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师兰趁这个时间跟乔月舒两人在津沽转了转。

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兴起的大城市一般都跟漕运紧密相关。

从隋朝就建立起的的津沽同样如此,整座城市都围绕着海河两岸发展。

既然来了,夜游海河自然是不能错过的。

下午两人去五大道转了转,附近还开了国营的咖啡馆,还顺便喝了个下午茶。

师兰彻底变身忘崽妈妈,痛痛快快玩了两天。

等街道办将家具全部归还,她重新买了锁头落锁,还托街道附近的派出所偶尔帮忙注意一下。

最后才离开津沽。

“燕京到津沽也蛮快的,以后可以带孩子来玩。”乔月舒下了火车还有点流连忘返。

“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下次带两娃出去玩我把你叫上试试。”师兰没好气地白了她一眼。

孩子才三岁多,根本走不了几步路就要抱。

尤其是她家这两个,身高基因不错,吃得又好,身量噌噌噌往上涨,跟小秤砣似的重得很。

带孩子出去玩不仅是对耐心有要求,更是对体力的考验。

暑假乔月舒都忙着到电影厂当群演,也就这几天才有时间出来溜溜,干脆跟着师兰回去住几天。

“你这小院子我真是见一次爱一次。”乔月舒一进院子就感叹。

津沽的房子确实大,但地理位置跟京城比起来还差点意思。

“我也喜欢啊,还想着买下来呢,房东要价太高了。”师兰对她比了个二。

“两万?抢钱吧这是。”乔月舒咋舌,“谁现在能拿出两万块来啊!”

“两千。”师兰哭笑不得。

“啥?两千?!”乔月舒像看傻子一样看着她,“两千你还不拿下?”

“别跟我说你家霍骁连两千块的存款都没有。”

现在又没机会花钱,工资大部分都只能攒下来。

“姐姐,要不您看看周边的房子价格是多少呢?”师兰无话可说,“远一点的地方几百块就能拿下一间大的。”

不是说花两千块买房不值得,而是不想让人觉得她是二傻子。

一方面也是财不露白。

闵沧的工资只拿一半给乔月舒,所以她手里有点钱但是不多,还真没想着现在就买房子。

主要也是现在愿意买卖房的人还不多。

等到八十年代出国潮一来,那就不愁没房子买了。

那时候大家都向往着住楼房用自来水,加上商品房的冲击,平房价格只会更低。

只要赶在九十年代开始炒四合院之前下手,总归都是血赚的。

“你手里钱应该也不少啊?闵沧没把工资交给你?”师兰反问她。

上回霍骁提过一嘴,闵沧现在升职了,跟他平级,因为军龄长一些,工资算下来比霍骁还多几块。

乔月舒耸耸肩:“他工资分两份,一份养老婆,一份养儿子和老娘。”

她吐槽起自己男人来也毫不留情:“他这人养孩子方面就是个糊涂蛋。说他对孩子好呢,经常不闻不问完全就是放养。要说他不关心呢,也不完全是。”

“还知道给他儿子存老婆本呢。”

要不说闵沧竟然还有点投资意识,从闵承安出生后开始,就弄了小本子,每个月把工资固定存一部分。

随着工资上涨,存的数额也缓慢增加。

多年下来也是一笔可观的金额。

工资给她一半她也理所当然的收着,都睡一个被窝了还分什么你我?

花自己男人的工资她觉得完全没毛病。

师兰现在有稿费收入,买房也可以提上日程,“回头咱们再去别的地方看看,要是能买相邻的院子,这辈子都还能做邻居。”

在附近买,大家马上就能知道她手里有钱。

去别的地方买还更保险呢。

乔月舒:“回头我跟朋友们打听打听。”

她做群演的时候也认识了不少人。

*

暑假很快过去。

自去年冬天举行第一次高考后,今年上半年又举行了第二次,秋天78级第二批大学生即将入学。

师兰感觉课业强度相对来说还是可以接受,加上目前还没有新的小说灵感,干脆申请了外语学院的旁听名额。

自己还买了许多英语、德语书籍在家里自学。

上辈子家庭条件优渥,她从小就是在双语环境下长大的,上了小学后,又拓展了另外几门语言。

其中能跟母语相提并论的还属英语和德语。

师兰选择去旁听这两门也有原因,最大的动力还是在于金钱。

出版社的翻译稿稿费可观,甚至还处于长期供不应求的状态。

她当然要抓住这个机会。

可自己这个身份可是没有接受过外语教育的,不能说自己拿本字典就无师自通还出口成章吧?

旁听加上自学就是她给自己的保护伞。

在燕大这个地方,天才并不罕见。

各种buff叠加,她精通两门语言也没那么显眼。

师兰不仅买了外语学院的相关教材在家认真研究,每次去上课还都是最积极的。

提前预习好了坐第一排,老师提问永远是第一个举手。

课堂互动也是最活跃的一个。

两个月下来,几乎整个外语学院都知道中文系有个学生在他们院旁听,甚至学得比他们大部分人都要快。

“师兰,你跟我来一下。”这天下课,教德语的姚教授将师兰叫到办公室。

师兰就知道自己天天在老师面前表现,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果不其然,姚教授打开办公桌抽屉,拿出一本文件:“你看看这个,能不能试着翻译一下。”

一长串专业词汇,对师兰这个把德语能当作第二语言的人来说都有些晦涩。

她也不强装,直接摇摇头对姚教授说:“这些都是专业词汇,大部分超过了我的积累,翻译起来有很大困难。”

姚教授点点头,她很欣赏诚实的学生。

上回也有个学生表现不错,接了她的文件还担保肯定能翻译出来,结果一团糟,还让她加班加点赶了个通宵才校正完毕。

“这部分我看了稍微简单一些,你拿回去试着翻译看看。”姚教授抽出一部分递给她。

“实在翻译不了也不必勉强。”她又嘱咐道。

拿回家研究后,师兰发现这是某种工业生产器械的维修说明。

为了更加准确的翻译,她干脆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行业的资料。

既要确保自己翻译的准确,也要让内行人一看就明白。

实际上很多东西,国外的称呼跟国内的行话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姚教授给了她一周的时间,师兰赶在最后一天才整理完毕,交到她的办公室。

“放那吧。”姚教授正忙着工作,“等我弄完手头上的再看看。”

结果到了下午,她被叫去开会,直接忘了这件事。

来催稿的人看到办公桌上的翻译稿直接给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