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甘明兰解决问题的方法很简单粗暴。

她让小金把西麓牧场的地契带回了边城。

同时在信里言明,要将西麓牧场转赠给弟媳赵染。

她话说得很坦荡。

一旦西麓牧场成为长公主的私产。

于私,西北边境无人敢觊觎。

于公,牧场的生产任务可以紧着朝廷的需求来。

她唯一的要求就是,每年梭梭树林里长出来的肉苁蓉,得给甘露川送去一半。

黄老御医亲自配伍出来的肉苁蓉药酒,在整个关西九卫成了脱销品。

哪怕售价比养颜养生酒还要贵三成。

但这壮阳酒的购买主力是男人。

还都是有经济实力,在某事上心有余力不足的男人。

一旦这群消费者体会到了这药酒的好处,就再也离不得。

导致的结果就是,今年酒坊里的库存,不到一个月就被卖了个精光。

卫所和黄老御医都赚了个盆满钵满。

老太医现在走路都带着风。

所以,偌大一个西麓牧场,牲畜什么的都可以送给弟媳,唯独品质上乘的肉苁蓉酒坊不能断货。

赵染,她都被大姑姐的大手笔给震惊了!

要知道,西麓牧场现在是边城最具规模、产业最丰富的一个,最令人眼红的一个存在。

说送就送了?

甘父甘母齐齐点头。

闺女的所有决定,他们都支持。

送给大儿媳,也比落到外人手里强。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送给边城的关军?

凭什么呢!

光种梭梭树那片防风林,闺女真金白银砸了多少银子进去?

还有牧场里的牲畜,甘味鲜还要继续开呢。

赵染派人接管的话,不仅甘家能把人情送在新皇面上,闺女的药材需求也有保障。

真是两全其美的好主意!

甘明福和甘明寿自然没有不同意的道理,牧场是姐姐的,姐姐想怎么处理都可以。

甘明寿还细心的给自家大嫂介绍起,他经营了两年的地盘:

“西麓牧场养得最多的就是羊和牛。羊,除了育龄的母羊、种羊,公羊全部供给了甘味鲜。牛的话,每年会宰杀三分之一的老牛,三分之一的公牛租给军户作耕牛,剩下的母牛用来产崽、挤奶。

因为梭梭树每年都能吸引来几十头野骆驼。今后,一旦重开丝绸之路,这些骆驼就是商队最得力的交通工具。

刚提到的三种牲畜,产生的牛奶、羊奶、骆驼奶,已经被研制出了很多种吃法,像奶疙瘩、奶豆腐、干奶粉等。愿意买这些吃的人还是挺多的,就是产量过了季节就供应不上。

但要说西麓牧场产出收益最大的,其实还是药材!尤其是肉苁蓉,但咱牧场的山脚下还种了大量的黄芪、柴胡、枸杞等,这些药只要炮制好,价格也不便宜,运去关西还要贵上三四成。

此外,狗米草草籽和梭梭树树苗,每年也能创收上万两银......”

随着甘明寿的讲述。

西麓牧场简直就是一座金山,今年目前为止创造的收益就有二十万两。

且还会随药材的产量,逐年增加。

说这个牧场是一只下蛋的金鸡,真是一点都不为过。

赵染有心想拒绝,但又说不出拒绝的话来。

她就真看上了牧场里的五千多头牛。

听他父皇传回来的消息说,中原百姓弃耕现象严重,接下来的几年,鼓励农耕就是首要大事。

农耕,农耕。

耕地最主要的生产工具,不就是牛么?!

她也想用这个牧场,为新生的雍泰王朝尽一份力。

当然,甘将军对朝廷大公无私的这份心意,她一定会转告父皇的。

该给她婆家的尊荣,一点都不能少!

其实,根本都不用她提醒。

乾武帝赵牧云这些天,就将身边得用的人,从个人到家庭成员,做了摸排。

甘家,他给放进了第一梯队里。

首先,甘父甘母都很擅长搞钱。

仅凭一个羊肉汤馆和一个腌肉的配方,两年多时间就攒下了大笔的家业。

那二十万两彩礼,还真送到了他的心坎上。

别看他做了皇帝,兜比脸还干净。

本以为到了商都能劫个富,结果前朝阉党死前令宦官们放了一把火,国库光得能跑马。

雍泰朝,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最缺的就是钱!

在他心里。

农与商,都是百姓生活的根本。

根本没有重农抑商这么一说。

心里想的都是,等甘父甘母到了商都,他得请这夫妻俩帮着想想法子,为朝廷多搞点钱。

甘家小儿子也很好。

在牲畜的饲养一道上,似乎格外有天赋。

传回来的资料上显示,西麓牧场的母羊、母牛甚至是母骆驼,怀崽率都很高。

且在养殖过程中,从未生过病!

这是何等的能耐?

得把这小子弄去太仆寺做牧官。

至于自家亲女婿,就不用说了。

在他成为女婿备选人之前,他身上发生过的大事小情几乎都被查了一个底朝天。

赵牧云对女婿的能力、手段和人品,还是比较满意的。

尤其是在祁家临时退婚一事上。

调查的亲兵表示,从未听甘家人对任何人说过祁家半句恶语。

分手见人品。

甘家人的人品和能力,都为他所喜。

至于远在关西的甘将军。

这样的将才,调回中枢纯属浪费!

就得让她守住边境,震慑一切胆敢侵犯中原的宵小。

更重要的是。

经过最近两年高产小麦的推广,甘将军那个西北粮仓的计划是真的切实可行。

未来两三年内。

他迫切的希望,关西的高产麦种能在中原推广开来。

当然,该给的好处,他对功臣向来都不会吝啬......

初冬时节。

经历了两个多月的翻修,商都皇宫终于有三分之一的面积恢复了往日的恢弘。

这些,还是数万边军们齐齐上手的成果。

没办法,乾武帝的圣旨虽然昭告了天下。

但各州府衙门都停摆几年了。

百姓们东躲西藏,根本不清楚上头的皇位又换了人。

听什么诏令哟!

商都空荡荡的,根本找不到什么匠人。

要不是有边城军需的支持,乾武帝赵牧云和他的数万边军,差点就要成历史上第一个打下江山被饿死在皇宫里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