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似刀,呼啸着割裂长安的天空,雪花如絮,纷纷扬扬地洒落在这座古老的城池之上。
长安城内,一片肃杀萧条之景,往日的繁华喧嚣在战火的阴霾下已消散殆尽。
许府,凉国吏部右侍郎许沽名的府邸,此刻却灯火通明,与城外的凄冷形成鲜明对比。
殿内,歌舞升平,美酒佳肴摆满了桌案,暖烘烘的气息仿佛将外界的战火与苦难隔绝开来,好似长安的大战从未爆发一般。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许沽名挥了挥手,身姿婀娜的歌姬与忙碌的仆人鱼贯退下。
他清了清嗓子,神色凝重地开口道:“诸位,如今局势艰辛,咱们可不能再继续坐以待毙了。”
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
一名官员立刻站起身来,满脸疑惑地问道:“大人,依您之见,该当如何是好?”
众人的目光纷纷聚焦在许沽名身上。
许沽名轻抿一口酒,缓缓说道:“如今天命在唐,我等应顺应大势,劝谏陛下归降大唐。”
此言一出,众人皆露出惊讶之色,不过很快,他们便觉得这也并非太过意外的提议。
毕竟,当前的局势已然是一目了然,除了归降,似乎确实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尽管他们从未真正上过一次城墙,去感受那残酷的战争。
又有人问道:“大人,陛下能够同意吗?”
许沽名放下酒杯,神色平静地解释道:“此一时彼一时,当初唐军虽然围困长安,但关中多地依然在我军手中,咱们还有击溃唐军的机会。”
“但如今,潼关、峣关相继失守,关中的许多地方也被唐军攻占,长安已经是四面楚歌了。”
他顿了顿,目光缓缓扫过众人,继续说道:“告诉诸位一个消息,南线道子午道、陈仓道、大散关、凤翔府等地已经被唐军攻克,现在,萧关以东的地面,皆是唐军的天下了,诸位以为长安城还能守住吗?”
“陛下面对此等结局,也只有归降一条路,现在所缺的不过是一个台阶罢了!咱们需要把这个台阶送给陛下,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微微点头,若是皇帝能够带头投降,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毕竟,这是皇帝主动投降,而非他们卖国求荣。
能不当那卖国之人,谁又愿意去背负这千古骂名呢?
于是,一名吏部官员起身说道:“大人所言有理,下官赞同大人之言,一同劝谏陛下归降大唐。”
他转头看向其他人,说道:“诸位,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们,长安不会有援兵了,莱国公(符道昭)率领的大军不可能抵达长安了。”
“诸位想想,唐军围攻长安已经有两月有余了,可是莱国公道消息一点都没有传来,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莱国公的大军已经被唐军堵住了。”
听闻此言,一名姓张的礼部官员起身说道:“许大人,下官同意您的建议,一同入宫劝诫陛下。”
他皱了皱眉头,一副忧心忡忡地说道:“就算莱国公的大军攻克萧关,也来不及救援长安了。自唐军围城以来,城内的粮食就在不断减少,每一天都有人饿死,为了百姓的安危,咱们应该尽快结束当前的形势。”
此话一出,另一名户部官员也站起身来,附和道:“张大人所言有理。在这天寒地冻之时,城内的百姓和士兵,要想渡过这个冬天,除了粮食外,还需要抵御寒冬的侵袭。”
“可如今,城内物资短缺,哪有抵御寒冬的物资,每一天都有人因为寒冷被冻死。为了百姓能够摆脱这种困境,我等应向陛下谏言,归降大唐。”
其余人也纷纷点头附和,一时间,大殿内充满了赞同的声音。
许沽名见状,满意地笑了笑,点头说道:“诸位言之有理,就算咱们挺过了这个冬天,待到明年开春,城墙上的守军饥寒交迫,同样抵挡不住唐军的进攻。”
“所以,为了城内百姓的安危,为了诸位同僚的未来,咱们需要劝诫陛下,顺应大势,归降大唐。来,咱们满饮此杯。”
众人纷纷举杯,酒杯碰撞的声音在大殿内响起,仿佛是他们共同迈向新方向的誓言。
然而,当这群人满怀信心地向宋永策提议归降时,却遭到了皇帝的断然拒绝,甚至还斩杀了一名官员,以杀鸡儆猴。
如此一来,虽然确实传达了皇帝要死守都城的坚定决心,让军中士气大振,但也彻底断绝了投降派的念想。
冬月初九,深夜时分,许沽名等官员再次齐聚一堂。
众人的脸上神色难看至极,对于桌上的美酒佳肴,早已没了半点胃口。
大殿内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仿佛有一块无形的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沉默许久后,礼部张大人率先打破了沉默,他忧心忡忡地说道:“诸位,陛下已经决定了死守长安,还将韦大人斩杀了。咱们该怎么办?”
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许沽名。
其实,他们内心早已知道该怎么做,否则也不会再一次聚集于此。
许沽名的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冷冷地说道:“咱们已经仁至义尽,陛下已然被奸臣蒙蔽,咱们要做的就是纠正这个错误。本官决定,迎唐军入城。诸位以为如何?”
说完,他看向了在座的众人。
众人纷纷点头,齐声说道:“许大人,您就说该怎么做吧!”
许沽名于是将自己精心策划的计划详细地说了出来。
言罢,他问道:“诸位可有疑问?”
众人纷纷摇头,表示赞同。
于是,许沽名说道:“冬月十五就是咱们动手之时。”
众人再次点头,随后又商讨了一番细节,才陆续散去。
冬月十五,这天大雪纷飞,整个长安城仿佛被一层厚厚的白色棉被所覆盖。
城墙上的凉军士兵们一个个缩着身子,围在火盆边烤火,只有寥寥几人还在艰难地巡逻。
随着夜幕的降临,巡逻的人越来越少,整个城墙陷入了一片死寂。
突然,一群黑影向着西门悄然逼近。
“沙沙~”的脚步声在寂静的雪夜中显得格外清晰。
城门附近的凉军士兵立刻警觉起来,大声喊道:“什么人,城门重地,速速退去。”
然而,回应他的却是“咻咻~”的箭雨。
“不好,有人准备袭城!”其余士兵纷纷大声呐喊起来。
而那群黑影也快速杀了过来。
这些人正是许沽名等人召集起来的家丁、亡命之徒和溃兵等等。
凉军很快与这群叛军交战在一起。
这时,驻守此地的宁将军也匆匆赶到了这里。
他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的许沽名等人,瞬间怒吼道:“许沽名,你身为朝廷重臣,却聚众造反,对得起陛下吗?”
许沽名大声喊道:“宁将军,大凉气数已尽,归顺大唐才是王道。本官劝你,还是随本官一同归降大唐,谋个好前程。”
“哼!妖言惑众,莱国公率领的大军已经在路上,长安之围随时可解。”宁将军大声喝道。
“哈哈哈~”许沽名大笑道,“宁将军,你又何必自欺欺人,莱国公的大军确是在路上,却被阻拦在了萧关之外,如何解这长安之围?”
宁将军不愿意与许怀安浪费口舌之力,抽出长剑,大声说道:“来人,捉拿叛贼,杀!”
“噗嗤~”
话语刚落,一把长刀便透体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