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传龙小心翼翼道:“为什么说现在的工作保不住了?”
老吴叹气道:“公司已经三个月没有发工资了。”
“这样啊!”高传龙建议道,“如果想赚钱的话,还是写其他题材的小说比较好。”
老吴摇头道:“我还是想写武侠小说,其他题材不熟悉。”
“这……”高传龙和杜雨两人面面相觑。
老吴欲言又止。
杜雨询问道:“老吴啊!难道你对武侠非常熟悉?”
老吴郑重地点点头:“其实,我有一个公众号叫‘武侠夜话’,专门讲武侠小说,已经发布了三百多篇武侠相关的文章。”
高传龙闻言大惊,肃然起敬道:“我浏览公众号信息流时,好像看到过一个‘武侠夜话’栏目,没想到是老吴你!失敬!失敬!”
老吴叹气道:“唉!可是看的人不多,最近‘武侠夜话’的流量越来越低,阅读量只有几百了。”
杜雨不知道“武侠夜话”,有意考考老吴:“老吴!那你跟我们说说武侠的发展史。”
高传龙也想看看老吴的真才实学,默许了杜雨的做法。
却说,老吴滔滔不绝讲道:“武侠小说,作为一种深受读者喜爱的文学类型,长久以来都伴随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悲观情绪,特别是在金庸宣布封笔之后,这种情绪更是愈演愈烈。
很多人开始担心,金庸之后,武侠小说还有发展的空间吗?
还有谁能写出超越金庸的作品呢?
就在这时,古龙出现了。
他和金庸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同一时代的武侠巨匠。
古龙在金庸的基础上再次将武侠小说的水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形成了金庸和古龙两座武侠高峰并立的局面。
于是,人们的悲观情绪又转化为了对金庸和古龙之后武侠小说前景的担忧,认为他们已经将武侠写到了极致。
然而,武侠小说并没有因此停滞不前。
在古龙之后,温瑞安又带来了新的惊喜,他笔下的‘四大名捕’是前所未有的侠客形象,给读者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
紧接着,黄易的出现更是让武侠小说的局面焕然一新,他的《寻秦记》一经问世,就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至此,人们开始将金庸、古龙、黄易、梁羽生、温瑞安并称为武侠小说的五大巨匠,即‘金古黄梁温’。
但即便如此,悲观情绪依然没有消散,甚至有人断言:‘金古黄梁温之后,再无武侠。’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到了2001年,武侠小说又迎来了新的转机。
今古武侠的兴起,大陆新武侠的崛起,以及数百位武侠作家的共同努力,共同酝酿了一场武侠小说的新革命。
同时,网络武侠也开始崭露头角,为武侠小说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即便如此,悲观论调依然不绝于耳。
有人认为女子武侠不是真正的武侠,中短篇武侠也不能算作武侠,大陆新武侠和网络武侠更是被一些人排斥在武侠之外。
甚至有人宣称武侠已死。
那么,为什么这种悲观的论调会一直持续,甚至成为主流话语呢?
其实,这背后反映出的是一种不自信、自大和找不到准确定位的心态。
我们平时谈论武侠,总会追溯到《史记》记载的时代,认为武侠文学从此开始,从而无限拉长武侠的生命曲线。
国人尚武、任侠的精神确实源远流长,是我国人的精神基因。
而《史记》、《三侠五义》等作品也确实是武侠文学的经典之作。
但是,武侠小说作为一种类型小说,它的起源并没有那么悠久。
实际上,‘武侠’这个概念第一次作为整体性的概念出现,是在1902年的日本,由日本作家押川春浪在《武侠之日本》一书中提出。
而我国真正的武侠小说,直到1923年由平江不肖生创作的《江湖奇侠传》问世,才可以说真正诞生了。
如果往前推算,1913年左右林琴南以文言文写成的《技击余闻》,也已经有了武侠小说的影子。
因此,满打满算,武侠小说的历史也仅仅只有一百年。
在这一百年的时间里,武侠小说共经历了四个时代。
第一个时代是民国武侠时代,涌现出了平江不肖生、还珠楼主、朱贞木、赵焕亭、郑证因、白羽等一大批武侠大师。他们的作品博闻强识,将中国文化与民国时代的大背景相融合,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第二个时代是港台武侠时代,以梁羽生、金庸、古龙为代表。这个时代与第一个时代相隔的时间并不长,从1949年内地民国武侠作家集体封笔,到1954年梁羽生写《龙虎斗京华》,1955年金庸写《书剑恩仇录》,只有短短的五年时间。这个时代的主要特点是武侠小说创作的重点从‘武侠’转移到了‘小说’上,结构更加严谨,吸收了世界文学的滋养。
第三个时代是后港台武侠时代,以温瑞安和黄易为代表。他们几乎孤军奋战,但依然在武侠小说的领域里开辟了新的天地。温瑞安的作品以诗入武,黄易的作品则以游戏思维入武,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四个时代则是大陆新武侠和网络武侠并行的时代。
这个时代有几个显着的变化:女子武侠开始兴起,女性成为了武侠作家的创作主体;中短篇武侠成为主流;超长篇网络武侠也开始崭露头角。然而,这个时代相比于之前的时代仍有很大的不足,最大的不足就是没有产生比肩金庸、古龙等大师级作家的人物,也没有作品能达到他们的高度。
因此,很多人认为武侠小说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
但是,我们真的应该这么悲观吗?
金庸、古龙是否真的已经穷尽了武侠的题材?
他们真的是武侠的上限吗?
其实,并非如此。
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入侵’,武侠小说正在发生着应激性的改变。
影视、游戏、动漫、网络等媒介的广泛传播,让武侠与世界的对接更加深入和广泛。
这些都是之前时代所从未有过的。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武侠小说依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无限的可能。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盲目乐观。
当前的武侠小说确实存在着很多问题和挑战。
作家们的创作数量和质量停滞不前,甚至有所下滑;新人难以涌现;作品缺乏创新和深度。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但是,只要我们有信心、有耐心、有创新精神,就一定能够克服这些困难,让武侠小说在新的时代里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毕竟,武侠小说作为我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它的魅力和价值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