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夜幕刚刚降临,刘备便独自一人来到了孙小妹的府邸。
孙权知道孙小妹一向刁蛮任性、飞扬跋扈,所以他便没有跟刘备一同前往。
如果孙权去了的话,孙小妹很可能仗着孙权在跟前而更加嚣张跋扈。
这就像一个小孩子有溺爱他的父母在跟前一样,他会更加调皮捣蛋。
于是孙权只是告诉了刘备具体位置,让他只身前往。
刘备也并不惧怕这种场面,他觉得毕竟是应付一介女流之辈,凭他的水平完全游刃有余。
走进院子之后,刘备看到了一大堆人在里面。
那些人看到刘备来了,便纷纷退了下去。
到了最后,就只剩下一个侍卫模样的人。
刘备估摸着孙小妹此时应该在闺房中梳妆打扮,而退下去的那些人当中,肯定会有人向她通禀自己已经到了。
于是刘备也不着急,便在院子里徘徊起来。
过了一会儿,那个侍卫模样的人问道:“这位大爷,请问您是有什么事吗?”
刘备笑着道:“哦,是孙将军安排我过来的。”
侍卫模样的人又问道:“孙将军安排你过来干嘛呢?”
“让我安排跟孙家大小姐见个面,呵呵呵!”刘备笑容可掬地答道。
侍卫模样的人又问道:“跟孙大小姐见面?有什么事吗?”
对于一个侍卫,刘备完全可以不必跟他啰嗦太多,但他还是十分耐心地道:“不知这位小兄弟听说了没有,孙刘两家打算联姻,我正是为此事而来的。”
侍卫模样的人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么请问,是谁跟谁联姻啊?”
“实不相瞒,正是在下跟你们孙大小姐。”刘备回答道。
“请问在下是……?”
刘备抱拳拱手道:“在下刘备。”
侍卫模样的人皱起眉头,喃喃地道:“刘备?”
刘备一看这人并不认识自己,又道:“在下是从荆州那边过来的,人们都叫我‘刘皇叔’!”
刘备觉得自己的大名可能没人听过,但‘刘皇叔’的名号可是足够响亮,应该多数人都听说过。
侍卫模样的人却道:“硫磺我倒是知道,是用来制作火药的。可我却不知这硫磺酥是干嘛的。”
刘备听得哭笑不得,又纠正道:“不是硫磺酥,而是刘皇叔!”
侍卫模样的人立刻露出一脸鄙夷之色,叹道:“哎呦,你这人好恶心呀!你说你留什么书不好,干嘛非得留黄书呢?四书五经、经史子集,多读读圣贤书不好嘛!”
“这位小兄弟误会了!刘皇叔是姓刘的刘,皇上的皇,叔父的叔。”刘备又耐心地解释道。
“那这么说,你是不留黄书了?”侍卫模样的人又问道。
刘备啼笑皆非地点了点头。
侍卫模样的人不再说话,又暗自对刘备上下打量起来。
刘备也不反感,落落大方地站在那里,面带微笑地等待着孙小妹的出现。
然而许久之后,依然不见屋子里有人出来。
“这位小兄弟,请问孙大小姐可在府上啊?”刘备又问道。
侍卫模样的人说道:“哎呦,这我可不知道啊!有可能在,也有可能不在吧!我们孙大小姐行踪一向飘忽不定,别说她有可能不在府上了,就是不在京口也说不定呢!”
刘备一听这话,实在是哭笑不得,
你是孙小妹的侍卫,责任是保护孙小妹的,竟然连她在不在府上都不知道,真是岂有此理!
但刘备表面上却不露声色,更没有责备那人。
又过了一会儿,但见那个侍卫模样的人突然朗声大笑起来。
刘备上下打量了一下自己,发现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心下不禁十分奇怪。
“我就是你要找的那个人。”侍卫模样的人说道。
原来这个侍卫模样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孙家大小姐孙小妹。
孙权安排她今晚跟刘备见面,她并没有刻意地把自己打扮成花枝招展的女子模样,而是跟平时的装束别无二致。
她觉得这样才更加自然,不伪装、不做作。
而且刘备一上来,并不会认出她,她也正好可以借此机会,看看刘备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这世间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欺软怕硬、怯大压小、扒高踩低、吐刚茹柔、跟红顶白、一沉百踩、趋炎附势、攀龙附凤、恃强凌弱、仗势欺人、嫌贫爱富、疏贱攀贵。
想看一个人到底是不是正人君子,并不是看他对待比他强的人是什么态度,也不是看他对与自己实力相当的人是什么态度,而是要看他对不如他的人是什么态度。
《易经》有云: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所谓正人君子,就是不巴结比他强的人,也不欺负比他弱的人。
孙小妹一向以侠义着称,他也很反感势利小人。
如果刘备也是那样的凡夫俗子,孙小妹打算不透露自己的身份,便让人把刘备打发走。
但刘备的表现让孙小妹很满意。
作为一名侍卫,孙小妹完全没有感受到刘备瞧不起她。
而且刘备还很有耐心,孙小妹一连串地问了一大堆问题,刘备不但没有丝毫反感,还一一为她解答。
孙小妹对刘备的第一印象,通过一番试探之后,一下子就上来了。
戏弄了一阵之后,她也觉得差不多了,才亮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然而,孙小妹对刘备这个人并不了解。
刘备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对于那些不起眼的人和身份卑微的人,从来不表现出任何蔑视和怠慢。
这也是无论什么人跟刘备接触了之后,都会对他印象很好的主要原因。
刘备自幼家境贫寒,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与母亲相依为命,以织席贩履为生。
对于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的人,刘备都接触过,也饱尝了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由于卖草鞋身份卑微,所以绝大多数人都瞧不起他,时常会遭到白眼。
这种感觉很难受,刘备也深有体会。
所以刘备对于那些不如他的人,尤其是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从来不会表现出一点排斥和鄙视。
无论是当年刘备在徐州,还是后来在荆州,刘备都会时常去救济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贫苦百姓。
这也让刘备无论走到哪里,都深受当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