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晋末风云录 > 第192章 谢艾以少胜多一退麻秋;袁乔神机妙算计助桓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2章 谢艾以少胜多一退麻秋;袁乔神机妙算计助桓温

却说石虎见张骏去世,觉得机会终于来了,准备攻击西凉张重华,张重华刚刚继位,不过二十岁,也遗传了父亲张骏的良好基因,形貌俊美,体态硬朗,为人也不错,宽善端重,沉毅少言。

刚刚继位,就听说后赵来袭,石虎派前将军王擢袭击武街城,一举抓获了护军曹权、胡宣,这还不算,七千多户百姓还被强行迁徙,去了雍州。

后赵凉州刺史麻秋联合孙伏都将军攻打金城,金城太守张冲一见赵军来势汹汹,请求投降。

手下将领不同意,要求死战,不久,麻秋攻克金城,金城县令,敦煌人车济,不肯投降,伏剑而亡。

麻秋继而攻打大夏,护军梁式是个识时务的,立马拘捕了太守宋晏,将他捆起来,举城投降了麻秋。

宋晏无奈只好就势降了后赵,麻秋交给他一个任务,带着书信去劝诱宛戍守将,为敦煌人都尉宋矩,宋矩看到宋宴道:“作为人主的臣下,我们用什么办法人主之恩呢?既然不能成就功业,守住城池,就只剩下气节二字了。”

于是他先将妻儿杀掉,然后自刎而死。麻秋听闻,不觉感叹佩服:“这些人全都是义士,令人敬佩,为他们收尸安葬吧!”

凉州人民,能不震惊恐惧吗?石虎那个不是人的玩意儿要打过来了吗?

张重华别看刚二十岁,确实个沉得住气的,慌张有什么用呢?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悉发境内兵,交由征南将军裴恒率领,抵御赵军;

裴恒在广武地区实行坚壁清野,毛也没给后赵留下,然后采取“拖”字决,久而不战,他考虑赵军远来,定不长久,于是想拖跑赵军。

凉州司马张耽看这个架势也不行啊,那要是拖不太跑怎么办?后赵补给源源不断怎么办?拼国力,凉州怎么能拼得过后赵呢?而且日久生变啊!

于是对张重华进言曰:“打仗这种事儿甚是奇妙。国之存亡在兵,兵之胜败在将。现在庭议推举出来的都是老将。你得启用新人了,像当年的韩信,刘邦就是用的新人。”

张重华当下甚是疑惑,反问道:“新人?哪有啊?”

张耽点头道:“我发现一个人,此人奇才,就是主簿谢艾,文武兼资,熟知兵略,若授以斧钺,委以重任,必能打败赵军。”

张重华一阵懵,道:“主簿?你不是开玩笑呢吧?玩笔杆子的?我怎么没听过这个人?”

张耽笑道:“此人别看儒雅文静,确实满肚子兵法横飞,我常与之交谈,每每被他折服,盖明主之举,举无常人,才之所堪,则授以大任。管他什么出身呢?能打败赵军不就行了吗?

今强寇在境,诸将不进,人人言降,不妨用用此人!”

重华被说服了,急召谢艾觐见,一见面张重华就闹糟不堪,这不是个白面书生吗?还挺文弱。能抗住五级风不?风再大点都能乘风而去不?我们这是去打仗,不是选美男子呀!

但是已经叫来了,那就硬着头皮问问方略吧,谢艾知道自己这副皮囊,肯定是不被人信任,于是斩钉截铁,直截了当的说:“臣愿请兵七千,必破赵军以报君王。”

连一万都没敢要,别说五万六万了,怕张重华心疼,不敢给他。

张重华把心一横,给了五千。

他也是想明白了,大不了,这五千人我不要了,再不能多了。

于是拜谢艾为中坚将军,派遣他出击麻秋。

谢艾引兵出振武,夜里安营扎寨之时,忽然飞来两只猫头鹰在军营之内,没好动静的叫唤!

兵士们很是懊恼,追着猫头鹰叫骂扑打!

谢艾忙出了军帐喊道:“都住手,干什么呢?玩过六博棋没有?谁拿到带有猫头鹰图案的棋子谁就胜出,现在猫头鹰进军营是得枭者胜;你们瞧好吧,这可是克敌之兆!”

众军士立刻信心满满,安心睡觉去了。

谢艾回营之后,一顿谋划,进而与赵战相遇,他先是一顿誓师演讲,亲自擂鼓助阵,麻秋根本没想到西凉会出战,以为都吓酥骨了呢,准备不足,而西凉兵士满脑子都是猫头鹰来助阵,有如神兵悍将一样勇猛,西凉大马,那也是横行天下的所在,结果麻秋像被泼了一盆凉水,一口气没缓过来,晕头转向,被杀得大败,兵士被斩首五千余级,疯了般溃散而逃!

麻秋被裹挟着,狂奔数百里,才算扎住阵脚,此次攻击西凉,说什么也没想到会栽在两只猫头鹰身上,又败了个稀里糊涂。

而谢艾这边,缴获军资战马无数,大胜而归,西凉兵士回去,几乎每个人马上都挂着一个赵军士兵的人头,威风不可一世。

张重华一看,行啊,确实有本事,立刻封谢艾为福禄伯。

麻秋战败,石虎大为震怒,数万兵马,被五千人追着打,你还要不要脸了!

麻秋这个憋气啊,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可是这也太憋屈了,他暗下决心,整顿兵马,积聚粮草,准备再战西凉,比时定将西凉吞了。

后赵、西凉战事刚刚消停下来,东晋那边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安西将军桓温想要成就功业,那必须得有所建树啊,欲想收复巴蜀,和将佐们一商量,全都以为不可。

他于是非常沮丧,大丈夫建立功名,不能为国分忧,收复失地,这怎么能行呢?

他手下有一谋士名袁乔,为江夏相,博学多才,计谋颇深,深得桓温信任。

此时袁乔见桓温苦恼,便笑着对他说:“夫经略大事,天时地利人和也,如今正值巴蜀内乱,其主李寿去世之后,李势骄淫,对国事漠不关心,疏远贤臣,谗谄并进,刑罚又苛责滥用,中外离心。

而且我听说巴蜀之土原来没有獠族,这时候突然从深山之中冒了出来,自巴西至犍为、梓潼,布满山谷,部族十余万落,朝廷制止不了,大为民患;

加以饥馑盛行,饿殍遍野,四境之内,遂至萧条。

国力衰微至此,正是攻伐的好机会,过这个村没这个店了。”

桓温是个特别谨慎之人,还是左思右想,下不了决心。

袁乔知道他为人谨慎,事事都要个万无一失,于是又说:“能成大事的人本就寥寥,智者了于胸中,不必所有人都赞同,因为大部分人也看不了那么远!”

见桓温还在犹豫,知道他有后顾之忧,于是接着说:“今为天下之患者,胡、蜀二寇而已。蜀道虽艰难,但是比石虎弱得不是一点半点,做事就该先易后难。

李势无道,臣民不附,而且他自己心里也没谋算,恃其险远,不修战备。

将军宜以精卒万人,奇兵出击,等到他反应过来,我方已然到了面前,可一战擒也,这是毫无疑问的。

蜀地富饶,户口繁庶,想当年诸葛武侯也是据之抗衡曹魏的,若将军得之,对于国家可是太大的好事了。

如果将军担心大军进西,石虎窥觎,此说更是似是而非了。石虎听闻我军万里远征,肯定以为内有重备,必不敢轻举妄动;

纵有小部侵袭,缘江诸军足以拒守,等到他们反应过来,我们已经回来了,必无忧也。”

恒温立时觉得心情眼明起来,又问:“那不得请示一下朝廷吗?朝廷要是不准,可如何是好?”

袁乔道:“朝廷是谁在当政啊?皇帝年幼,还不懂这些,那些老臣都是惯于推诿拖沓,互相压制掣肘之人,您该上奏上奏,让他们讨论着玩去吧,有可能他们还没讨论出结果,将军都已经凯旋而归了!”

桓温一拍大腿,道:“就依君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