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回到知青点,大部分知青已经回来了,四个男知青和周少华父子正在忙碌的继续修板夹泥房子。

所谓板夹泥房子,就是用木板和泥土混合建成的简易居所。这种建筑方式虽然操作起来相对简便且造价低廉,但却有着许多无法忽视的缺陷。

修建这样一座屋子,需要先用木板来构建整体框架,然后再将泥土填塞到木板之间的缝隙里,以此实现保暖与隔热的功效。尽管如此,这种构造所能承受的风力及雨水侵袭十分有限,稳固性与耐久性自然也就大打折扣。

不过板夹泥房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它价格便宜、易于搭建,能够迅速满足人们对于栖身之所的基本需求。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潜藏着不小的安全风险。由于泥土极易受潮浸水,久而久之便会令整栋房屋变得摇摇欲坠,不仅时常出现裂痕,还可能发生严重的渗漏现象。除此之外,这类房型几乎没有任何防火能力可言。

然而现阶段他们所主修建这板夹泥房子主要用来做厨房,所以对其标准并没有特别高的要求。

在此之前,大家边上工边筹备各种所需材料,直到近两日才着手搭建整体架构。

沈曼秋并未向众人询问有关晚餐的事宜,因为每当她开口询问大家想吃些什么的时候,得到的答复总是让她自行安排。

长此以往,她便逐渐失去了询问的兴致,每次都做几个口味的,还还做了辣椒酱和要辣椒,喜欢吃辣的单独吃。

她先是将猪肚和鸡蛋一同炖煮起来,接着又将肥肠放在锅中卤,忙完才开始清理那些蘑菇和药材。

当林逸阳从她身旁经过时,随口说道:“我今天买了不少大米回来,今晚就吃纯粹的白米饭吧。”

“嗯,没问题。”对于这个提议,沈曼秋表示赞同。

紧接着,周宁也从她身边走过,并告诉她说:“沈知青,我买了一些肉放在厨房里,等会儿麻烦你一块儿处理一下哦。””

“好的。”沈曼秋之前在厨房里并没有注意到,在周宁的提醒下,她回到厨房后仔细观察,竟发现灶台锅里当着足足四五斤重的五花肉!

除了五花肉,厨房里还多了几袋粮食和一口大的生铁锅和一口中号的铸铁锅。

她先用油炸一下这些五花肉,然后用油腌起保存起来,这样能吃好几天,今天的荤菜实在太多了。

夜幕降临,晚餐时分,桌上摆满了五道佳肴:猪肚鸡蛋汤、干煸肥肠、回锅肉配土豆片、干煸四季豆以及炒榆黄蘑。

众人对此都颇为满意,且不说别的,单就沈曼秋每顿饭都会顾及大家的口味这一点来说,便足以让人感动。

不仅如此,她还特意制作了美味可口的辣椒酱和腌辣椒让爱吃辣椒的人下饭。

周少华父子已经不在知青点吃饭,而是选择将饭菜带回家去吃,这样一来,他们知青倒也显得更为自在些。

晚饭于向南和他们一起吃,顾清清和孙玉洁把两人的花生炖猪脚,红烧肉还有凉拌黄瓜也抬过来一起吃。

孙玉洁喝了一碗鸡蛋汤说:“都说北方重口味,我倒觉得曼秋的口味像我们那边的一样清淡,就是不放糖。”

沈曼秋笑着说:“我爸以前是江东人,他口味一直清淡,我们也跟着吃清淡的,至于为什么不放糖,那是买不起糖放。”

周宁听后笑出来说:“没想到你家也是江东的,我们也算老乡了,你老家是江东哪里的?”

沈曼秋摇摇头说:“我也不是太清楚,我爷爷奶奶去世时我爸才六岁,我姑十岁,他们是三八年在金陵遇害的,遇害之前他同事本来是送我爸他们回苏南老家,后面遇到轰炸他们同事也去世了,我姑带着我爸跟着大部队逃跑,最后误打误撞上了去北城的火车,被北城福利院的收养,他们没有回过苏南老家只记得金陵的事。”

“原来如此,不过你姑和你爸还很厉害的,两个孩子还能在一起平安离开。”

周宁有些眼神里有些悲伤,他妈和舅舅也是在那场战争中走散,幸运的活下来了,只是兄妹两人再相见已经过了二十年,已经人是物非。

沈曼秋感叹说:“主要是我姑姑厉害,十岁的她把我爸背在背上,累也找没人的地方把我爸放下来绑在她手上才走,他们身上值钱的东西被人抢了她都不放开,她说钱没了没事,如果放开我爸就像当初她放开我爷爷奶奶的手,一放开就再也见不到了,到福利院后因为有人想收养我爸,她也我把爸绑在身边睡觉,就怕她睡着时我爸被人带走。”

周宁又问道:“你姑姑很护短,你们家在苏南还有亲戚吗?”

沈曼秋点点头说:“我还有曾祖父还有两个爷爷,也是我爸的亲伯伯,不然我爷爷也不会让人送我爸他们回去回老家,只是我姑就知道苏南,具体位置不知道,后面我姑回去找我爷爷的他们档案,只找到笔名那一份,具体的找不到,也不知道现在在哪里说。”

周宁沉默了一会儿才说:“我之前在海城那边报纸上经常出现一则寻人启事,感觉和你爸他们很相识,一个姓沈的寻找两个孩子,大的也是女孩子,二八年出生的,小的男孩也是三二年出生,父母是在大屠杀之前被汉奸杀害的地下党员,遇害之前两人一个是医院的医生,一个是金陵大学的教授,两个孩子是大屠杀时走散的,不过这寻人启是六六年之前的,后面就断了。”

周宁没有说谎,这份寻人启事出现很多年,每隔一段时间就登报一次,因为之前他妈也经常登寻人启事,后面也回关注这些,不过六六年之后就中断了,这家人的处境不怎么好了。

沈曼秋没想到会这么巧,她抱着怀疑的态度,不过她没有说过原主的爷爷奶奶的工作岗位,周宁不可能蒙对。

想到六度分隔理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她还是问道:“那周知青你还记得寻人启事上的地址吗?”

周宁摇摇头说:“时间太久不记得了,如果你们想去找人,可以去找六六年江东日报或者东方日报,那时我们家长期定的是这两份报纸,应该登在这两份报纸上的可能性很大,反正我记得当时平均每个月都会有。”

沈曼秋回道:“谢谢周知青,回头我写信给我爸他们说说,不管是不是,总归碰碰运气。”

找到家人是沈家姑姑沈兴华的执着,以前没调去西南军区之前,每年都会去金陵和苏南打听消息。

周宁摇摇头说:“不用谢,我也没帮上什么,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用,以汤代酒祝你们家早日团聚。”

沈曼秋端起汤碗回道:“谢谢。”

其他人也跟着祝获,随后破烂的木房子里传来欢声笑语。

王凤梅和苏瑶天黑才回来,听见破房子里传来的热闹声,眼里的光变得更暗淡了,下定决心要让沈曼秋好看。

日子一天天过去,时间缓慢地流淌着。沈曼秋一直担心那天红袖兵找上门,不过获半个月这件事情始终没有发生。

由于降雨不断,厨房的修缮工作也拖延了将近八月底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