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虹雨趁机补了一刀:“还记不记得那回你去小舅那儿玩了半个月回来晒的有多黑?家里好像还有照片呢,我去找找。”
“妈,您别找了!”池颖不愿面对小时候的黑历史。
她瘪了瘪嘴:“小婶婶,您也不支持我出去赚钱啊?”
“怎么会?”陶月微摇摇头说:“我自己就在摆摊做生意,我怎么会不支持你?”
“那您刚才说的这些……”
陶月微笑了笑说:“我刚才只是帮你分析一下冰棍生意的利润和你为了这部分利润要付出的东西。
如果你觉得值得那就放手去做,我百分百支持你。
如果你觉得不值得,那可以仔细思考一下换个思路。
想要摆摊赚钱有很多种选择,不用在一棵树上吊死。”
池颖陷入了纠结,陆虹雨趁热打铁道。
“你看,我说卖冰棍太辛苦了你不信,你小婶婶说的你总要信吧?
你要是实在不想去小舅那儿,那就在家帮着干干家务,我给你开工资。”
“我不要!”池颖想也没想就拒绝道:“我都答应同学了,而且我也想锻炼锻炼自己。”
陶月微笑了笑说:“想要锻炼自己不一定要选个苦差事呀。
要不这样,你带同学一起来给我卖牛仔裙吧,比卖冰棍轻松,赚的也更多。”
池颖很是心动,她不止一次听说表姐屈文蕊跟着小婶婶赚了大钱。
可是她囊中羞涩:“小婶婶,我跟同学没有那么多本钱……”
“说什么傻话呢?”陶月微轻轻拍了她一下。
“你小蕊姐最开始也是先从我这儿赊衣服,卖完了才结算,你跟你那同学也一样。”
“真的吗?”池颖顿时高兴起来,直接抱住她:“小婶婶,谢谢您!”
陶月微笑着拍拍她的背:“好啦,我只能帮你到这儿,接下来能不能把货卖出去可就看你自己的了。”
“您放心,我一定努力!”说着她站起身:“妈、小婶婶,我去跟同学说一声,然后去找小蕊姐请教一下经验!”
陆虹雨失笑,摆了摆手说:“去吧去吧,路上注意安全。”
“知道啦!”池颖兴冲冲应了一声跑出家门。
“瞧这孩子,干什么都风风火火的。”陆虹雨笑着抱怨一句,但她眼底的笑意怎么也遮掩不住。
陶月微端起水杯喝了一口:“小颖这性格多好啊,热情开朗,大大方方的,小元宵要是能跟姐姐一样就好咯。”
说着池缙插嘴问了句:“大嫂,怎么家里就你一个,其他人呢?”
“我当你们想不起来问呢!”陆虹雨笑着说。
“前面王家的孙媳妇带着孩子回来了,听说那孩子就比小元宵大两个月,爸妈带着小宝过去凑热闹了。”
陶月微点点头也没在意,平时小元宵在家确实缺少玩伴,能结识些同龄孩子也挺好。
只是他们两口子才放心没多久,池家二老就带着哭唧唧的小元宵回来了。
“诶哟,这是怎么了?”陆虹雨惊讶问道。
看到爸爸妈妈,小元宵原本还有些压抑的情绪瞬间爆发出来。
她扑过来哭诉道:“妈妈,我不是小笨蛋对不对?”
“当然不是啦。”陶月微赶忙哄道:“我们小宝是聪明宝宝。”
她这边耐心哄着,眼神却不由自主投向二老。
沈老太太解释道:“我们不是去了王家嘛,他家那小重孙说话说的特别利索,当场给我们背了首古诗。
旁边人就起哄让小宝也来一个,小宝不会,那孩子就指着小宝说了一句那什么。”
陶月微听了后又心疼又自责,现阶段正处于小元宵语言学习的爆发期,需要家长多多陪伴多说多学。
可是她跟池缙都太忙,平时家里就只有钱婶一个人在,显然没有办法科学教导孩子。
今天遇上一个同龄小朋友有了对比,陶月微知道,这个问题应该重视起来了。
晚饭过后回到晚舟胡同。
陶月微拉着池缙陪女儿玩耍,引导着孩子说了不少话,直到困倦才停止。
察觉到她的异样,晚上临睡前池缙搂着她宽慰道。
“媳妇,咱们小宝很聪明,再长大点儿该会的自然就会了,不用太过焦虑。”
这年月的大多数孩子都是放养着长大,下午池家二老和陆虹雨这几个过来人也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陶月微明白他的意思,但当妈的总是不愿意看到自家孩子落后别人一步。
她点点头应了一声,思绪却逐渐飘远,默默规划起小元宵的启蒙教育。
周一一早晨跑的时候,黎南珍带来了个好消息。
“陶陶,袁宁已经把唐城那边搞定了,以后我们又多了一个稳定的批发商。”
这个结果早就在陶月微的意料之中:“我们选择跟袁宁和吕成合作这一步棋真的走对了。”
“唐城和津市的生意非常好,再加上后面几个城市,袁宁手上的存货撑不了多久,咱们上次定的30万米牛仔布恐怕还是不够。”卓向阳提醒道。
陶月微想了想说:“正好宝桐厂明天交货,咱们再追加20万米,今年的薄款牛仔布定这么多就够了。”
卓向阳点点头:“行,一会儿去完房管局我跟谢哥说一声。”
“对了。”陶月微跟他们说:“今天去房管局要四合院出售清单这活得拜托给你俩,我得在家整理下驻地那边需要的日常用品。”
黎南珍笑着答应:“没问题,你忙你的,这点小事交给我俩就行。”
下午陶月微正在家听池缙给小元宵念故事书。
钱婶过来提醒:“小陶,那个负责装修的朱师傅过来了。”
“来的还挺快。”陶月微轻笑一声,出去将朱北迎了进来:“朱师傅,好久不见呐。”
朱北呵呵一笑:“确实有阵子没见了,怎么样,这院子住着还舒坦吧?”
陶月微寒暄几句后笑着问道:“朱师傅,您今天过来应该不光是关心老客户的居住体验感吧?”
“那当然不是。”朱北抿了抿唇:“小陶同志,咱们都是熟人我就直说了。
我师父对那两座样式雷设计的四合院一直念念不忘,想要亲自参与到这两座院子的修复工作中去。
我们两个当徒弟的也想圆了师父念想,所以我这边得到你们返回京都的消息就赶紧带了最新的修复方案过来。”
说着他掏出两份文件:“小陶同志,你先看看,要是有什么地方不满意,咱们还可以再进行调整。”
陶月微接过文件并没有打开,而是直接放到了一边。
“朱师傅,其实我对你们上一份修复方案就很满意,只是……”
她话说了一半然后轻轻叹了口气:“之前咱们的合作非常愉快,可是这次的报价是不是有点儿……”
朱北立即表态:“是这样的,这两座院子修复时要用到的木料都是非常名贵的品种。
之前我们接触的木材商比较少价格也高,最近一段时间我们接触了更多木材商人,价格降低了不少。”
陶月微挑了挑眉:“价格降低了,那质量呢?”
“小陶同志,这个你尽管放心,我们做的就是口碑生意,质量这一块我敢保证一定是最好的!”朱北语气坚定道。
她沉吟片刻后点了点头:“行,这样吧,朱师傅,您留一份报价单给我,回头我们商量一下再做决定。”
“没问题。”朱北立即掏出新的报价单:“修复方案和报价有任何问题,直接打电话找我就行。”
“好嘞。”陶月微笑着将人送到院门口。
晚上看到最新的报价单,卓向阳轻嗤一声:“瞧,晾一晾他们这不就上赶着找上门了么。”
黎南珍仔细核算一遍:“这份报价确实挺有诚意,不光是装修材料部分,就连人工费用也降低了10%。”
“没错。”陶月微点点头:“我觉得合理范围内该让人家挣的钱就让人家挣,你们觉得呢?”
卓向阳同意:“价格合理的情况下,宋师傅他们师徒三个确实是咱们最好的选择。”
“那就这么定,咱们抽个时间跟朱北把合同签了,顺便再带他们去看看咱们后面买的那俩四合院。”黎南珍说。
陶月微吃了口西瓜问:“你们今天去房管局情况如何?”
“那还用说嘛!”卓向阳嘚瑟地挑了挑眉,从兜里掏出几张纸拍在桌上:“喏,都在这儿了。”
粗略一看这几张纸上面最少有大几十个地址。
她拿起来看了看,这些四合院的位置都很不错:“可以啊!收获颇丰!”
黎南珍提醒道:“只有前面6个院子符合咱们之前的要求,下面这些多多少少都有点儿小问题。
陶陶,我跟向阳想着咱们先找个好解决的让吕成试一试。
要是他处理的效果好然后再加强这方面的合作,你觉得怎么样?”
“可以啊。”陶月微没有意见:“就按你说的来。”
25号上午,陶月微将拎了满满两个行李袋出来。
“卓小二,这里总共是元,是宝桐厂上一批货的尾款,新一批货的定金以及霓霞厂的加工定金。
一会儿你跟谢哥跑一趟,把两个厂子的钱结清。
后面几天三个牛仔的账目还有装修、买四合院这些事情全都交给你跟南珍。
有任何问题咱们电话联系,我最迟下个月初结算工资、分红的时候回来。”
卓向阳拍拍行李袋:“没问题,你放心去吧,这个月分红数额可不小,你记得回来分钱就成。”
“成,那我们就走了。”陶月微笑着应道。
跟他们俩和钱婶挥手告别,陶月微一家三口上车去接吕建树,一同前往京郊特战团驻地。
这次车上带着不少生活用品和粮食,池缙直接让小段将车停在家属区四栋楼下。
跟前天过来看房收拾卫生时候的冷清相比,今天家属区热闹极了。
有些人在布置新家,有些人在跟新邻居攀谈,还有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玩闹,到处一片喜气洋洋。
池缙和吕建树负责搬东西,陶月微正打算牵小元宵上楼先把门打开,就发现小丫头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群玩老鹰捉小鸡的小孩不愿挪步。
她轻笑一声摸了摸小元宵的脑袋:“宝宝,咱们先回家,晚点再来看哥哥姐姐们玩好不好?”
“嗯嗯。”小元宵乖乖点头。
母女俩到家刚坐下没两分钟,就有两个邻居过来打招呼。
两人先自我介绍一番,其中齐耳短发的女人笑着说:“我叫刘慧,我男人是团长李保田,我家在二楼那头。”
另一个扎着大辫子的女人跟着开口:“我叫邓雪兰,我家那口子是二营营长罗政,住在三楼。”
有过一年多的随军经验,陶月微对她们这样的自我介绍方式适应良好。
刘慧打量一番猜测道:“妹子,瞧你这么年轻,应该就是池副团爱人了吧?”
陶月微笑着点点头:“嫂子猜的没错,我叫陶月微,这是我闺女小元宵,宝宝,来跟婶婶们打个招呼。”
小元宵大眼睛眨巴两下,冲两人挥挥手,软糯糯道:“婶婶们好!”
“哎哟,小丫头长的可真水灵,一看就是个美人坯子。”刘慧笑着问道:“小元宵,你多大了呀?”
小元宵立即比出两根手指:“我两岁啦!”
陶月微笑着补充道:“虚岁两岁,周岁马上一岁半。”
一旁的邓雪兰冷不丁来了句:“小陶,你这头胎是姑娘二胎可得抓紧时间。
听说以后计划生育越来越严格,往后再想要生儿子可是会影响男人工作的!”
她面上依旧带着淡淡的笑容,扯出学校规定作为挡箭牌。
刘慧惊呼一声:“我的个乖乖!小陶,你还是大学生呐?真了不起!”
邓雪兰嘴巴张了张明显有些吃惊,不过她很快反应过来又继续劝说。
“小陶,你别嫌我多嘴,咱们女人还是得要生个儿子傍身才行,有你家池副团在,上学什么的也不打紧。”
陶月微无语了,她觉得自己跟这种第一次见面就劝人生儿子的人没有什么可聊的。
她语气淡了些:“邓同志,我心里有数。”
眼看邓雪兰还想再说点什么,刘慧扯了扯她的衣襟。
“好了,别管这么多,这是人家小两口自己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