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月初一,金陵城在夏日的微风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微风轻拂,带着秦淮河的水汽,温柔地掠过每一条大街小巷。
城墙上的旗帜随风猎猎作响,似乎在诉说着大唐的辉煌。
码头边,商船林立,船夫们忙碌地装卸着货物,吆喝声此起彼伏。
城门处,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街道上更是热闹非凡,小贩们的叫卖声、孩童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生动的市井乐章。
而今日,这平日里就热闹的金陵城,更是被一股前所未有的兴奋与期待所笼罩。
百姓们早早地围聚在码头、城门和街道两旁,他们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翘首以盼着那即将到来的盛景——北伐胜利的大军凯旋。
在苏宇下令停止战争后,便命各集团军选出一批将士回京,作为代表接受百姓的欢呼与敬意。
每一个集团军名额是五千人,总计两万人。
这两万将士,是北伐征程中的英勇代表,他们承载着胜利的荣耀,即将回到这繁华的都城。
“快看,来了!”
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瞬间,整个金陵城沸腾了起来。
随着激昂的号角和震天的战鼓响起,大军以阅兵式的方式缓缓入城。
走在最前面的是仪仗兵,他们身姿挺拔,步伐整齐划一,手中的长枪闪烁着寒光,鲜艳的旗帜在他们的护卫下高高飘扬。
紧接着,便是参与北伐的铁血大军。
徐大牛,张浩,韩大海等各军主帅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地行进在队伍前方。
高阳,林海,赵十二等将领们紧随其后,他们身着铠甲,腰间佩着华美的长剑。
再往后,是一个个严整的方阵。
骑兵部队,马蹄声整齐划一,“哒哒哒”的声音如同密集的鼓点。
骑手们身姿矫健,他们的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手中的长枪斜指天空,透着一往无前的气势。
盾兵们迈着沉稳的步伐,他们的盾牌紧密相连,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弓兵们脚步轻盈,他们的背上背着长弓,箭壶里装满了利箭。
水师的将士们也昂首挺胸地走来,他们的步伐带着水上生活的独特韵律。尽管离开了熟悉的战船,但他们身上的气势丝毫不减。
最后就是工兵、医疗兵、辎重兵等特殊兵种。
他们的出现引起了百姓们的阵阵惊叹。
一面面军旗在风中烈烈作响,上面绣着各个军队的番号。
这些军旗,是军队的象征,也是他们荣誉的见证。
它们在战火中未曾倒下,如今随着胜利的大军回到金陵,接受百姓的敬仰。
大军浩浩荡荡地向着皇宫前的广场行进,所到之处,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挥舞着手中的物品,表达着对胜利之师的欢迎与敬意。
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激动地议论着,眼中满是对这些英雄的崇拜。
金陵城沉浸在一片欢乐与荣耀的氛围之中,这是属于胜利者的时刻,也是属于整个大唐的荣耀时刻 。
大军穿过皇宫前面的广场时,苏宇身穿龙袍,威严地站在城楼上。
他的身旁,华盖高耸,彰显着帝王的尊贵。
阳光洒在他的身上,为他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辉。
士兵们抵达皇宫前,看到城楼上的华盖和身着龙袍的苏宇,一个个精神抖擞,大踏步前进,齐声大声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声音震耳欲聋,响彻整个金陵城,表达着他们对皇帝的忠诚和对胜利的自豪。
次日,皇宫内召开大朝会。
金銮殿上,气氛庄重而热烈。
苏宇高坐龙椅,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下方的诸位大臣和将领。
各路将领依次上前,向皇帝汇报北伐的详细战况。
苏宇认真倾听,不时点头表示赞许。
汇报结束后,苏宇开始奖赏各路将领。
他赐予他们丰厚的财物、勋章、爵位,以表彰他们在北伐中的卓越功勋。
将领们纷纷跪地谢恩,感激皇帝的恩赐。
随着夜幕降临,一场盛大的宴会在麟德殿举办。
麟德殿内,灯火辉煌。
巨大的餐桌上摆满了珍馐美馔,酒香四溢。
众人纷纷入席,皇后司徒月和贵妃沐如雪端庄地坐在苏宇身旁。
太子苏沐、秦王苏玄、燕王苏尘等皇子也依次就座,他们表面上谈笑风生,但暗地里却在进行着激烈的争斗。
随着众人落座,麟德殿内渐渐安静下来。
苏宇站起身,目光平和地扫过殿内的每一个人,用最直白的话语说道:“今日,咱们聚在这儿,就为了庆祝北伐胜利。”
“将士们浴血奋战,大臣们尽心辅佐,才有了这份荣耀。诸位都别拘谨,吃好喝好,好好放松放松。宴会开始!”
言罢,众人纷纷举杯,殿内气氛瞬间热烈起来。
统帅部大臣周元赶忙站起身,双手捧着酒杯,微微欠身,满脸恭敬:“陛下,此次北伐胜利,皆因陛下圣明,指挥有方!”
“陛下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实乃我朝之福,百姓之幸。这杯酒,臣敬陛下,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苏宇微笑着点头,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紫薇阁首辅刘明远也站起身,脸上挂着得体的笑容,说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此次大捷,扬我国威,振奋民心。”
“陛下以雄才大略,带领我朝走向昌盛,日后必定四海来朝,万邦敬仰。臣敬陛下,愿我朝江山永固,国祚绵长!”
苏宇颔首示意,再次举杯回应。
在众人交谈甚欢之际,诸皇子之间的暗斗悄然展开。
太子苏沐率先起身,双手捧着一个精致的锦盒,恭敬地走到苏宇面前,说道:“儿臣恭喜父皇北伐凯旋,这是儿臣特意为父皇寻来的千年血玉,愿父皇福泽深厚,身体康健!”
苏宇接过锦盒,微微点头:“有心了。”
秦王苏玄见状,不甘示弱,他举起酒杯,朗声道:“父皇,儿臣作了一首贺诗,为父皇庆功。”
说罢,便高声吟诵起来,诗句中满是对苏宇功绩的颂扬。
吟诵完毕,他笑着说:“还望父皇指正。”
燕王苏尘则命人抬上一幅画,上前说道:“父皇,这是儿臣命画师所作的《凯旋图》,记录了北伐胜利的盛景,愿父皇喜欢。”
面对皇子们的举动,帝国的高层们,如周元、徐大牛、刘明远等人,仿若没有看到这场暗斗。
他们依旧相互聊天,举杯喝酒,谈笑风生。
待诸位皇子敬酒时,他们才纷纷起身,礼貌地回礼,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既没有倨傲之态,也不过分亲近,言语间尽是谦逊与客套,保持着安全的距离。
毕竟苏宇才四十多岁,正值壮年,身体健康,此时卷入皇子之争,太危险了。
宴会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众人带着微醺的醉意,陆续离场。
皋月十一日,随着诸位将领的离去,金陵的热闹才渐渐平息。
这座城市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皋月十三日,苏宇召集诸位大臣在御书房内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