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角之术,唐李贤所着的《后汉书.郎顗传》有云:“风角谓侯四方之风,以占吉凶也。”《天中记》中亦有记载,“风为号角,动物通气,四正四维风者,阴阳乱气激发而起者也。犹人之内气因喜怒哀乐激越而发也。故春气温,其风温以和,喜风也,夏气盛,其风飚以怒,怒风也,秋气劲,其风清以凄,清风也,冬气实,其风惨以烈,固风也。”此之为四季之风,也就是所谓的四正之风,随着方位的不同,还有四维之风。四维的土气不同,风的温凉、大小、徐疾也就不同。所以风表现出来的是天地自然之性。四正四维之风,统称八风。八风既是八方之风,也是八节之风。
风角之术源于上古,与日者一样,都是几近失传的方术,古籍之中也只有四库子部兵家类的《武经总要》、《灵台秘苑》以及残抄本的《白猿奇书》中略有记载,另外在《奇门阐秘前编》卷四中,记有风角四十二条。依稀可以推出风角的术法大致,古人天人合一的认识,风不是没来由的东西,是天地间的一种信号。风云雷电,俱都是自含神灵在内,经过方术的演变,便也与阴阳五行一般,是可以运用的自然之力。
易与道相通,实施上十大方术都能演化成道门玄学,千机万变的千机术便是由奇门遁甲三部研悟而出。而沈文典继承的风角之术,不知在哪位的前辈手中改进,早已不是那只能行使风角羽杖的方术了。所以沈文典才会对那股地脉之气如此敏感,他未入道门,不识何为法力道术,但风角之术,却分有金、木、水、火、土,并以地支十二风,沈文典相信如今的风角,绝对不在任何一门道术之下。
他一边冷笑一边看着风雨中片片的鸡毛从那羽杖上脱离,随即乱飞飘舞,那片片的鸡羽,飘然洒下,仿若一道羽墙,也即将截住了那雨丝中的力道。
然而就在沈文典复杂至极的目光中,那道在他看来极具危险的气息,来自玄学道门之中的力道,忽然间发生了诡异的变化,它真正的目标不是思月和沈文起,而是方才那个由线条勾画出的山峦图。仿佛被抽空的那道黄色线条,重又复归成雨点,汇聚成了流瀑,却让沈文典相信那里面绝对有着不弱于钢刀的力量,定会将那幅简图生生的刮去。
沈文典顿时脸色煞白一片,他第一眼看过去就知道了那幅图的重要性,只是因为思月,他竟然产生一种很复杂很混乱的情绪,以至于他犯下了一个也许是对于整个东祠都不可饶恕的致命错误。他因为思月,因为风角之术而忽略了那幅简图。
在他的心目中,思月那张苍白冷漠的脸,在这一刻远超过了那幅山峦图,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幅图被雨水消融。这其实也没什么,那本来就是幅刻在墙基上的草图而已,然而沈文典却是心头一片空白,他根本就没有记住那幅草图所勾画的形状是什么,
“风角!嘿嘿……风角之术……”雨丝在风中旋转,黑暗中不知从何处飘来一省沉闷压抑的冷笑,然后仿佛被冷风卷走一般,渐行渐远,消失在了无边的黑暗之中。沈文典似乎并没有听到这声音,他面无表情的从暗处慢慢的走了出来,风角羽杖已被他收回,此刻正紧握在他背负在身后的双手之中,看上去便是一根极其普通的鸡毛掸子,只不过方才漫天的鸡毛飞舞,不知为何那羽杖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变化。
沈文起强子镇定,颤抖着双手将思月拉了起来,两人都是一身的泥水,狼狈不堪。他一扭头就看见沈文典,不免惊诧起来,“文典!你怎么来了?此地危险,快离开这里……”话还没有说完,他突然察觉到了一丝异样。
只见沈文典侧扬头,空中几片鸡毛居然还在飘飘荡荡的,而他的脸色时而苍白,时而又潮红一片,等到他转过头来的时候,沈文起突然一阵心悸的感觉升起,不自禁的后退了两步,他强忍着心头的不安恐慌,“文典,你……”
“文起哥……”思月的声音忽然响起,却吓了沈文起一跳,他只是东祠中派遣出来跟在沈知非身边的人,因此文峰镇东西两祠的秘密,沈文起丝毫都不知情。沈文典忽然现身,还有他脸上的表情,沈文起不觉茫然起来。
思月忽然踏前一步,冷冰冰的说道:“沈文典,你是来杀我们的吧……”
此言一出,沈文起和沈文典都是浑身一颤。沈文起仿佛是明白了什么,他慢慢的蹲下身子,终于还是无力的瘫坐在泥水之中。沈文典却是铁青着脸,用力挺直了腰腹,背在身后紧握着那羽杖的双手,不停的颤抖着。
这时,忽然间便有根羽毛不知怎地就掉了下来,刚刚打了个旋,将要被雨水浸落在地上之时,一道斜风倏忽卷过,那片鸡毛便“呼”的向着东南方而去。
沈文典的身子又是一抖,脸色也是跟着巨变,他猛得将那根羽杖竖在面前,伸出手扯下一片羽毛,丢在风雨之中,然后看着那片鸡毛飘飘的飞向东南方,口中禁不住喃喃出声,“竟然是长安……”他似乎已忘记身边还着思月和沈文起二人,“长安!长安!”
(长安,长安,不知道为什么,大纲包括故事的细节全都清晰的在我的脑子里,但到了真正动笔的时候,总是写的很慢很慢,似乎冥冥中有什么力量不让我就某些内容着墨过多,靠,很诡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