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解的残局
残阳如血,映照在南京城那斑驳破碎的城墙上,仿佛是这座古老城市无声的悲叹。
洪承畴率领着残兵败将,神色黯然地向着江北狼狈逃窜。马蹄扬起的尘土,弥漫在空气中,恰似他们此刻混乱而迷茫的心境。
自洪承畴投降满清的那一刻起,他便全心全意为满清服务,曾力主把满清全族所有人入主中原,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谋划。
彼时的他,幻想着凭借满清的武力,能够迅速在中原大地上建立起新的统治秩序,开创一个属于他和满清的辉煌时代。
多尔衮对他几乎是言听计从,使得这一战略得以顺利推行,每一步都仿佛在向着他所期望的方向迈进,他甚至觉得自己即将成为这个新王朝的股肱之臣,名垂青史。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局面却让他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
一路上,洪承畴的心中满是苦涩与反思。
自满清入关以来,那看似宏伟的战略布局,如今在他眼中却漏洞百出。
他想起在满清在山海关与绿水书院的长达数月展开惨烈战斗,他深知那便是这一系列错误决策的关键转折点。
大清既要全力攻略江南,妄图迅速平定这富庶之地以充实国库;又舍不得放弃关外那片广袤却苦寒的故土,更心心念念着攻克山海关这道天下雄关,如此一来,战线被拉得漫长无比,兵力分散,首尾难以相顾,恰似一个巨人在各个方向上疲于奔命,却又力不从心。
抵达江北后,洪承畴稍作喘息,便匆匆进宫面见多尔衮等清廷权贵。
在那庄严肃穆而又压抑沉闷的朝堂之上,洪承畴强压着内心的忐忑,深吸一口气后,拱手进言道:“王爷,臣以为当下我大清之战略亟需调整。关外之地,天寒地冻,物产贫瘠,且与我大军主力相隔甚远,实乃鸡肋。”
“而山海关,虽地势险要,但我军久攻不下,损失惨重,且绿水书院凭借其精良武器以及山海关之坚固城防,已将此地变成我军的血肉磨坊。”
“反观江南,乃鱼米之乡,财货充盈,若能集中全力攻略江南,不仅可获充足军需,更能稳固我大清之根基。臣恳请王爷斟酌,暂弃关外之地,将兵力汇聚,全力向南。”
他的话音刚落,朝堂之上顿时炸开了锅。各王爷纷纷怒目而视,斥责之声如汹涌的潮水般铺天盖地而来。
“洪承畴,你这叛徒!关外乃我大清龙兴之地,是我等的根基所在,怎能轻言放弃?你莫不是被那南明余孽收买,来此蛊惑王爷!” 一位王爷满脸涨红,愤怒地指着洪承畴,脖子上青筋暴起,吼声震得殿宇嗡嗡作响。
“就是,就是!你这汉臣,本就不可全信。山海关乃兵家必争之地,若不攻克,我大清如何能安心南下?你这是畏敌怯战,妄图让我大清错失一统天下之良机!” 其他王爷也纷纷附和,言辞激烈,唾沫星子横飞,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
多尔衮坐在高位之上,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眼神复杂地看着洪承畴。
他深知洪承畴素有战略大师之名,其所言并非毫无道理。
然而,关外对于满清的意义非同小可,那是他们的起源之地,是祖宗的荣耀与根基,放弃关外,无疑会触动众多满洲贵族的敏感神经,引发难以平息的众怒。
沉思良久,多尔衮缓缓开口:“洪大人,你的提议虽有几分道理,但关外乃我大清根本,不可轻易放弃。如今之计,唯有集结大军,尽快攻下山海关,打通关内与关外的联系,方可解我大清之困局。”
洪承畴听闻此言,心中一沉,他知道自己的提议已被否决,但看着多尔衮那坚定的眼神,他也明白此刻多说无益,只得默默退下,暗自担忧着大清的未来。
他想起朝堂上那些王爷们对他的指责,心中不禁泛起一丝苦笑。
叛徒?他们哪里懂得自己的一片苦心。
自己一心想要为大清谋划一个更好的未来,却被这些目光短浅的人误解、谩骂。
而多尔衮,虽然平日里对他颇为倚重,但在这关乎祖宗之地和传统观念的问题上,也不得不屈从于众人的压力,放弃了他的建议。
洪承畴望着前方那迷茫的道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他知道,自己已经无力改变这一局面,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清在这条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但他的心中仍然残存着一丝希望,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些清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重新调整战略。
然而,他也清楚,这一丝希望是如此的渺茫,就如同这乱世中的微弱烛光,随时都可能被无情的黑暗所吞噬。
在这混乱的迷途中,洪承畴的内心被痛苦和无奈充斥着,他不知道自己和大清的未来将会走向何方,只能在这迷茫中继续挣扎前行,去面对那未知而又充满危险的命运。
与此同时,在山海关上,阎应元将军正身姿挺拔地巡视着城防。
海风呼啸而过,吹起他的披风,猎猎作响。
他面容坚毅,眼神中透着一股决然之气,犹如那屹立千年的雄关一般不可撼动。望着城下那曾经被鲜血染红的土地,他的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与责任。
“弟兄们,都打起精神!” 阎应元高声呼喊着,声音在城墙上回荡,雄浑而有力,“就要开春了,那狗日的清奴又要来了。但咱们不怕!咱们身后是大明的山河,身前有这坚固的山海关。况且,咱们绿水书院的补给可以源源不断地从海边运来,经一个冬天,大伙都养得胖胖的,有的是力气跟清奴干!”
士兵们听着将军的鼓舞,纷纷挺直了胸膛,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齐声高呼:“愿随将军,死守山海关!” 他们握紧手中的武器,望向远方,仿佛已经看到了即将到来的战斗,以及那必将属于他们的胜利。
山海关城墙上的火炮被擦拭得锃亮,炮口威严地指向城外,那是绿水书院的工匠们精心改良后的利器,射程更远、威力更大。
城垛之间,堆满了石块、箭矢等防御物资,以备不时之需。
而在城墙之下,护城河的水在春日的阳光下波光粼粼,河底布满了尖锐的木桩,宛如一道天然的屏障。
海边,绿水书院的舰队整齐地停靠在港湾内,一艘艘战船如海上的巨兽,静静地蛰伏着。
水手们忙碌地穿梭在甲板上,搬运着粮食、弹药等物资,准备随时为山海关上的守军提供支援。
这些战船不仅负责运输补给,还肩负着海上巡逻的重任,时刻警惕着清军可能的海上迂回攻击。
随着春天的脚步逐渐临近,山海关的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凝重的气息。
城外,清军的营帐如乌云般密布,连绵数里,隐隐有压城之势。
营帐内,士兵们磨刀霍霍,准备着新一轮的攻城器械,眼神中透着狂热与急切,渴望着能在这场大战中建功立业,为大清打开入关南北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