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沈曼秋回到知青点时,林逸阳三人也刚刚回来,几人先将他们口粮搬到仓房,接着又前往隔壁周家搬砖垒灶台。

沈曼秋只能顺便把他们的午饭一起做了。

中午打算吃干的蒸二米饭,大米是周宁提供的,杨远航也装了不少高粱米来。

沈曼秋把饭焖上后,便去菜地里摘茄子,结果发现早上看到的那几个大茄子已经被摘了,为数不多的豆角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这个年代,家家户户的院子墙根下都种满了蔬菜,有些人家甚至吃不完,直接拿来喂猪。

外人来知青点偷菜这种事几乎不可能发生,那么摘茄子和豆角的人,就只有知青点的人了。

沈曼秋瞥见隔壁的罗桂英在菜园子里忙碌,便迈着轻盈的脚步走到篱笆旁。

问道:“桂英嫂子,你家今年的蔬菜有多余的吗?”

她知道罗桂英家今年新建房子,经常请人干活,自家蔬菜不一定有多余的。他们家的菜园子大,满满当当都种着各种蔬菜,也许也有。

罗桂英闻声笑道:“有的,我家今年建房种得多,你们要是不够吃,尽管过来摘就是了,想吃什么就来摘什么。”

沈曼秋听后,如一只敏捷的灵猴,翻过篱笆过去,她接下来的话不方便大声说出来。

罗桂英见状,无奈地咧了咧嘴,心中暗叹:“难怪当家的说要砌石头围墙,这一米多高的篱笆,这城里来的知青来说轻轻松松就过来了,其他人更别说了。”

沈曼秋走过去小声地说道:“嫂子,你看你们家的菜多,我今年才刚来还没来得及种菜。以后我能不能从你家换些菜吃,再换点晒干菜冬天吃啊?”

罗桂英赶忙摆手,拒绝道:“谈钱就见外了,这些菜不值几个钱。不过我们家过段时间要搬进新房子,到时候用的菜也多。要是剩得多,你过来摘去晒干菜就行。钱的事就别说了,你要是觉得过意不去,每天上工时顺手给我带一箩筐猪草回来就好。”

沈曼秋一脸不好意思地说道:“这怎么好意思呢?”

“咱们是邻居,就得互相帮助。当年要不是你们林知青,我家老二恐怕就小命难保了。这菜我们自己吃不完也是拿去喂猪,你帮我割猪草喂猪,不就相当于多出来一些菜了嘛。”

罗桂英与知青交往不多,平时也鲜少凑热闹去知青点,但凡知青求助,她都会援手相助。

还没有分家时,家中钱财全部被婆婆捏在手里,每次她男人做工回来,老太太先把钱全部收了才放人回家,她手中是真的一分钱都没有。

六八年的寒冬,她男人赴隔壁县为人做工不在家,她家老二发高烧至抽搐,她向婆婆要钱带孩子去医院。

没想到家中钱财竟被婆婆全部补贴大姑姐家了,家里一分钱都没有。

当时她去找熟人借钱,路上恰巧遇到林逸阳,她觍着脸向林逸阳借钱,林逸阳不仅借钱给她,还用酒精给孩子先退烧,随后与她一起送孩子去医院。

医生检查过后给孩子输液说,幸亏得退烧及时又及时送到医院,要是晚些到医院,孩子即便救回,十之八九也会被烧成傻子。

因为这事她从来没像其他人那般排斥知青,就算之前知青点人多时,她家的鸡、鸡蛋经常不见了,她却从不计较了也没在门口破口大骂过,就当给孩子积福。

现在沈曼秋前来找她换菜,并非占便宜。

她听说这家知青条件不好,便索性不收钱,又怕伤人家自尊心就让沈曼秋用猪草来交换,这个猪草遍地都是,对沈曼秋来说应该是没问题的。

不过她家确实缺猪草,她家既养马,又有母猪,还喂着四头猪,还带着五个孩子,整天忙碌不堪。

沈曼秋再度感慨这个年代的人心地太过淳朴,这两天所遇之人都是热心肠的。

她并没有说其他就接受这个方法说:“那谢谢嫂子。”

罗桂英善意提醒道:“不客气,不过你们每位知青都有两分地的自留地,现在正式移栽菜苗之时,你可以去领取,开垦后种植白菜萝卜,到冬天你也有蔬菜吃,二开垦好的土冻过一个冬天再种比较好,明年开春再行开垦荒地种粮食,杂草比庄稼苗长得还快。”

沈曼秋对这些确实一无所知,就问道:“那我明天就去大队部问问,这自留地通常划分在哪里?”

罗桂英轻声细语地说:“你们找生产队干部让他们给你们测量就行了,你可以就选在我们后面山上,这边石头地,生产队都不往这边开荒做集体的地。

明天让他们把上面那块地划给你,那块地的树长得粗壮,说明土层厚。两分多不到三分地,生产队肯定不会测量,让你全部种了。

比起知青自留地那边,能多分半分地呢,可别小瞧这半分地,用来种菜两个大人都吃不完,而且那些树还能砍来当柴火。”

“谢谢嫂子。”沈曼秋和罗桂英聊了一会儿就回去做饭了。

随便从她家摘了一篮子蔬菜回来,有茄子、西红柿、嫩南瓜、豆角、土豆、黄瓜、辣椒、葱和蒜苗,晚上的菜都齐了。

听说她家养鸡多,沈曼秋又买了三十个鸡蛋,不缺钱的她按五分钱一个的价格给了钱。

罗桂英等她走时又抓了四五个鸡蛋塞进去,她回到知青院子后,罗桂英还摘了四个香瓜送过来,真是一点都不想让沈曼秋吃亏。

书中对罗桂英着墨甚少,书中反倒与隔壁的陈嫂子李平淑走得很近,经常给李平淑家孩子糖吃。

一开始李平淑和她关系不好,她给人家孩子糖吃人家就拿蔬菜糖来还人情,后面苏瑶踩着原主这个工具人才和李平淑交上关系,也给自己洗白了。

至于罗桂英,就一开始的时候帮助过苏瑶,后面就没出现过了。

午饭沈曼秋做了地三鲜、西红柿炒蛋、凉拌黄瓜,素瓜豆,周少华父子帮忙垒灶,也在这里吃饭。

周宁看到桌子上装饭的锅说:“我总算明白你为何要买那么多锅了,若是有两个灶台,便可同时煮饭炒菜了。”

沈曼秋解释道:“这些锅具都是有瑕疵但不严重,不用票价格也便宜不少,机会难得就买。”

周宁又好奇地问:“那平底锅又用来干什么呢?”

周少华在旁插话:“这平底锅朝鲜族用得多,平日里可放置两锅蒸煮食物,也可以用来烤火烙饼,冬天还能用来烤火。”

沈曼秋赞道:“大伯,您懂得真多。”

周少华笑言:“这不是什么秘密大家都知道,以前我们也经常去南方的朝鲜人家做客,我家老大的新房子里修了一间朝鲜族的大炕,也买了一套这样的锅具,等过段时间完工,你们也可以看看”

周少华家的老大,便是罗桂英的丈夫周明亮,今年二十七,已是这一带比较有名的石匠和木匠。

靠自己的能力今年就盖了五间青砖瓦房,沈曼秋他们下乡后还没见过其人,听说去了别的公社做木工活,离得远吃住都在人家。

这年代很少有卖家具的,都是自己准备木材,找木工上门做,不仅给钱还管吃管住。

吃完午饭几人继续垒砌灶台,沈曼秋告诉大家她晚上不回来吃饭,让他们自己做饭,随后便回宿舍午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