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黄帝内经智慧解读 > 第29章 (2)权威解读 标本病全面治疗原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章 (2)权威解读 标本病全面治疗原则

关于阴阳与逆从标本的道理,这是中医理论中的瑰宝,它如同一把钥匙,能够引领我们打开疾病认知的大门,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逐步揭示生命的奥秘。

“阴阳”二字,听起来玄之又玄,实则蕴含了宇宙间最朴素的哲学思想——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在中医看来,人体内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和解释。而“逆从标本”,则是指导我们如何根据阴阳的变化,来判断疾病的性质、部位、轻重缓急,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治疗策略。

从阴阳标本逆从的道理中就可以知道许多疾病的利害关系”。中医讲究“治病必求于本”,而“本”往往就隐藏在阴阳失衡、标本失序之中。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从一种疾病的表现中,推导出其背后的阴阳变化,进而预测出可能伴随的其他症状或并发症,实现“有少可以推多”。

“从浅显入手可以推知深微,观察目前的现象,可以了解它的过去和未来”,这更是中医智慧的体现。中医强调“上工治未病”,即高明的医生能够在疾病尚未显露之时就预见其发展趋势,并提前干预。这种能力,正是基于对阴阳标本逆从道理的深刻理解和熟练运用。

“谈论标本的道理,这两个字容易理解,但真正掌握与熟练运用就不容易做到了”。确实,中医理论博大精深,阴阳标本逆从之道更是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实践和领悟。它要求医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还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疾病时,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

在中医理论中“迎着病邪而泻”与“顺应精气而补”的概念,实际上蕴含了中医治疗的两大基本原则:逆治法(或称逆其病势而治)与从治法(或称顺其性而治),这两者都是基于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核心理念。

逆治法(迎着病邪而泻)

逆治法,简而言之,就是当病邪的性质与人体正气相逆,表现出实证、热证等亢奋状态时,医生采取的治疗方法会与病邪的性质或病势相逆,以泻其实、清其热,从而恢复人体的平衡。比如,对于因热邪壅盛引起的便秘,中医会采用清热泻火、润肠通便的药物,这就是典型的“迎着病邪而泻”,即逆其病势,通过泻下来消除病邪。

从治法(顺应精气而补)

而从治法,则是在人体正气虚弱,或是病邪虽在但已呈现虚象时,医生顺应人体正气或病邪本身的某些特性,采用补养、温阳等方法,帮助正气恢复,或使病邪逐渐消退。这里的“顺应精气而补”,可以理解为在患者精气不足时,给予补益,以增强其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比如,对于因脾肾阳虚导致的慢性腹泻,中医会采用温补脾肾的方法,这就是顺应患者体质虚弱、阳气不足的特性,进行从治。

在中医的诊疗思路中,面对复杂多变的病情,确实有着一套精细而深刻的处理原则。针对您提出的“先患某病而后发生气血逆乱”与“先气血逆乱而后生病”的情况,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先患某病而后气血逆乱治他的本病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原发病是导致气血逆乱的直接原因,那么治疗的首要任务自然是针对原发病进行干预。比如,一个人先得了严重的肝病,随后出现了肝气郁结、气血不畅的逆乱现象,那么治疗时就需要先针对肝病进行疏肝解郁、调理气血,以恢复肝脏的正常功能,进而改善气血逆乱的状态。

先气血逆乱而后生病治他的本病

而对于先出现气血逆乱,随后才表现出具体疾病症状的情况,虽然表面上看似气血逆乱在前,但深入探究,往往能发现其背后隐藏着某种潜在的体质因素或生活习惯不当等根本原因。此时,治疗虽需直接针对气血逆乱的症状进行调和,但长远来看,仍需寻找并纠正导致气血逆乱的根本原因,以防病情反复或加重。

先感受寒邪而后生病治他的本病

当人体先感受寒邪,随后出现一系列病症时,如感冒、咳嗽等,中医会首先识别出这是外感寒邪所致。然而,治疗时并不仅仅局限于驱散寒邪,更重要的是要判断寒邪是否已经影响到了人体的正气,特别是脏腑功能。如果寒邪仅停留在表浅,可能通过解表散寒即可;但若已深入脏腑,导致气血凝滞、脏腑功能受损,那么治疗时就需要在散寒的同时,兼顾调理受损的脏腑功能,即“先治他的本病”。

先有病而后感受寒邪治他的本病

对于原本就有疾病在身,随后又因感受寒邪而加重病情的情况,中医同样强调“治病求本”。这里的“本”,既指原有的疾病,也指寒邪对原有疾病的影响。治疗时,首先要评估寒邪对原有疾病的影响程度,若寒邪只是加重了症状,而未改变原有疾病的本质,那么治疗重点应放在原有疾病上;但若寒邪已经引发了新的病理变化,如寒邪入里化热,与原有热病交织,那么治疗时就需要综合考虑,既要清除新生的热邪,又要治疗原有的疾病。

先患热病而后生病治他的本病

至于“先患热病而后生病”的情况,是指热病之后继发的其他疾病。中医的治疗原则依然是“治病求本”。对于热病本身的发展变化,需要根据其病机演变,采用清热泻火、养阴生津等方法进行治疗;而对于热病之后继发的其他疾病,则需要先判断其与新发疾病之间的关联,再决定治疗策略,但总体上仍应围绕恢复人体正气、消除病理因素这一核心目标展开。

先患热病后生中满腹胀的先治他的标病

这种情况下,热病往往是原发病,而中满腹胀可能是热邪炽盛、气机壅滞的结果,或是治疗热病过程中药物、饮食等因素导致的。由于中满腹胀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饮食、呼吸等功能,造成急性不适,因此根据“急则治标”的原则,应首先解决中满腹胀这一标病,以缓解患者的急迫症状。待中满腹胀缓解后,再针对热病本身进行治疗。

先有某病而后发生泄泻的先治他的本病

这里的“某病”是指任何一种慢性疾病或基础疾病。当这些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影响到脾胃功能时,就可能出现泄泻等消化系统症状。由于泄泻是继发于原有疾病之上的,且其根本原因在于原有疾病对脏腑功能的损害,因此治疗时应遵循“治病求本”的原则,首先针对原有疾病进行治疗,以恢复脏腑功能,从而消除泄泻。

先有泄泻而后发生其他疾病的先治他的本病

泄泻是先发生的疾病,而其他疾病则是后续出现的。虽然泄泻可能是导致其他疾病的诱因之一,但治疗时仍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如果泄泻已经得到有效控制,而后续出现的疾病与泄泻无直接关联,则应针对后续疾病本身进行治疗;如果泄泻仍未缓解,且后续疾病与泄泻密切相关,如因泄泻导致的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则需在治疗后续疾病的同时,继续治疗泄泻。

先患某病而后发生中满腹胀的先治他的标病

中满腹胀作为标病,可能因多种原因引起,包括但不限于原有疾病的发展、治疗药物的副作用、饮食不当等。治疗时应首先明确中满腹胀的原因,针对其进行紧急处理,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原有疾病的变化情况,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先患腹中胀满,后出现烦心不舒症状的,先治他的本病

在这种情况下,腹中胀满是原发病或主要矛盾所在,而烦心不舒则是由腹中胀满引起的继发性症状。由于烦心不舒往往与情志因素有关,且其根源在于腹中胀满对脏腑功能的影响,因此治疗时应首先针对腹中胀满这一本病进行治疗。通过调理气机、消除胀满等方法,恢复脏腑功能平衡,从而缓解烦心不舒的症状。

人体健康与疾病的状态往往被看作是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结果。正气,即人体的生理机能和抗病能力;邪气,则是指各种致病因素,如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当正气不足,邪气乘虚而入时,人体就会发生疾病。

关于人体在疾病状态下,邪气与正气相互作用,以及大小便不利作为标病的治疗原则,中医有着独特的见解。

对于大小便不利这一标病,中医认为它是由于邪气阻滞、气机不畅或脏腑功能失调等原因导致的。由于大小便的排泄是人体排除废物、调节水液平衡的重要途径,因此当大小便不利时,会严重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甚至可能加重病情。因此,根据“急则治标”的原则,中医会首先采取通利大小便的治疗方法,以迅速缓解患者的急迫症状,减轻痛苦。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通利大小便只是治标之法,其目的在于为治本创造有利条件。在大小便通利之后,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一步分析邪气与正气的关系,找出导致大小便不利的根本原因,即本病所在,然后针对本病进行辨证施治,以达到彻底治愈疾病的目的。

实证的治疗——“本而标之

当疾病发作表现为有余的实证时,这往往意味着邪气盛实,正气尚未虚衰,机体呈现出一种亢奋或壅滞的病理状态。此时,治疗的首要任务是“先去邪以治其本”,即采用直接针对病邪的方法,如清热、解毒、泻火、攻积等,以削弱或消除病邪的势力,恢复机体的平衡。待病邪得到有效控制后,再进一步“调理气血,恢复生理功能”,即治其标病。这里的“标病”并非指次要的疾病,而是指由于邪气侵袭导致的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等继发性病变。通过调理气血、调和脏腑,使机体的生理功能得以恢复,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虚证的治疗——“标而本之”

与实证相反,当疾病发作表现为正气不足的虚证时,这意味着机体的生理机能低下,抗病能力减弱,邪气可能并不明显或仅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威胁。此时,治疗的首要任务是“先固护正气,防止虚脱的治其标”,即采用补益、扶助正气的方法,如补气、养血、滋阴、温阳等,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在固护正气的同时,也要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适时采取“去除邪气,以治其本”的措施。这里的“治本”并非忽视标病的治疗,而是在确保正气不虚的前提下,逐步清除体内的病邪,恢复机体的健康状态。

总之,必须谨慎的观察疾病的轻重深浅以及缓解期与发作期,中标本缓急的不同,根据病情用心治疗调理。病轻或处于缓解期的可以标本同治。病重或处于发作期的,应当专一的采用治本或治标的方法。另外,如果先有大小便不利,而后并发其他疾病的,应当先治其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