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刘备可以说是势如破竹、有如神助。
他先是俘获了吴氏的芳心,抱得美人归,随后又在吴氏的帮助下暗中将吴懿纳入麾下。
刘璋并不了解情况,看刘备日益壮大,便派出刘璝、泠苞、张任、邓贤、吴懿五路人马共同前去讨伐。
由于吴懿在蜀军当中的威望甚高,在交战之前,便策反了其他四个将军。
来到涪城之后,吴懿率先投降,其他人也都纷纷效仿。
通过这样一番此消彼长,让刘璋一下子失去了绝对的优势,胜利的天平开始朝着刘备的方向迅速倾斜。
紧接着,刘璋又派出李严、费观前去讨伐刘备。
结果与吴懿等人如出一辙,还没等双方交战,李严、费观便也都投靠了刘备。
刘备决定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拿下益州,便又把张飞、赵云调了过来。
如此一来,刘备手下的主力部队和投奔过来的各路人马,便一同对雒城展开了围攻之势。
雒城是成都的最后一道防线,雒城一旦失守,成都便会变得岌岌可危。
刘璋开始坐不住了,又把自己的长子刘循派往雒城镇守。
虽然刘璋所部据城死守,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已经坚持不了多久了。
刘备感觉这一切就像做梦一样,实在是太美好了,根本不像真的。
遥想自己当年是何等的落魄,从徐州逃到许昌,又从许昌逃到徐州,再从徐州逃到邺城,又从邺城逃到新野。
后来曹操亲自挥师南下来到荆州,刘备又从新野一口气逃到了江东。
蓦然回首,刘备的大半辈子可以说是终日颠沛流离、四处寄人篱下。
他哪敢有什么野心,只盼着别被曹操抓到、别死于乱军之中,就谢天谢地、夫复何求了。
可自从赤壁之战开始,刘备的人生便奇迹般地发生了转折,似乎是否极泰来、苦尽甘来了。
打了几年仗,刘备并没投入多少兵力,却起死回生、收获颇丰。
他不但得到了荆州的大部分地区,现在还大有拿下益州的趋势。
当年刘备只不过是为了躲避孙小妹,才稀里糊涂地跑到了益州。
结果来了之后没多久,刘璋就跟他翻脸了,封锁了各处关隘,刘备想回荆州都不行。
可没成想反而因害得利、因祸得福,刘备稀里糊涂、误打误撞地,最后不但找了个温柔贤惠、貌美如花的漂亮媳妇,还得到了刘璋的大部分主力部队,就连偌大的益州也指日可待了。
刘备麾下的那些人当中,最如鱼得水、如日中天的,非法正莫属。
他先是暗投刘备,然后又力劝刘备入主益州,随后又让刘备得到了张松的西川地图,接着又劝刘备从吴氏入手,成功招纳了吴懿。
可以说刘备能有今天的成就,法正厥功至伟。
刘备对法正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开始时刘备对法正只是敬而远之,觉得他是个睚眦必报、锱铢必较的人,所以不敢得罪他。
但随着事态的一步步发展,刘备发现法正还真是个不可或缺的人才,自己要想在益州站稳脚跟,还真离不开法正的大力辅佐。
所以刘备对法正也明显比以前好了,俨然将他当成了自己的心腹。
法正并非圣贤之人,也是凡夫俗子,在得宠之后,自然也就变得嚣张跋扈、目空一切起来。
他现在也有了更大的野心,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奋斗着。
这日傍晚时分,雒城城外刘备军营之中,几个人正在一个军帐里喝酒。
李严端起酒杯道:“士元贤弟,主公能这么快就打到雒城,都是您智计百出、算无遗策啊!正所谓: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来,愚兄敬你一杯!”
李严知道庞统是刘备从荆州带过来的,所以便趁机对他阿谀奉承,想跟庞统拉近一下关系,日后也好在刘备麾下有个一席之地。
庞统刚要谦虚几句,却见法正用手扒拉了几下李严的胳膊,说道:“哎?哎?不是!那我想问一下,主公当年是怎么来的益州?”
李严并不清楚刘备当年来益州的具体细节,只好摇了摇头。
法正嘴角上扬,满脸得意地道:“当年小庞劝主公来益州,主公说什么也不肯。是老夫亲自出马,前往荆州对主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主公终于被老夫说服了,才来的益州。不信你问小庞,是不是这么回事?”
在座的几个人一听这话,都有些哭笑不得。
法正只比庞统大几岁,但庞统的资历却比法正老,法正竟然当着大家的面儿管庞统叫“小庞”。
李严的年纪比法正大不少,法正却自称“老夫”。
这可真是小人得志便猖狂啊!
得志猫儿雄过虎,落魄凤凰不如鸡。
法正现在是刘备身边的红人,如果得罪他的话,以他有仇必报的风格,肯定得去刘备跟前告状,也肯定得琢磨怎么去打击报复。
所以大家也都不敢说什么,只是笑了笑。
庞统连忙道:“孝直兄说得没错,当初主公说什么也不肯来益州。后来孝直兄亲自出马去了趟荆州,对主公晓以利害,主公才来的益州。”
法正一脸得意地点了点头。
魏延又端起酒杯道:“法大哥,主公能来益州,您是第一功臣啊!来,小弟敬您一杯!”
法正端杯跟魏延碰了一下,二人都一饮而尽。
喝完之后,魏延又道:“其实说句心里话,当时主公来益州,就带来了很少的兵马,咱们根本就不是刘璋的对手。还是庞统先生经常为主公出谋划策,才让主公一步步地扭转了战局啊!”
魏延刚要端杯敬庞统,法正又用手扒拉了几下魏延的胳膊,说道:“哎?哎?不是!那我得插一句,主公扭转颓势的关键点在哪你知道吗?”
魏延只是个武将,又哪里知道整个战局的走势,只好摇了摇头。
法正嘴角上扬,满脸得意地道:“当时刘璋封锁了益州的各个关隘,又停止了对我们的物资供应。主公是回荆州也不行,留益州也不行,可以说是举步维艰、进退维谷。就在这命悬一线、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老夫挺身而出,为主公献了一计。主公从善如流,采用了老夫的计策,最后才得以逢凶化吉、遇难成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