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唐气象 > 第101章 二圣归天,唐代宗继位(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1章 二圣归天,唐代宗继位(上)

【01】李光弼出镇临淮

上元二年(761年)二月,李光弼因邙山一役失利,丢失了河阳、怀州,自请解去天下兵马副元帅一职,回到河东继续担任节度使。

五月份,李光弼自河东入朝。

藩镇节度使入朝,在玄宗时代是天大的好事,意味着出将入相、光宗耀祖,是朝廷对边帅的最高褒奖。而在肃宗及其以后却并不是什么好事,代表着朝廷的猜忌与权力的变相剥夺。与李光弼情形相类的还有郭子仪和山南东道节度使来瑱,虽说官至宰相,但只是一个毫无权力的空头衔。

他们功劳太大,声望过高,朝廷担心他们心生异志,成为安禄山第二,索性将他们调入朝中看管起来。

此时,史思明之子史朝义杀掉父亲继位称帝,仍然占据河南、河北大部地区,并派兵东击宋州(今河南商丘),企图进入江淮。

而江淮地区在经过物价飞涨、刘展之乱后也开始变的动荡起来,田神功等朝廷将领打着平叛旗号,滞留江淮不走,抢夺地盘相互攻击,渐有愈演愈烈之势。

江淮是大唐的重要财赋来源,一旦这个地方遭到破坏,朝廷将无法再保持正常运转。

而要遏制叛军进攻势头,慑服田神功这样的骄兵悍将,非郭子仪、李光弼莫属。郭子仪一直受到鱼承恩排挤,除非遇有重大事件,朝廷不会让他再重掌兵权。最合适的人选,也就只剩李光弼了。

没多久,肃宗起用李光弼为河南副元帅、太尉兼侍中,都统河南、淮南东西、山南东、荆南、江南西、浙江东西八道节度使,坐镇临淮(江苏宿迁市泗洪县境),把南方事务全权交付于他!

同时,加封平定刘展叛乱的功臣田神功为开府仪同三司,迁任徐州刺史,隶属李光弼节制;李藏用为浙西节度副使。

将前江淮都统李峘、淮南东道节度使邓景山征调入朝。浙西节度使侯令仪遭到李峘甩锅,承担起了抗击刘展不利的全部过失,被免官流放康州(今广东德庆县),做了李峘的替罪羊。

九月,江、淮爆发大面积饥荒,穷困潦倒的民众为求生存,迫不得已将老弱妇幼当做充饥的食物。

十月份,宰相崔圆接任江淮都统,将李藏用改任为楚州(今江苏淮安)刺史。

朝廷支度租庸使前往江淮,查验仓库物资消耗情况。因爆发刘展之乱,各地在仓猝中征募士兵,物资损耗较多,与账簿数量严重不符。为弥补亏空、避免问责,众将领往往卖掉个人资产予以补偿。

李藏用担心牵连自己,曾与他人谈及此事。他麾下将领高干与他持有旧怨,借机构陷他谋反,带兵将李藏用杀死。

崔圆调查此事,李藏用所属官吏畏惧刑责,大多附和高干说法,证明李藏用谋反。只有刘展的降将孙待封敢说真话,坚持称李藏用没有谋反。

崔圆让人把孙待封拉出去斩首,有人劝他:“你干嘛不附和大家意见,先保住性命再说?”

孙待封答:“我以前跟着刘展大夫奉诏赴任,人们说我们造反;李公起兵消灭了刘展,我归附于李公,现在又有人说李公造反。我宁可去死,也不能睁着眼说瞎话,把脏水泼到李公身上!”随即从容赴死!

宝应元年(762年)正月,重掌兵权的李光弼攻陷许州(今河南许昌),擒获史朝义所任太守李春,又击败了前来救援的叛将史参,继续领兵东进。

史朝义亲自统率大军围攻宋州(今河南商丘)已达数月之久,城中粮食耗尽即将沦陷,刺史李岑忧虑之下毫无办法。遂城果毅刘昌提议:“我们府库还有几千斤酒曲,可以将其捣碎果腹,最多再坚持二十天,李太尉一定会来营救。现在城东南最为薄弱,请让我去防守。”

李光弼抵达临淮,众将因河南行营兵力较少,而史朝义仍然强盛,劝他南下退保扬州。他说:“朝廷倚重于我,如果连我都要退缩,朝廷还有什么希望!况且我们出其不意攻打他们,他们怎会知道我方兵力多寡!”

随即直奔徐州,命令衮郓节度使田神功发兵进击,在宋州城下大破史朝义,距离刘昌所料时间还提前了五天。李光弼听说了刘昌事迹,将他召入麾下,破格提拔为左金吾卫郎将。

之前,田神功自任城(今山东济宁境)发兵击败刘展,留连于江淮的繁华,逗留扬州不走。太子宾客尚衡、左羽林大将军殷仲卿则在田神功的地盘上互相争斗,听到李光弼要来,田神功即刻动身赶赴河南战场,尚衡、殷仲卿则相继回到朝中。

李光弼除军旅事务由自己决断,其他各类杂事全部交由判官张傪处置。张傪精通吏务,办事精明妥当,众将领找李光弼汇报事情,李光弼都会让他们先与张傪商量。众将对待张傪如同侍奉李光弼,军中秩序严整井然,华东得以安宁。

田神功从平卢军一名偏将跃居为节度使,作风极为倨傲且不太懂礼数,幕府判官刘位等人见他都要行跪拜礼。当他看到李光弼与张傪用平等礼节相处,不禁大惊失色,找到刘位等人一个个赔礼道歉:“我田神功粗人一个,不识礼数,你们也不提醒我,以至冒犯了各位先生,实在对不起!”

田神功在李光弼熏陶下,骄悍习气大为改观,变的谦和有礼,终成一代忠良。

所谓名将,不仅在战场上百战百胜,更能在品行操守上成为众人争相效仿的标杆楷模!

眼见华东兵患有所好转,对史朝义形成了东、西夹击之势,谁知一场规模浩大的农民起义拖住了李光弼的步伐。

上元二年(761年)十一月,户部侍郎刘宴卷入一桩私通叛军案中,被贬为通州刺史。肃宗起用御史中丞元载接替户部侍郎,兼盐铁、铸钱及江淮转运使。

元载认为江、淮地区虽经战乱,境内百姓仍比其他各地富有,于是按户籍追查收缴从天宝十三年(754)至上元二年(761)八年来拖欠的赋税。他选择当地有势力的豪强出任县令,催逼百姓缴税。不管欠多欠少、家产多少,只要发现谁家中存有钱粮,立刻派人包围并将财产登记造册,然后强行取走一半资产,美其名曰“白着”(意为无故而破财)。

遇到不肯服从的,便动用严刑威胁。家中存有十斛左右粮食的百姓,都会战战兢兢等待上门抄没。

所谓官逼民反,不少人在苛政之下,啸聚山林当了盗匪,官府根本无力阻止。

宝应元年(762年)八月,台州有个叫袁晁的胥吏,因不肯残虐百姓,加之征赋不力,受到鞭背刑罚。他一怒之下率众起义,攻陷临海城,赶走了台州刺史史叙,建立了政权,改年号“宝胜”。随后接连攻下浙东数州,贪官污吏望风披靡,过不下去的百姓纷纷归附,部众一度猛增至二十万人。

袁晁起义震动了朝廷上下,肃宗急令李光弼暂停攻打史朝义,出兵镇压袁晁。

广德元年(763年)四月,袁晁与李光弼所部将领张伯仪前后十余战,终因实力不济,在石垒寨(今天台关岭)战败被俘,押送长安处死。他的弟弟袁瑛带领五百残部退守宁海以北紫溪洞,被唐军包围活活饿死。

这一战在李光弼的指挥下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却严重动摇了大唐在江淮一带的统治根基,使得台州一带成为中、晚唐时期祸乱爆发的重要源头之一。

【02】郭子仪再度出山

河东(治山西太原)、河中(治山西永济)历来是关中重要屏障及屯兵场所,安史之乱爆发以来,史思明曾围攻太原,被李光弼所败,之后再未曾染指。

李光弼入朝,河东节度使由王思礼接任。王思礼虽说比不上郭子仪、李光弼,但也称的上百战宿将,河东在他领导下固若金汤,光粮食就存有百万斛之多。不仅自给自足,还时常接济关中。

上元二年(761年)八月,宗室大臣李若幽因跟随李光弼征讨史思明有功,官拜镇西、北庭、兴平、陈郑等节度使,出镇绛州(今山西运城新绛县),赐名李国贞。

王思礼病故,肃宗派管崇嗣接任节度使。管崇嗣此人前文有过交代,他出自河西军,原为哥舒翰麾下裨将,潼关失守跟随肃宗逃至灵武,其人粗疏不拘小节,多次遭到御史弹劾。肃宗因他一直跟随自己,对他表现的相当大度。

上任后,他一改李光弼、王思礼治军严整的作风,任由左右亲信胡作非为,结果仅在数月之间,就把王思礼存下的丰厚家底消耗殆尽,粮库中只剩下不满万斛的变质陈粮。

肃宗听说后免去了他的职务,于宝应元年(762年)正月,换上了被刘展打的找不到北的原淮南东道节度使邓景山。邓景山是个文官,论起带兵能力还不如管崇嗣。

他太想证明自己,一经上任便大刀阔斧的对粮食消耗情况进行核查。因多数将领都曾存有侵吞军粮现象,对这一举措既深感惶恐,又极为反感。

一番调查过后,查到一名裨将头上。邓景山想杀他立威,众将替他求情,邓景山不准。他的弟弟恳请用一匹马来替哥哥赎罪,邓景山竟然同意了。

众将大怒,不满的说:“我等在你邓景山心中难道连匹马都不如。”随即悍然作乱,杀死了邓景山。

邓景山的做法虽有些过激,但毕竟也是为了朝廷。可肃宗不仅没有追究河东众将擅杀节帅的罪责,反而归咎于邓景山御下无方,派宦官前去慰抚。众将推荐代州刺史辛云京为节度使,辛云京则奏请曾救过他一次的张光晟接任代州刺史。

河东局势很快影响到了河中!绛州一向没什么存粮,民间又屡闹饥荒,连赋税都无法保证,驻扎于此的朔方将士日子过的很紧张。李国贞多次向朝廷反映,希望能给予支援,朝廷却毫无动静,引发将士不满。

突将王元振准备作乱,矫令对士卒说:“明天派你们出公差,到都统家替他修缮府宅,你们提前准备好工具,在营中待命。”

众人怨声载道,纷纷抱怨:“我们朔方将士都是征战沙场的大好男儿,怎么可以把我们当工人使唤。”

王元振遂带领众人作乱,一把火烧掉了元帅府大门。李国贞闻讯逃到监狱,被王元振抓获。王元振将士卒吃的饭推到李国贞面前,责斥他说:“你给我们吃这种东西,还要让我们给你做劳力,你是怎么想的?”

李国贞急忙解释:“修府宅的事根本没有,粮食不够我已多次向上反映,是朝廷一直没给回话,这个你们也是知道的。”

众人见李国贞说的在理,便准备退返营中。王元振大声说:“今天的事已经到了这个程度,不杀了都统,大家都没活路。”随即拔刀杀死了李国贞。

镇西、北庭行营屯驻在翼城(今山西临汾市翼城县),听到这个消息,也杀死了主将荔非元礼,推举裨将白孝德为节节度使。

当初荔非元礼在河阳城下大破史思明,如此骁勇猛将,竟无故殒命于乱军之手,着实令人惋惜!

绛州驻军失去控制,在周边州县大肆劫掠,肃宗担心他们与河东乱军勾连,共同依附史朝义,那样朝廷可就危险了。于是只得起用赋闲在家的郭子仪为汾阳王,知朔方、河中、北庭、潞泽节度使,兼兴平、定国等军副元帅,从京师调拨四万匹绢、五万端布、六万石米供应驻绛军队。

三月十一日,郭子仪向肃宗辞行。当时肃宗已经身染重疾,群臣根本无法觐见。郭子仪恳请道:“老臣受命,即将死于外地。如果见不到陛下,我死不瞑目。”

肃宗将他召入卧室,嘱咐道:“河东的事,全都委托给你了!”

五月份,郭子仪抵达绛州。王元振自恃出于郭子仪麾下,杀掉李国贞是有功,还在郭子仪面前显摆。郭子仪把脸一沉,责骂道:“你与叛军邻近,竟然轻易杀死主将。倘若叛军趁机进攻,绛州将不复存在。我身为宰相,怎能接受私情。”

于是下令收捕王元振及其四十名同党,当众处斩。辛云京赶紧有样学样,捕杀了害死邓景山的数十名乱兵。

在郭子仪威名震慑之下,动荡的河东、河中各路唐军顷刻间秩序井然,这就是名将的力量!

只可惜拥有这样的将领,朝廷不但不知珍惜,反而横加猜测。

宦官程元振取代李辅国掌握朝政,忌讳郭子仪功高任重,数次在刚刚上任的代宗面前诬陷郭子仪,郭子仪只得主动请求辞去副元帅、节度使等职回到朝中再次赋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