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夺宋:水浒也称王 > 第329章 王伦结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邓元觉赶到梁山时,却恰逢着山寨的一桩大事,那就是王伦要结婚了。

早在去年时,许贯忠就有意劝解王伦当早日结婚,若有了子嗣,山寨这一班兄弟们的心也就稳了。

对此王伦也很清楚,他造反不是奔着诏安来的,而是奔着替代赵宋王朝、改天换地而来的。

但梁山根基不稳,不断有头领们加入,这些头领们若从阶级分析角度来看,出身就有些五花八门,王伦必须先在山寨内部统一思想,至少要确立一个绝大部分头领们都能够接受并愿意为之奋斗的目标。

其次要不断取得对朝廷的军事胜利,通过武装抗争,有了自我保护的能力,也就有了立足的能力。

先前梁山对外作战,主打的就是一个速战速决,军事力量已经完全建立起来,前次陈宗善又来招安,也让头领们彻底认清了朝廷的真实嘴脸,那就是仍旧视梁山为贼寇,为仇敌。

至此,一切也就水到渠成,王伦也打算结婚了。

王伦对自己上山以后,所做的一切,最为满意的一点,就是扭转了部分山寨头领们,认为好汉就该不近女色的扭曲道德价值观念。

婚姻一事,往小了说,这是人伦的一部分,是一个人来到世间对所有道德秩序、习俗观念的一种体验;往大了说,那就是山寨的未来事业,总得有人能够接班,好将梁山的成果延续下去。

故而在王伦以及几位军师、热心的头领们的组织之下,山寨不少头领都纷纷娶妻生育子女,或是将家眷搬来山寨。

比如徐宁的儿子,得名徐晟,这名字却是得自唐朝时配飨唐德宗庙廷、图形存于凌烟阁的名将、谥号忠武的西平郡王李晟。

因为徐宁曾在河北西路真定府任职,而李晟曾在这里击破造反的魏博节度使田悦,故而徐宁给儿子取了这个名字以作纪念。

阮小二也在入得山寨后结婚生子,儿子的名字却是许贯忠给起的,单字为良。

半年前潘金莲也生了个女儿,王伦还特意前往祝贺,顺便也给武大郎说了一门亲事,女方是个寡妇,乃是这梁山泊周围渔村里的人,结婚一年有余,官吏强行多征鱼税,她丈夫不忿,就要抗争,被抓进监牢,就被活活打死了。

至于林冲夫妇,多年不曾生育,安道全上山后,经过妙手诊治调理,林娘子也有了身孕,让林冲欢喜异常。

大宋朝制度,夫妻若无子嗣,则男子到了四十岁,可以纳妾。但这种规定,向来只针对寻常百姓,对自诩风流的文人士大夫和官宦之家的子弟们自然是无效的。

所以山寨头领,多半都有了家室,就有越来越多的头领们开始暗暗催促王伦,王伦也知道,以他现在的身份和地位,搞自由恋爱是没有机会的,干脆请许贯忠等人帮忙寻一个良配。

然后安道全就真的给他寻到一个,经许贯忠等人寻访过后,王伦也就同意了。

山寨头领之中,安道全是最无职事压力的一个人,王伦并不要求他必须常驻山寨,似他这样的神医,本就应该四处走动,见识的病例病情多了,经手的病人多了,似中医这样的经验医学,才能够更加精通。

故而安道全时常要下山拜会北地的一些名医,就在郓城乡里结识了一位赵大夫,膝下有一女,年方十九,名叫赵盼儿,就此说给了王伦。

这位赵大夫却是很有来头的一个人,因为他的师祖乃是名医钱乙。钱乙祖籍钱塘,乃是五代时吴越王钱俶的后人,后来举家移籍,搬到了京东西路的郓州。

政和三年,钱乙去世,他的弟子许州人士阎孝忠整理了师父的论稿、医案、验方等,汇编成《小儿药证直决》三卷,去年时在东京城出版。

这部关于儿科的医书,安道全也请时迁买了一部来,山寨印刷作坊已经征得阎孝忠的同意,准备付梓印刷了。

王伦虽然不懂医术,但安道全对钱乙很是推崇,他也难得读了读这三卷医书,粗略翻看了一遍,只记住了一个六味地黄丸的名字。

安道全尊崇钱乙,认为他是儿科圣手,王伦尊重专业人士,干脆让安道全写个序,但安道全不肯,只是写了短短的“跋”,附在医书之后。

这位赵大夫的家庭,很符合王伦的要求,况且听闻这位赵盼儿贤惠温雅,也就没有更多的意见了。

自周朝以来,华夏的宗族就大概历经了三次演变,首先是先秦以来到两汉的宗法宗族制度,由于周朝施行分封,以开拓王土,于是到了汉朝,周礼制度下的大宗、小宗的家族就已经根深蒂固。

简单来说,整个社会,都是以同姓血缘关系为枢纽,以嫡长子为大宗,借以延续家族传承,嫡长子天然就是家族之主,这一时期的宗族,是以宗法、血缘为核心的。

故而两汉多酷吏,因为民间多有这样家族男子众多、人口繁盛的右姓豪强,对于官吏治理地方的阻力很大。

而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目的就是削弱这种宗法宗族,使得百姓形成原子化的家庭,从而方便王朝的统治。

但到了汉朝,儒家学说开始占据主流,就出现了新的宗族,即以经书传家,某个读书人通过学习,掌握了儒家经典中的某一部,也就拥有了对经典的解释权,在汉朝以来,也就是掌握了做官的权力。

这些大儒们自然是要收弟子的,而且弟子并不局限于本姓本家,于是在两汉察举制的加持下,这些家族就在曹魏时期转变为九品中正制度下的世家门阀。

故而这一时期的宗族,虽然仍旧讲血缘、姻亲,但又多了一层社会关系,那就是师徒关系,通过世家门阀的内部联姻,就始终在整个社会的生态中占据中高层的位置。

黄巢起义、朱温代唐,以及五代十国的乱世,彻底将世家门阀清理干净,而且是从物理意义上的扫除与消灭。

到了大宋朝,由于商业的发达,百姓流通于城市和乡村之间,家庭原子化的现象就愈发明显,科举制的成型,也彻底消除了世家门阀形成的土壤。

但是我大宋朝嘛,文人士大夫喜欢复古,觉得我“士”就是要比你们“农工商”高级,该如何区分呢?

张载、程颐两位理学大师就提出了恢复宗法制度,这样就可以整合社会、醇厚民风,解决社会矛盾、巩固统治根基。

那么具体该如何做呢?两位大师又提出了立宗子、立家庙、立家法。

于是文坛领袖欧阳修、苏洵开始私人修撰族谱,而魏晋以来,族谱都是官方来修的,通过私人修族谱,就能够知道本姓本宗的起源。

范仲淹则早一步开始了立家法,于是家法也在大宋朝的文人士大夫阶层流行开来。

总之,一直存在到现代的中国式宗法宗族制度,就在北宋开始出现并逐渐成型。

王伦不希望找一个宗族旺盛的女子为妻,历朝历代都在防备后宫干政、防备外戚,他这样有想法的人,肯定也是要避免的。

所以似明朝那样,选一个小门小户人家出身的女子为妻,也就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