诚一直在那想东想西的,父亲直接一句话就给他打回原形,“我看老二你这么精神,反正现在离天黑还有点早,你一个人把你那的活干完再回去,干不完那么就别回去了。”

向诚一下子耷拉着脸赶紧弯腰去干活,还要早点回去看媳妇孩子呢,不可能在地里干等着的,不和他们说了就赶紧干活走人。

爷几个在太阳落山半个时辰就收拾东西回家了,来到院子里叫妹妹打来水洗了手就和家里的妇人们说地里庄稼的情况。

妇人们听了没说什么,这时母亲突然说:“老大媳妇早上给我讲要把孩子带去她姥姥家,现在老二准备把孩子留给我们带,老大的孩子他们也要放在她姥姥家玩玩,这样她姥姥姥爷也有个伴。”

母亲这话说出口,大哥到是没说啥,大嫂就开始了她的长篇大论:“孩子姥姥姥爷就我和弟弟两人,弟弟没结婚,在外面做工地活也很少回家,把孩子给他们带也是让他们有个伴。

我和向军在学校教书很少去看他们,让我们瑶瑶去陪陪她的姥姥姥爷也好呀,这样的话还可以替我们在两位老人面前有个念想。”话是这样说没错,家里人听了也都等着父亲发话。

父亲直接对大嫂说:“儿媳妇的考虑是好的,我和你妈跟你们带瑶瑶爷三年多了,亲家那边也才逢年过节的去一次两次,既然儿媳妇提出来了,那就同意让你们两口子带去亲家那里,我和你妈没给你们带孩子了生活费也就不要出了。”

大嫂听到父亲这样讲,连忙道:“爸,您这话说的,我和向军是这样的人吗?该孝敬您俩的我们不会吝啬,我只是让瑶瑶去陪陪她姥姥姥爷,您还是她亲爷爷奶奶呢,我们有空会带她回来看你们的。”

既然话说出口了,大嫂又对两老说:“老二家的不是要把孩子给你们带吗?我怕孩子多了你们忙不过来,地里庄稼也得有人收拾,怕孩子给你们添麻烦嘛,你们不要多想。”

大家伙在这也听出了意思,不管怎么样大嫂是要把孩子带走的,大哥不吭声说明大哥也同意大嫂的做法,那就大家都没意见,就按大嫂说的,把孩子接走,有空再带回来给两老看。

“事情都说完了大家就都去吃饭吧,忙了一天了,累得腰酸背痛的,吃了饭早点休息吧,明天还有明天的事情要做呢!”父亲突然发话,大家就纷纷走人,吃饭时都没有发出太大的声音,就当是男人们都干活累了,吃完饭就各自回房。

来到房间看了眼闺女还在睡觉,就悄悄问媳妇大嫂今天怎么突然说出这番话,媳妇摇摇头也不是很清楚,只是说:“大嫂娘家那边想孩子了想要帮忙带带,直接过来接走孩子怕被人说三道四的不好看,要大嫂和婆婆商量一下,但是大嫂态度强硬,婆婆直接就答应了,所以才有你们回来时这一回事。”

听到媳妇说的话,向诚也把自己想法说出来:“大嫂可能不想让大哥一直养着弟弟妹妹才找的借口吧,当初孩子的事是大哥做主让爸妈带的,还给出生活费,现在大哥不吭声,说明大哥心里也有点和大嫂一样的想法。

连我这样的人都能看出里面的门道,不要说父亲那样的人更是清楚的很,他没说话说明这个事大哥大嫂已经决定好了,只是在今天的晚饭前通知一下家里人而已。”

两口子都沉默下来,想到这个事也只能叹气,看来出去还是得早做打算,给媳妇说了一些想法,媳妇也同意这样做,也就没什么事情了。

“今天干了一天的活累死了,想躲个闲怎么那么难呢,”向诚躺在媳妇身边说道。

郑平催促着他,“快去洗漱早点睡觉,明天还有明天的事情呢!我夜里还得起来给孩子喂奶,准备休息了。”

看来自家老婆越来越有女人味了,但是现在不是时候,身体要紧,所以什么想法也没了,乖乖去洗漱了。

出了房门看到大哥大嫂屋里油灯还亮着,可能也是在说晚饭前的事情。

他也就没有管,人家两口子说说悄悄话弟弟去偷听的话也不大好是不是,每个人心里哪没有点小心思,只是为了维持和谐的家庭氛围不想捅破这层窗户纸,也是还没达到那么严重的程度。

这时的向诚还没意识到这个窗户纸最后居然是由他捅破的,那时后悔也晚了。

天黑透了,家家户户都开始吹掉煤油灯准备休息了,因为煤油在市场上卖两毛一斤还是很贵的。

瓦斯灯也就有钱的几家人用得起,我们这一大家就只有两老房间有一个,这还是大嫂得奖分了一个给大哥,大哥直接送来给两老用了。

这也就体现大哥这份工作的好处,虽说现在工资不高,但是对于大哥大嫂一家的开销来说绰绰有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