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寒门探花 > 第33章 修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要说水家王朝这段里也挺搞笑,这个时空也不知道怎么了,多出了一段这么个历史,水家王朝开始于朱家王朝的土木堡之变,当初明英宗率领水家王朝军队在土木堡(今河北省怀来县东10公里)败于蒙古瓦剌军队的事变,又称土木堡之变或己巳之变。

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瓦剌大军南下攻掠水家王朝边境,首领也先亲率蒙古骑兵攻占大同,大同告急。明英宗朱祁镇好大喜功,在宦官王振的鼓动下亲征,在土木堡与也先部队交战。朱家王朝军队指挥混乱,主动出击后又班师,受到瓦剌军队夹击大败,王振被杀,明英宗朱祁镇被俘。转折点就在这里,当时瓦剌军队继续南下想要攻占京都,当时水先祖位居京都禁军统领,看到明英宗被抓,水家先祖并没有投鼠忌器,而是选择率领禁卫军与瓦剌军队军队正面猛攻,将瓦剌军队击退,从而班师回朝,随后经历了黄袍加身的故事,但是水家老祖还算是仁义并没有玩杯酒释兵权那套,而是跟着手下们同富贵,建立大一统王朝。而后的故事就是水家先祖一边稳定局势,一边发展实力,虽然他占据京都但是当时水家王朝忌惮朱元璋不知道分封了多少个王,朱家不知道有多少的势力在中原,所以水家老祖也搞一套分封制度把主要的州府都分封给诸位大臣和自己的儿,这也是解决朱家的好办法,这个时间就是所谓的t0时代,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家老祖这些分封的手下和儿子们都慢慢长大,水家老祖的位置也传了几代,这个时候位居金陵的水家后代是这些藩王里面最强大的一只,而位于京都的中央政府也干了和朱家王朝朱允炆一样的事情,那就是消藩,结果和水家王朝的结果一样,但不同的是朱家王朝是位于京都的叔叔赢了,而这回事位于金陵的叔叔赢了,但是金陵的叔叔还是定都于京都(天子守国门),这个时候拥有从龙之功的贾家先祖,贾源和贾演以及四大家族,同其他胜利者一起从金陵搬到了京都,而京城改名为京都,这就是所谓t1时期。

而从贾源贾演再到剩下的事情就清楚了,贾源贾演之后就是贾代善和贾代化,这个时候太上皇登基了,太上皇也开始了他漫长的执政生涯,太上皇前期还算是比较有为的君主只不过后期奢靡成性,造成国库空虚,另外太上皇时期有太子造反的事件,然后才有先皇登基的戏码,这也是王朝的t2时代

再后来就是先皇斗太上皇,新皇接位这也是王朝的末期t3时代。

纵观历史从1449年到1644年,大概200来年的王朝,可以说王朝的灭亡皆因先皇和新皇的原因。

很多人会觉得,本朝失败的责任应该由太上皇来承担,其理由是太上皇极度奢靡,掏空了国库的银子,几乎把家底子给耗光了,可是太上皇时期政令通达,还没有烂透了。

先皇是太上皇的比较靠后儿子,本来没有当皇帝份,但是太上皇那时候太子造反,先皇也是稀里糊涂的当了皇帝,但是皇帝总是犹豫,故此造成北静王有机可乘。先皇在位二十九年,但是有二十三年是太上皇在位,先皇真正执政的时间仅有六年,后人评价是“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但是先皇在位时间过短,大部分时间也是斗来斗去,替新皇梳理政治敌人,新皇是一个勤于政务,务于实事,自律俭朴,不好女色的优秀皇帝,可是他的性格却改变了所有事情的走向。

先皇也有展现胆略和高超政治手段的高光时刻,就是除掉四王八公,斗败了北静王,但是关于民生这一块能力差距太大,先皇的主要贡献就是一个斗字,这也是他的政治主张。作为王朝的掌舵人,应该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而它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斗上面,斗四王八公、斗北静王、斗太上皇、斗三朝元老;而对于经济民生很少关注,李艾三番四次提醒皇帝,可是先皇并不在意这些,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都上面了,再加上刻薄寡恩,可用之人太少,故此王朝的综合实力在继续下降。

新皇在由李林甫辅政的时候,可以说政治路线还是没毛病的,李林甫无论人品怎么样,但是在经济和民生这块最少让老百姓有条活路,如果李林甫能再多活十年,说不定李林甫真的能让王朝中兴,可惜李林甫是的有点早。李林甫过后是忠顺王辅政可惜他的政治路线有问题,结果导致整个盘崩了。

这时李大成已经成了气候,在李大成被剿杀却越剿越勇的情形下,新皇想起了用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计划先与皇太极议和,从而抽出手来全力剿杀李大成。当新皇与忠顺王、贾雨村密谋并准备实施时。事情被意外地泄露,当臣子们质问此事时,新皇害怕承担罪名,直接将忠顺王和贾雨村杀掉。因此在对内剿杀李大成的行动中次次不敌。新皇有意调用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但又不愿承担调离吴三桂后可能出现的关外土地被皇太极占领的罪名。新皇左思右想,决定借大臣的嘴来说此事。可是,大臣们都因前车之鉴,均缄口不言,不愿做忠顺王和贾雨村第二。一个多月过去了,新皇和他的臣子们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决定。当李大成二月底开始围攻京城,新皇终于鼓起勇气给吴三桂下达了勤王的命令。只是京都已经被李大成攻破时,吴三桂才刚刚出发。

还有当李大成已经有进攻京都的可能时,大臣建议他迁都南京,甚至将理由都给编造好了。可是新皇想来想去,还是不愿意做决定,只好把问题又抛给了大臣们。当大臣提出太子南下的建议明显没有迎合他的想法时,他又把建议南下的大臣一顿大骂,于是臣子们又改口不再南迁。其实他迫切地希望臣子们三番五次的进谏南迁,然后他来个“你们看啊,我是想死社稷的,是你们再三让我去”的顺水推舟。可是臣子们又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哪知道新皇的真实想法呢。新皇给自己下了一个圈套,然后把自己给装进去了,大臣们也没有找到解除圈套的方法,于是迁都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在李大成兵临京都城时,李大成先是向新皇提出了封王赐银,封土裂壤的要求。这种傻子都能看得出的机会,新皇再次犯了不愿担责的毛病,当他找大臣问询时,大臣也钻了牛角尖,几次三番,就是拒绝回答。新皇再次犯下的毛病让自己距景山的那棵树又进了一步。

一次时逢大旱,祈雨也没有用时,他下了一道罪已诏。可是这个罪已诏说来说去就是没有一点罪己,全是责怪臣子发财。他多次提出臣宰们掏腰包去助饷和救民,可是却没有任何响应,这是为什么呢?据说李大成打开国库时,发现积银三千七百万贯。这钱是新皇的私房钱,不知是他“无意”忘记了还是“有意”不做榜样,所以新皇这样的做法,臣子们上行下效一下,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新皇皇帝当他从他老子手上接过皇冠时,王朝已经是内忧外患,天灾不断,人祸连连。在内有以弥勒教为首的农民起义,外有后金的跃跃欲试。同时老天也不睁眼,新皇在位十几年里,旱灾、水灾、蝗灾循环出现,虽然有李林甫帮忙梳理,可惜新皇贪图女色不能亲自主持政务,等着李林甫一死有无可用之人。看水家王朝后期,一个个昏招频发,再加后三位的性格缺陷,使他们主动地放弃了一个又一个的机会,终于亲手葬送了水家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