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前世今生未了情 > 第37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冯老见我坐好,继续讲道:“刚才我们讲到任何一本有系统的书都会有一个纲目。书的纲目就像人的骨架一样重要,如果没有了骨架,那么整个人就会瘫软无力,失去支撑;同样地,如果一本书没有了纲目,它也将变得杂乱无章、难以理解。

所以,我们要想快速地记住并了解一本书,一定要善于提纲契领,抓住其关键要点。这节课我们就以《大学》为例,来谈谈《大学》这本书的纲目。哪位同学来背一背《大学》开篇的第一句呢?”

这时,只见坐在前排的陆秀夫同学自信满满地站起身来,他声音洪亮、字正腔圆地背诵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冯老满意地点点头,示意陆秀夫坐下,然后微笑着问他:“你能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陆秀夫思考片刻后,胸有成竹地回答道:“我认为这句话是本书的核心所在,整本书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思想展开论述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不仅要让自己明白道德的真谛,还要将这种道德推广到民众中间去,最终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换句话说,《大学》强调的是个人修身与社会和谐的统一,只有通过不断地自我提升和对他人的关爱,才能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

陆秀夫的一番言论,条理分明,观点独特,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同学,赢得了他们如雷般的热烈掌声。就连一向严谨的冯老,此时也不禁流露出赞赏的微笑,并鼓励其他同学踊跃发言,一同深入探究《大学》的深邃内涵与精髓所在。

冯老轻抚着自己的长须,频频点头称赞:“以你这般年纪,便能有如此深刻的领悟,实乃难得。想必你就是陆秀夫吧,我曾听闻你在县试、州试、省试这三场考试中均名列前茅,此事可是当真?”

“回禀老师,这都是弟子运气好罢了,实在微不足道,不值得一提。”陆秀夫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谦逊地回答道。

“太学此次破例将你们这群优秀的人才招致麾下,可谓是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啊。你切不可辜负太学及国家对你的悉心栽培。要充分施展你的聪明才智,勤奋学习真才实干,日后为国家贡献力量。”冯老语重心长地劝诫道。

“多谢冯老的教诲,弟子定当铭记于心!”陆秀夫神情坚定,语气铿锵有力地回应道。

冯老的一番话犹如春风拂面,让我感到无比亲切和温暖。他的言辞间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智慧和慈爱,仿佛一下子缩短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冯老微微颔首,表示赞同陆秀夫同学的观点,接着说道:“没错,陆秀夫同学所言极是。《大学》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其开篇第一句便提纲挈领地点出了全书的核心要义。那么,究竟什么是‘大学’呢?所谓大学,乃是探究成就伟大之人格的学问。

然而,要成为一个拥有伟大人格的人并非易事。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努力呢?《大学》开篇的第一句话已经为我们指引了明确的方向。

这便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许多人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颇,他们简单地认为‘明明德’就是宣扬高尚的品德。但实际上,如果连品德的本质都无法清晰认知,又怎能真正去弘扬它呢?

在我看来,这句话的真谛在于告诉我们,成就伟大人格的途径首先要求我们去深入认识并领悟内心深处的光明德性。

只有当我们真切地明白了这些德性的内涵,才能将它们融入到日常的行为举止当中,并通过自身的实践来影响周围的人。这样一来,他人也能逐渐培养起这种美好的品德。这便是所谓的‘修己达人’。”

人若想要塑造高尚的品德,必须持续不断地从这两个方向努力修炼,直到最终实现极致完美的至善境界。当到达这种境界后,便能如同孔子在七十岁时那般“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也就是说,无论是言语还是行为举止,甚至每一个念头,都会自然而然地符合天理......”

一缕柔和的阳光透过窗户,轻轻地洒落在冯老的面庞和身躯之上,而冯老却浑然不觉,仍旧全神贯注地讲述着。我恍若看到,一抹淡雅的、银白色的神圣光芒从他的面容和身体中渐渐渗出,如此纯洁,如此美妙。

我静静地聆听着,沉醉其中。时光悄然流逝,转眼间一堂课已匆匆结束。冯老夹起讲义,缓缓走出斋舍。望着他离去的身影,我心中涌起一丝不舍之情。

接下来的一堂课将会讲授什么内容呢?又是哪位老师前来授课呢?我满怀期待。

就在这时,我突然间惊讶地看到贾瑞和丁帅两个人勾肩搭背、满脸嬉笑地从外面走了进来,直接进入到了斋舍之中。

他们难不成也是这个班级里面的学生吗?带着满心的疑惑,我压低声音询问坐在旁边的陆秀夫。

陆秀夫轻轻点了点头,开口回答道:“没错,他们确实比你早一些进入这个班级。只不过,这两个人经常三天两头地逃课,由于他们都是丞相的儿子,就算丞相对此没有任何表示,但老师们也不好多说些什么,只能任由他们这样胡来罢了。”

听到这里,我瞬间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他们现在来到这里无非就是想要混一个太学的资格而已,等到明年的时候或许还能够再混到一个进士的名头呢,就如同贾丞相一样。

可让我想不通的是,为何命运会如此捉弄人呢?怎么偏生就让我们这些死对头分到了同一个班级里呢?难道真的应了那句古话:“不是冤家不聚头”吗?想到此处,我忍不住在心中暗自嘀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