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持玉令牌上前,声音沉稳中透出一抹无奈:“陛下,不是臣等吝啬言语,实情确实如此...此番策略,我们也是从太子殿下的智语中学来,不如,请太子殿下亲自向您揭示吧。”
李苍郎闻言,惊讶不已,原先设想他们三会在朝中一展胸臆,以此赢得李世民的认可,不料他们把这荣耀的舞台留给了自己。李世民因长孙无忌的提及,方想起今早李沧浪已在朝堂。
李世民目光温煦投向李沧浪,关切道:“太子近日身体欠安,今日竟来朝参,身体可痊愈了?”
李沧浪恭敬回礼,答道:“承父皇庇佑,儿臣已经大体康复!”
李世民连日操劳于洪州干旱,心情犹如风雨中摇摆的烛火。闻此言,愁容稍散:“未曾想化解朕忧虑的,仍是吾儿太子!尽管病榻,但你心仍系朝廷,能分朕忧患,确是我大唐孝顺的好太子,真令朕欣慰!”
李沧浪淡笑回应:“为我大唐太子,百姓之忧即是我的忧虑,理当为父皇排解忧虑!”说完,他详述昨晚书房中与三位大人的建议。
李世民越听心中越欣喜。未想到李沧浪竟能提出这般务实之策,预见未来状况如此精准。相比之下,他派赴洪州的魏王李泰,则显得无能至极,一文不名。提及魏王李泰,李世民轻抚额头。魏王一事无成,不仅给自己带来困扰,更害己染病,实是赘瘤一身肥肉。
李沧浪的言论在朝堂掀起了涟漪,群臣感服太子明慧,深感羞愧于自身的不作为。
“吾辈身为臣子,多年领取朝廷俸禄,却不及太子殿下一思,实在惭愧!”
“确然,难怪陛下责备我们无才愚昧,我也觉得自己只配做一只吃酒饱腹的猪罢了。”
“太子殿下实乃奇迹般的人物,如何能构思想到这般实益之策?”
“我料太子殿下必有仙人暗中助其,或许是天神托梦以启发他!”
“正是,太子殿下乃是上天之骄子!我等不得不敬服他!”
面对众臣热议,李世民双手一拍,“众爱卿,静一静!当说时不说,现在太子已提出良策,还喋喋不休,速去拟旨,若有人抗旨逆道,定斩不饶!”看见李世民的决心,大臣深知此事有了转机,洪州的大旱困境即将结束!
朝臣们心中顿时轻松下来。
洪州旱灾已震撼朝堂,这段时日内李世民怒火攻心,不断向臣子问责...回想往事,众臣心中余惊犹存,渴望尽早平息此事。
如今,太子殿下献上这般佳策,他们如释重负。...
不久,执事宦官急抵洪州及相邻州县,全州、德州均在行程之中。全州和德州受这场灾荒影响尚小,城中百姓生活安宁。正如太子殿下所预测,全州和德州严关城门,大批灾民被拒于门外。
他们双膝跪地祈求放行,仅求一碗清水,一口残食,却换来的是一脸冷酷的城门守卫。城市内外截然不同的境遇令人唏嘘。
在全州,那传达圣旨的宦官果然瞧见县长王大明派遣其小舅子张黑子驻扎洪州通往全州的关卡收取人头税。这张黑子容貌低俗,头顶恶疮流脓,全身贴满了破旧膏药,叫人望而生厌。
那宦官望着张黑子,仿佛望见一具尸骨,毕竟,李世民已有命严厉惩罚人头税的征收者。显然,张黑子是第一个祭刀之人,他已命不长久。
接到圣旨后,全州、德州督军及郡刺史惶恐不已,毕竟他们长久拒灾民于门外,每日饿死之人被拖出城外抛弃。此刻,接到诏令,他们不敢再如往常,慌忙命令官兵开放城门迎灾民入内,并依照旨意建造栖息之所供灾民劳作,保证他们每日有食、有钱收入。
泉州市和德州市民对涌入城内的灾民多少心存芥蒂,这些人身上满是尘垢与臭味,避之唯恐不及。也有一些善良的市民主动拿出自家米粮布施灾民,还有人提供清水让他们洗涤。
其中一位异于常人的本地人引起了注意,他是一位身披袈裟、手持禅杖的光头僧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