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荣在周传国家歇了一晚上,和他们说了些周父周母的近况,邀请他们去参加周彩的婚礼,第二天返回江城。
周传义和周传景觉得,直接告诉大家今年没钱分,肯定会有人闹事。
两人商量一番后,在食堂前挂了块板子,用木炭在上面写着食堂每天的粮食消耗数额。
比如今天炊事班领了2300斤米,80斤油,200个鸡蛋,50只鸡,1500斤黄瓜,1400斤茄子。
大家看到这些数额,有点震惊,似没想到每天的消耗量这么大,但一想到都是国家发下来的,不要钱,就收起了愧疚心。
应上级要求,各大队要建自己的小学,给国家培养更多人才,也方便孩子们就近上学。
三天后,周传义忙完大队的事,又去建校工地转了一圈,就回了周家湾,和周传景一起主持大会。
十点半左右,收工的锣声响起,大家还以为是敲锣的人看错了时间,不管怎样,不用干活,大家都是高兴的,欢喜的回家拿着碗筷,去食堂那坐等开饭......
周传景见人到的差不多了,大声说:“提前让你们收工,不是来吃饭,是有事要通知你们。”
一村民问:“队长,是国家又出台了什么好政策吗?”
另一村民起哄道:“是管饭不够,还要给我们发新衣、发钱吗?”
大家闻言,哈哈大笑起来。
周传景笑道:“这种美梦,我倒希望是真的,只可惜,只能在梦里看到。
马上就9月份了,按照我们原先的计划,等卖了早稻后,把卖菜的钱一起分给大家。
但你们也知道,咱们生产队在办公共食堂,全村1000多号人,都敞开了肚皮吃,每天要吃上2000多斤米,几十斤油,几千斤的蔬菜。
根本没有多余的粮食和菜拿出去卖钱,能不能管到新粮出来,都要另说。
公账上的钱,需要拿去买油和添置农具。
叫你们来,就是和你们说一下,村里以后不分钱了,因为没钱可以分!”
大家一惊,顿时炸开锅。
一男子站起来,气呼呼的质问:“我家有七八个壮劳力,每天都是挑十工分的活在干,为了就是多赚点钱,给家里再盖几间房,你现在说不分钱了,凭啥?老子不服!”
另一男子说:“我也不服!我们家辛苦干了大半年,就指望田里的收成卖了后,多分点钱下来,好给儿子娶媳妇,要是不分钱,我们拿什么娶媳妇?!
是不是你们这些干部贪了公账上的钱,故意扯个理由糊弄我们?”
周传景接过会计递上来的账本,说:“村里每一分钱的去向,这里都记录的清清楚楚,你们要是不服,尽管来查账!
我刚才和你们说了,粮食、蔬菜、养殖场的猪、鸡等,要留给食堂做饭,钱要拿去买油、买农具,没有剩的!”
一青年问:“我们吃的粮食不是国家发的吗?为什么要动用我们自己的钱财?”
另一青年说:“就是!我们现在可是共产主义社会,国家有的是钱和粮,你们这些干部天天看报纸,不知道我们的粮食亩产已经过万了吗?
农业部也说我们的粮食储备比那可恶的美国,还多出40亿斤,我们国家最不缺的就是粮食,就算我们一餐吃十碗饭,都不会把国家吃穷!”
周传义站出来,大声说:“谁告诉你们,粮食是国家发的?不要拿一些道听途说的话,来曲解组织的政策。
我们收到的文件是,各生产队自行承担公共食堂的一切花销。
你们吃的每一粒粮食,每一棵菜,每一滴油,全是自己种的,和村里花钱买的,这天上就没有掉馅饼的事!
亩产万斤是其他省份的个别生产队,可没有发生在周家湾,我们早稻的亩产才800斤左右。
就算国家有钱有粮,但全国有6亿多人口,无所顾忌的吃喝,金山银山也给吃没了。”
一婶子说:“那这食堂办了干嘛呢?吃来吃去都是吃自己的,还不如把粮食和钱分了,大家各自回家做饭。
我家有十来个壮劳力,往年能结余不少钱和粮,伙在一起,老娘相当于拿自家的粮食和钱,去接济那些懒货,凭什么?我要散伙!”
那些劳力多的人家,反应过来后,都嚷嚷着让周传义和周传景把钱和粮分了,他们不要吃公共食堂,不划算。
也有一部分人说公共食堂好,不能解散,否则就是违背组织政策,是可以带去开大会的。
他们的言论,马上被那些想解散食堂的人攻击,说他们就是想占大家便宜,真想吃食堂,就自己出钱出粮。
一时间,大家吵得不可开交。
等大家吵累了,周传义说:“公共食堂是组织的新政,才颁布不久,肯定不能就此散伙,不然上面责怪下来,所有人都要跟着遭殃。
但怎么将食堂办下去,大家商讨一下,我们想一个折中的法子。
我们国家的律法,最讲公平公正和民主,最终的方案,我们采取投票决定,少数服从多数。”
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谁都不愿马虎了事,立马讨论起来。
多数村民觉得,食堂不能像之前那样没有节制的吃喝了,要严格管控每餐的粮食数额,最好是按劳力、工分、年龄等标准,按需分配。
每餐的菜,只能炒两个,除了逢年过节,不许吃肉,谁要嫌伙食不好,就回自己家里开小灶。
公共食堂,不养蛀虫!
公账上的钱,要和之前一样,到时间就分下来,他们宁可吃不放油的菜,也不要把钱拿去浪费了。
共产主义社会,又不发钱和媳妇,没有彩礼,没有房子,就得一辈子单着。
他们可不想孤独终老,家里还等着钱盖房子、娶媳妇、养孩子呢!
周传景让人把大家的诉求一一写在本子上,并大声念出来,问大家有没有遗漏的,之后要大家举手投票表决。
要求分钱,且食堂每顿饭按需分配的人,明显占大多数。
周传义和周传景,均满意的笑笑,不由感慨,周荣的脑子就是好使,这么快就帮着化解了村里的食堂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