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白敏捷地搀扶起面前之人,沉声道:“勿须多礼,我向来不愿受此大礼。”
摊主张惶地起身:“国师大人的救命之恩,小民无以为报,唯有此跪谢罪。”
苏白疑惑地蹙眉:“在下久居深闺,未曾有过救人之事,此事从何说起?”
摊主眼含热泪,口若悬河地陈述:“自从国师大人推行革新之政以来,一年之间,受惠者不计其数,千万生灵得以拯救。”
“没错,我家少年本要遭受截肢之痛,如今只服劳役三月即平安归来。”
“同样幸运,我家孩子原本需赴边疆服役,险些丧命,现在却得免徭役,安然无恙。”
“这些神奇的粮食,每亩收成近乎千斤,如神仙的馈赠。关中之地再无饥饿,各地民众期盼着能普及这种良种呢!”
众人的言语纷繁不绝,他们望着苏白,敬仰之情洋溢于表。
如果说,他当初担任大秦国师时,人民仅怀揣畏惧,而此时此刻,他已然赢得民心的崇高认同,甚于王翦、蒙恬等杰出之士。
几乎可以说,在很多国民眼中,他的地位已凌驾于始皇帝之上。
“始皇帝竟未私匿我之所作所为?”苏白暗自惊叹,旋即理解了原由,“也许,他是想让我共扛变革带来的重负。”
一念之间,神识扩散,笼罩九州大地。
仅仅一年光阴,大秦的格局已是沧海桑田。
刑罚宽舒,人们展露笑容,恐惧之心消失无踪。
轻徭薄税,民众有余暇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日益富饶。
加上神种之粮的面世,为万民带来了生活的希冀和追求。
一年之前的强秦或许看似空洞,唯有秦兵的威武,而现在则已成为一个血肉充实、力量雄厚的巨擘。
若谁妄图毁坏这个帝囯,无疑会招致天怒人怨。
民众欢愉,令六国王侯不悦。
若是这百姓真心向化,谁还能帮他们圆王侯梦?
“该死啊。”
楚地,一位青年将青铜鼎砸向远方,咒骂道:“都怪东皇太一,他扭转了秦的暴政。如今的秦国日益强大,哪有衰退之态。夫子,你有什么办法瓦解他的布局?”
夫子无奈摇头:“无可奈何,这些改革只伤及法家,即便反抗,秦国也能轻易剿灭。我等此刻断不可举事,只会打草惊蛇。”
青年沉声道:“那么,我们就只能忍受?”
“没错,只能忍耐。不过少主毋须担忧,时机转瞬即至。我看这东皇太一的新政恐怕即将触碰秦的军事制度,那时,秦的军队必定蠢蠢欲动。到时候,我们就助一臂之力,令天下更混乱。以此,大局定矣。”
青年人目绽光芒:“妙!夫子高明,如愿以偿,我必将亲手斩东皇太一,以消心头恨!”
“国师对目前大秦的看法怎样?”
此时,一个雄厚声音在苏白身后响起。
不须回首,他知道是始皇帝已到来。
伴随在旁的是王翦与蒙恬,他们身影渐显老迈。
那是命运流逝之兆,已不可逆转。
若是继续下去,他们的寿元恐只剩十年。
十年后,大秦能否育出几位才堪征战、谋略过人的天人境将领?
此乃未知之事。
人群中,一位仪表堂堂的公子跟随其后,一脸虔诚好学。
始皇亲子,公子扶苏是也。
“东皇大人的策略实属奇才。如今的大秦国运至少延长了半个世纪。”苏白赞赏道,“如果改革持续,国运还会更长。”
始皇帝放声大笑:“全赖国师策划有方,是否愿意陪寡人一同登高饮酒?”
“既是陛下雅兴盎然,我自当陪驾。”苏白笑容爽朗。
步入酒楼,始皇帝方吐露心意:“国师,你对命运之道的研究进度何如?”目光望向王翦、蒙恬,“二位将军的时间不多了。”
苏白回应:“我已经掌握了占卜术士一脉的命运之术,只差突破创新。假使推算无误,年内便有望成功。到时候,两位将军的问题迎刃而解。”
始皇宽慰地舒了口气:“这样一来,我就放心了。”
王翦、蒙恬面上浮现解脱的笑容。
国师的手腕他们了然于心。
既然对方夸下了海口,定非信口雌黄。
扶苏满面好奇,心中感叹:“这位便是国师大人东皇太一,风姿卓着。”
正思索间,始皇说:“国师,这是我儿扶苏,本当承继帝统。但他性格过于柔弱,怕是镇不住天下,我希望他到你府中研习一阵,你的意下如何?”
苏白惊讶:“陛下竟将这个难题交给我了。”
扶苏是儒门投资的人选,深受儒教影响,性情早有铸就,转变实难。
即便改变,亦得面对儒门敌意。
这不是轻松的差事。
始皇苦笑:“除此以外无计可施,我的儿女多有缺陷。此刻唯有扶苏尚可挽颓势。”
“就让他留在国师府吧。”苏白应允道,“至于能否成就,还要看他自身的领悟了。”
始皇朗声笑道:“能得国师应允最好,若实在难以造就,我也只得另做筹谋。”
他已经恢复了寿元,难道百年光阴都不能育出继承大秦之才?
“扶苏,你站起来见礼。往后见到国师,必持弟子之礼,不得失敬。”
扶苏忙起身施礼:“弟子拜见师尊。”
“起来吧。”
苏白点头说,“希望公子那时别嫌我苛刻就好。”
扶苏恭敬道:“弟子不敢。”
一番交谈过后,众人相继离去。
“希望扶苏能够成长为栋梁之材。”始皇帝看着扶苏和苏白离开,感慨地道,“否则,怎担当得了大秦江山的未来。”
蒙恬锐利的眼神扫视远方:“陛下,儒门的权势已过界,是时候制约一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