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漫天的骑兵,史敬思内心充满了绝望。
就在这时,有士兵快马加鞭前来禀报:“启禀大帅,榆关已被我军攻破,康大帅正率兵前来支援。”
史敬思闻言,脸上露出了一丝喜色,刚要下达新的命令,就见唐军发起了总攻。
不仅韩大海率领的唐军全面出击,赵启山的骑兵也不休整,一同向着晋军冲来。
他暗道一声不好,唐军定然也知道了榆关的情况。
于是,急忙调整阵型,全军采取防御。
然而,在唐军的猛攻下,晋军渐渐不支。
尤其是四万多的骑兵冲锋,马蹄声如雷,扬起的雪花漫天飞舞,将晋军的防线一点点撕开。
下午申时两刻,两翼的晋军终于抵挡不住唐军骑兵的进攻,崩溃了。
大量的晋军向着四面溃逃,旗帜倒地,兵器散落一地。
随即,中军在韩大海与赵启山的围攻下,也渐渐支撑不住。
最终,全军溃败,而史敬思也在亲卫的护送下,一路北逃。
唐军一路掩杀,尸横遍野,雪地上满是残肢断臂和丢弃的兵器。
在距离榆关还有二十里的地方,史敬思遇到了康俊君率领的大军。
两人简单交谈后,就向着榆关退去。
同时,史敬思也在不断收拢溃军。
在榆关城下,赵启山还是追了上来。康俊君让史敬思先行入关,他率兵断后。
于是,两支骑兵在榆关外对峙。
寒风依旧凛冽,雪花纷纷扬扬地落在他们身上。
赵启山一举长枪,大声喊道:“杀啊!”声音在风雪中传出很远。
他率领唐军发起冲锋,马蹄声如密集的鼓点,踏破雪地的寂静。
康俊君也不甘示弱,率领麾下骑兵迎着唐军冲了上去。
两支骑兵瞬间交汇在一起,马嘶声、喊杀声交织,骑兵们挥舞着长刀,刀光闪烁,雪花在激烈的战斗中被搅得四处飞溅。
有人被砍落马下,在雪地上挣扎;有人驾驭着战马,在人群中穿梭,寻找着敌人的破绽。
战场上一片混乱,鲜血染红了雪地,在洁白的雪地上流淌,宛如一幅悲壮而惨烈的画面 。
一刻钟后,见史敬思退回关内,康俊君也不恋战,率兵缓缓退回榆关。
榆关的城门缓缓关闭,将这场惨烈的战斗暂时隔绝在外,而战场上的硝烟与血腥,却仿佛还在风雪中弥漫,诉说着这场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
寒月二十七日,凛冽的寒风裹挟着漫天的大雪,天地间一片银白。
徐大牛率领着唐军,浩浩荡荡地抵达榆关城下。
他眉头紧锁,仔细听着韩大海等人汇报之前的战况,心中暗自估量着眼前这场硬仗的难度。
稍作思索后,他大手一挥,果断下令:“进攻!”
一时间,喊杀声震破长空,唐军如潮水般向月榆关涌去。
然而,天公不作美,大雪纷纷扬扬,似乎要将整个世界掩埋。
唐军士兵们在雪地里艰难前行,手脚被冻得麻木,武器也仿佛变得沉重无比。
这恶劣的气候,极大地削弱了他们的作战能力。
与此同时,唐军自入秋以来,便在河北大地辗转作战,历经无数场残酷的厮杀。
士兵们从一个战场奔赴另一个战场,身体和精神都已疲惫到了极点。
每一次冲锋,都像是在挑战身体的极限。
而榆关之内,晋军的防御力量也不容小觑。
史敬思率领的晋军虽只剩下不到三万人,但康俊君率领的辽东晋军却有将近四万人。
他们凭借着坚固的城墙和充足的军备,顽强地抵抗着唐军的进攻。
连续数日,唐军的攻势如汹涌的海浪,一次次拍打着月榆关的城墙,却始终无法突破晋军的防线。
徐大牛望着那高耸的城墙,心中明白,再这样强攻下去,只会徒增伤亡。
于是,他无奈地下令停止进攻。
在营帐中,徐大牛召集众将商讨对策。
烛光摇曳,映照着众人疲惫而又焦急的面容。
一番激烈的讨论后,众人达成了一致意见:先放弃进攻榆关,扫平河北各地,再回过头来考虑攻打月榆关。
冬月初二,韩大海率领左翼军率先出发,向着河北各地进军。
他们的目标是先攻略河北,然后进攻固平关,等来年开春,从固平关出发,穿越太行山脉,直逼太原城。
徐大牛则亲率主力南下,准备从潞州对晋国发起进攻。
为了稳固后方,徐大牛留下刘玉芝驻守幽州,并调拨了一个骑兵军增强幽州的防御力量。
同时,他将唐军的战略调动详细地写进战报,派人快马加鞭送往金陵城。
金陵城,这座大唐的都城,此时一片欢腾。
官员们得知河北大捷的消息后,纷纷入宫向苏宇报喜。
苏宇坐在龙椅上,看着徐大牛送来的战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微微思索,同意了徐大牛等人的作战计划。
虽然榆关没有拿下,让他稍感遗憾,但想到唐军强大的水师,他又觉得夺回榆关并非难事,心中便释然了。
随后,他命令紫薇阁拟旨,嘉奖徐大牛等唐军将领,并派出太子苏沐前去劳军,以鼓舞士气,同时了解战争的残酷。
与大唐的欣喜截然不同,晋国的都城沉浸在一片凝重的气氛之中。
承乾殿外,雪花纷纷扬扬,将整个宫殿都覆盖在一片洁白之下。
殿内,晋国的君臣们齐聚一堂,商讨着河北的战事。
戴承新上前一步,声音洪亮地说道:“陛下,史敬思丢城失地,应当严惩,以镇军心!”
李继义神色平静,目光看向戴承新,问道:“爱卿以为,该如何处罚啊?”
戴承新毫不犹豫地回道:“启奏陛下,微臣以为,当革去军职,押回太原斩首!”
这时,冯哲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不可。史敬思虽丢了河北,但那也是朝廷的决策啊!”
戴承新冷哼一声,反驳道:“朝廷是让他保留实力,退到幽州,以待将来反攻河北,可没有让他将整个河北大军都丢了!”
冯哲并不退缩,继续争辩道:“陛下,史敬思虽失河北,但也曾重创敌军,如今我军形势不利,正需用人之际,不应斩杀大将。”
李继义微微点头,目光扫向其他大臣,问道:“诸卿意下如何?”
盖吉缓缓出列,恭敬地说道:“陛下,臣以为冯大人所言有理,史将军善战,此时若斩,恐寒将士之心,不如令其戴罪立功。”
戴承新还想再争辩,李继义抬手制止,说道:“朕意已决,传旨下去,史敬思官降三级,暂留军中,调到草原的盛乐城,戴罪立功。”
“盛乐城?”
听到这座位于草原的城池,有些大臣的脸上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神色。
不过,众人还是纷纷附和道:“陛下圣明!”
随后,众人又对如何应对唐军的进攻展开了深入的商讨。
最终决定增兵南面的赵宁,让其在沁州、汾洲等地构建新的防线,以拱卫太原。
同时,加强太行古道的兵力,严防唐军从这里突破。
散朝后,李继义命铁林卫的士兵,带着自己的亲笔信给史敬思。
随着晋国新的军队调动,这个冬季的北方变得热闹起来。
然而,雪越下越大,大地仿佛被一层厚厚的棉被所覆盖。
唐、晋两国的军事行动,也在这茫茫大雪中渐渐停息下来,双方都在等待着春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