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状元来自垃圾场 > 第245章 建筑完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家这次的事情,属于和平过渡,大家都比较满意,也按照周迎春夫妇的安排,迅速投入新的工作中去。

三天后,周迎春负责,做好了交接手续,李家和垃圾码头道了再见。

餐厅、三间垃圾房、分拣机器都留着,其它的都搬到了大学里的仓库里,新的电动三轮车已经买来,第四天,干爹干妈夫妻俩一队,三队人马开始在望星桥附近走街串巷,车上喇叭里响着收垃圾的声音,新的收废品工作开始了。

干爹干妈们,都是吃苦耐劳、老老实实的岛上人,周迎春吩咐的,来卖废品的,给一张宣传单、走过路过的店铺、居民区、单位,都要发一张宣传单,他们既然答应了,那就绝对老老实实地做到位。

慢慢地,打电话来叫收废品的开始多了起来。

李家属于无缝对接新生意。

但这肯定不够。

在新的回收站建造的过程中,周迎春和吴月华搭档,沿着望星桥一路往东再往南,凡是这条路上经过的店铺、居民区、工厂、商店、机关、学校……只要是建筑,她们都没有放过,全部上去交涉,发给人家宣传材料和名片,介绍自家生意,承诺上门收废品,价钱还和人家废品的一样。

不仅如此,周迎春还把陈书记所在的那个村及其下面的那些厂也都走访了一遍,全部宣传到位。

李母则利用买菜、接送孩子的机会,分发名片,这边属于李家活动中心区域,上门收废品理所当然。

李雪琴则在自己店里放了宣传页,只要有人来,她必定会给人家介绍。

就是费清勇,来到新的岗位,也没有忘记帮李家的忙,跟朱阿姨说了以后,有机会也将李家的宣传页送上。

时间就在李家人的忙碌中匆匆过着,2001年进入最后一个月了。

垃圾码头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周迎春现在还是每天都要经过这里,看到餐厅被推平、拆除,看到三间分拣房被改建成初具公共厕所的模样。

而李家,同样的,七个雇佣的职工,加上周迎春和李父,忙忙碌碌,收到的废品日益增多。

以前居民家里情况都差不多,钱少,吃的尽管比农民好,但也就略微好一点,多余的、扔掉的东西也不多。

现在家里条件好了,废品也多了,基本上扔垃圾时一并扔楼下垃圾桶里。

哪知道有人来发宣传单,说这些瓶瓶罐罐、报纸杂志、废旧家电什么的,都可以卖钱,而且不管量多量少,只要你打个电话,人家都会上门来收废品的。

那这些东西就不要扔了,放楼下自行车车库里,积到一定程度,打个电话给回收站,让人家上门来收,钱多钱少是一回事,支援国家废品再利用,这心里也挺高兴的。

特别年纪大的,觉得卖了废品,哪怕就只能买一包盐,这心里也舒服不是。

李家宣传页上留的电话号码是李父的,这下好了,李父啥事都干不了了,光接电话就够忙的了。

李家人一看这样不行,李父是对接姜文涛派来的施工队的,人家忙着呢。

于是,给李父重新买了手机,三个干爹也买了,算是工作电话。

李父原来的手机给了吴月华,她则成为了专业的接线员。

姜文涛的施工队,来了现场后,和李家进行沟通后,第一步做的是建石驳岸的活,李家人本来以为这活很难的,以前岛上筑石驳岸的事情很多的,一般都是等到冬天,太湖里水位下降了才进行的。

得先在外围筑一个堤岸,把中间的水抽干,再晒个几天,然后才开始修石驳岸。

但现在真是让李家人开了眼,都是机器操作,先是四周浇四个水泥柱子,然后两个柱子中间进行浇灌,一个星期不到,石驳岸就搞好了。

李家也不是贪心的,石驳岸没有往河里延伸多长,几乎就贴着河岸浇灌的。

等石驳岸搞好,就先一南一北造房子:最南面是从西向东:东西向45米,南北向十米的一个大棚,这是把买来的废品进行再细分的操作间,运来的垃圾先放这个大棚里;最北呢,是生活区,也是从西往东,建了一排平房。

等这两个建筑造好,周迎春就让吴月华和李父在这里驻扎了,李父甚至晚上也睡在了这里。

吴月华就守着电话,负责遥控在外收废品的人,将接到电话的卖主地址报给同事,督促他们及时上门收废品。

李父则一方面监督、协调施工,另一方面则对送货上门的废品进行称斤付钱,当然,这个时候吴月华肯定也会帮忙一起做的。

周迎春和李浩宇、周父平时有自己的事要忙,但只要有空,就会过来这里。

对了,这里的营业执照果然如城管局朱处长所说,办理起来是相当方便快捷,已经拿到执照了,也装在镜框里,挂在墙上了:环宇废旧物品回收公司。

大家简称环宇,感觉是浩宇的弟弟。

环宇现在四周已经都用围墙、铁栏杆围起来了,一南一北房子也建好了,目前在进行二期工程建设:北面,宿舍楼往南,就是食堂、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等,再往南就是一条东西向的路,两面都种了点蔬菜,人为地将生活区和工作区进行了区分。

再往南,则是靠东一条路,可以直通最南面的分拣大棚,在路的西面,三排房子,其实都是一间一间的仓库,当然,估计建好后,有一半是空着的。

但李家人觉得多造点好啊,说不定生意越来越好呢,对吧,有备无患啊。

禾城的冬天不像北方,是可以施工的,工程队这次杀猪用了小牛刀,岂力卡拉一通操作,都是地基很浅的平房,造起来的速度就相当快,到一月下旬,基本上的几间全部完工。

建筑队知道这家和姜总的关系,做事很周到,跟李父再三建议,在每一幢仓库往东,都修了路,确保大车从门口进来沿着内部道路可以直接开到仓库门口,这样要卖废品装车的话,太简单了。

这些做好,还运来了一些树苗,据说也是姜总朋友送的,帮着种好,传达室也造了两间,外墙全部粉刷好,这才和李家结账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