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楚昊一事通过沪上各大最有影响力的报纸报道之后,最先引发争议的,就是文艺界毫不留情的批判。
无论评论家纷纷提笔,严厉谴责国府高层决定掘堤阻敌的愚蠢决策,指出其不顾平民百姓生命的冒险作法,非但于抗战大局无益,反而会造成自家百姓难以想象的灾难。
红党也利用自己的渠道,借机严厉斥责国府的冒险作法,指出只要国人齐心协力,短暂的失败并不会影响到日军最后被赶出去的结果,提议继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反日势力共同合作。
种种舆论矛头,几乎完全一致的指向了武汉高层。
由此可以想象,最高军事委员会方面会是什么反应了。
军政委员会上,“娘希匹”异常愤怒,会议室里桌子被拍的啪啪作响。
“到底是谁泄露了如此绝密的情报!”
“黄河决堤一事,虽然提了不短时间,可最终下决定并确定实施,只在小范围内讨论过。”
“雨浓,给你几天时间,一定要把这个内奸给找出来!”
“黄河决堤事关国家战略,一些文人懂得什么,竟然在报纸上胡言乱语,公然指责国家战略,可恶!”
“还有红党方面,竟然借此机会公然鼓动民众,借机发展自己势力,更加是狼子野心!”
“就算没有红党的合作,我们自己同样能够打败日军!”
“不久之前的台儿庄大战,以及28军陶广部在天目山之战,这两场仗不就打得挺好吗?”
“我还是那句话,小日子迟早会被赶跑的,但于我党国威胁最大的,始终还是延安方面。”
“他们,才是党国真正的心腹大患。”
“这次泄密事件虽然可恨,但至少让兰封一线的日军被迫调整了兵力部署,郑州一线兵危暂时可解,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为此,接下来军委会的作战方针是,继续在各地打击日军交通线的同时,重点防止红党势力扩充!”
“如有必要,可以适应限制一下他们的行动范围,给他们一点教训,甚至可以以军委会的名义,调他们到日军重兵驻扎的地区配合国军主力作战嘛。”
“另外,那个被日军宣扬成英雄的楚昊,早前就曾公开发表过媚日言论《兴亚建国论》,实为目前最大之国贼。”
“这次又通过内奸窃取了我方绝密情报,并提供给日军,不管是否造成我方严重损失,其汉奸本质确凿无疑,必须尽快将其密裁,以震国人抗战之士气,震慑同类汉奸宵小!”
“除了军统主要负责此事之外,通令全国,任何势力都可以同时进行这个锄奸行动,此令长期有效,直到这个汉奸被铲除为止!”
楚昊的名字,破天荒第一次出现在国府最高军事会议上。
可惜却是以锄奸令的名义出现在会议上,未免有些尴尬……
这也难怪。
毕竟,经过清水正雄刻意的大力度宣传,他那顶大汉奸的帽子,比孙悟空头上的金箍咒还要牢固。
由此给国府造成的影响却是,国军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严重下降,这才是“娘希匹”必欲除之而后快的根本原因。
“娘希匹”和军政部亲自下达的锄奸令,影响力是巨大的。
军统放在一边,单是各方势力得知这个消息,无不热血沸腾。
毕竟,若把这个锄奸功劳抢到自己手上,军政部的赏赐谁不眼红?
楚昊深知此事对他造成的影响,随时可能因此丧命,因此,事情爆出来之后,一举一动难得的收敛了许多。
每次出门都是前呼后拥,其安保级别达到了最高!
甚至就连每次返回东关村,也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
毕竟,如今天目山武工队已经和62师达成了协防的合作。
军政部下发的锄奸令力度空前之大,62师那里肯定也得到了指令。
就算他的保密工作做的再好,他不相信62师陶柳有心调查,不会对他起疑。
而虎头村那里就有62师一部的官兵常驻协防,万一那伙人暴起发难,那可真是防不胜防了。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62师师长陶柳是军中文书出身,一向心思细腻。
和天目山武工队这样一伙富裕的友军合作,自然要好好调查一番了。
尽快全力调查,最终还是云里雾里,无法确定那个“楚老大”的真正来历,鼻子灵敏的他,还是有意无意的把锄奸令上的楚昊和“楚老大”联系在了一起。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这位陶师长尽管对党国忠心耿耿,但却拥有一套与众不同的处世原则,并不是那种盲目忠诚、唯命是从之人。
面对报纸上铺天盖地宣扬的大汉奸楚昊泄密事件,他持有自己独特而深刻的看法。
相比之下,他更倾心于沪上各家大报上那些言辞尖锐地抨击军委委员冒险炸堤之举的评论文章。
正因为如此,无论“楚老大”和楚昊是否就是同一个人,他都未曾有过要去执行那份锄奸令的念头。
毕竟,“楚老大”所率领的武工队肩负着协助他防御天目山地区日军进犯的重任,这无疑大大减轻了他肩头的压力。
况且,他家母舅一系的众多亲戚几乎全都居住在郑州下游的黄河岸边......
当然,对于这个情况,楚昊并不知情,依然防备着随时对他展开锄奸行动的任何可能!
清水正雄心中很清楚楚昊此刻所处的困境有多么艰难。
要知道,楚昊不仅是清水公馆实际上的掌权者,更是他最为信赖且能力出众的左膀右臂。
如果楚昊出了事,那对整个清水公馆来说都将是巨大的损失。
所以,在保护楚昊个人安全这件事上,清水正雄可谓是煞费苦心。
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他绝不会给楚昊安排任何可能存在风险的特殊任务,而是任由楚昊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
如此一来,楚昊的大多数时间要么是躲藏在东关村的科研院里埋头研究,要么就是在杭城的自强学院和商社之间来回巡查。
然而,仅仅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清水公馆门外,还是来了一个不速之客——赵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