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回放下文书,直视着南越国的皇帝:“就这样吧!不过这一次,我要带齐瑶回一趟洛城,要是齐瑶愿意,到时她再回苏城!”
南越国的皇帝看了一眼齐瑶,很明显,齐瑶这一次对他有些失望。
他的心里也有些苦,只是为了南越国,他不得不冒险,现在大错已经铸成,话也是难以说出口。
“杨国公年轻有为,用兵更是如神,女帝得如此人才,周国当大兴。只是可惜了我南越国。阿瑶,你既然想回洛城,你便去吧,只是有空的时候,还是回来看一看你的母后。”南越国皇帝说这话的时候,显然已经放弃了。
接下来,南越国皇帝倒不再说这些国事,而是问了一些杨回的私人问题。
杨回倒是都一一作答。
等到南越国皇帝回去的时候,只有四齐还不时地回头看着杨回。
杨回带着上官敏与齐瑶回到营中,现在天色已经不早了,所以,今天晚上就先在这里休息一个晚上,明天一早便返回浔关。
时间过去了这么好几天,想来腾兴秋那边也应该顺利地收回了东海州等三州了吧!
回去的时候也不着急,所以,杨回更像是在陪着上官敏与齐瑶游山玩水,一天也就只走个百来里的路程。
三天后,杨回回到了浔关。
南越国的丞相也就正在与驻守浔关的将领商议赎回俘虏的事情,杨回也没有去关注。
到了浔关,留了五千人马在这里驻守。
现在虽然与南越国议和了,但是,浔关为周国与南越国的天险,这一次就多派了一点人在这里。
杨回过了浔关,便直接朝着东海州而去。
等到了二王爷的王府的时候,腾兴秋也在这里。
腾兴秋见到杨回,热情地问道:“杨国公,这一次二王爷已经跑去金国了,我怕金国有后手,所以,拿下关口之后,并没有再进行追击。”
“恩,金国不着急!这一次二王爷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这东路还是得由你来防务,我先回洛城复命。不过,你派人去浔关,将浔关的那五千骑兵换下来,等到我给你送信的时候,这五万骑兵便由陇关北上,直击北蛮国。北蛮国始终是我大周的祸患!”
腾兴秋闻言,也是欣然答应。
对于杨回的命令,腾兴秋是无条件的执行。
要是有可能,到时自己亲自带兵与杨回会合。
说真的,与杨回相处的时间常东长,但是,腾兴秋觉得自己学到了许多带兵打仗的知识,到时正好试一试自己的身手。
交代完了这一些,杨回便与上官敏和齐瑶踏上了返回洛城的路。
上官敏这一次派来的人没有随着他们一起回去,而是全都派往金国。
北蛮国的下一个国家,自然就是金国。
至于南越国与西蕃国,杨回并没有想动他们的心思。
国家与国家之间,能不打仗还是不要打仗。
但是北蛮国肯定要打,不说杨平的死就是因为北蛮国,周国边上的四国,要是不打怕一个国家,其他三国肯定还会再一次想要动周国的。
杨回洛城同样不急,这一千多里路,走了有二十多天。
再一次看到洛城的时候,女帝已经带着文武百官在洛城的东城迎接杨回一行。
杨回他们下了马车,给女帝行了礼。
“这一趟辛苦你们了!”女帝看着杨回与上官敏,虽然杨回回来的时候并没有急着赶路,但是,路途遥远,行到洛城,还是难免显得人气色不好。
“幸不辱命,二王爷已经逃到金国去了!”杨回回答。
“杨回,这一次平定二王爷,你功不可没,今天朕已经设下了宴席,为你们庆功!”女帝心情很好。
杨回则是将这一次功劳簿交给了女帝,女帝自然是大大的奖赏了一回。
二王爷的事情处理完了之后,现在的周国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空前的和平,再没有人能够动摇得了周国的根基,也就是女帝再也不用为了操心这些事情而劳心劳力。
文武百官皆给杨回行礼,大家都知道,这一次,杨回可能会领了军中的职务了。
大元帅之职,非杨回莫属。
虽然杨回只有二十一岁,可是,没有人觉得杨回会没有资格。
洛城今天也是显得格外高兴,就是老百姓听到了杨回归来的消息,也是自发地出来庆祝。
女帝带着杨回回到皇宫,皇宫当中早就已经备好了酒席,待得杨回到来,大家便都入了宴席当中。
一时之间,百官祝贺。
高兴之时,女帝看着杨回与上官敏道:“上次不是说要让你们完婚,我已经选好了日子,就是在十日之后,你们看看如何?”
杨回与上官敏相视一笑,自是点头答应。
他们都已经走到了夫妻的地步,再不完婚,杨回也觉得对不起上官敏了。
洛城也是迎来了近年来最大的喜事,盛况超过了妇帝登基时大赦天下时的喜庆。
整个洛城皆被红所所掩埋,就是普通的百姓家门口都挂上了喜庆的红灯笼,就像是洛城又过了新年一般。
而街头巷尾皆是在讨论杨回与上官敏的婚事。
近几日的杨府大门,朝中官员不停地进出,都是来给杨回道喜的。还有许多因为官阶太小,而无法进入杨府的官员,则是亲自送来贺礼。
整个杨府,虽然下人颇多,但是,此时也是个个忙个不停。
因为上官敏所居住在皇宫,所以,这几日来,皇宫那边也是同样的景象。
还有一天便是杨回大婚的日子,洛城外却是来了一大队人马,穿着装束皆与周国不同。
但是,六皇子却是亲自去了城门外迎接。
这队人马,便是金国来的使者。
在其队伍当中,还有着一辆马车,而马车中的人,却是刚刚才发生了叛乱的二王爷。
杨回在南越国的所作所为,也的确吓了金国一跳。
杨回居然那么轻松便俘虏了南越国的六万人马,逼着南越国的皇帝在苏城外答了议和书。
金国的皇帝也是被吓了一跳,他已经知道了,这周国只要有杨回在,周国便可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