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闯入军绿色的窝是种什么感觉?

杨庆有觉得很nice,有种穿越时空的错觉。

嘹亮的军号,规律的作息,激情昂扬、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跟亲临电视剧拍摄现场似的,要是再配上旁白,就更有感觉了。

不过也有坏处,就是环境确实差。

电视上的那种地窝子真实的展现在眼前时,他才明白条件艰苦这四个字的含义。

戈壁滩上覆盖着厚厚的干裂碱土层,地窝子就在碱土之下,避风且干燥,就是一简易窑洞,不得不佩服老一辈人的聪明智慧。

愣是在荒无人烟的戈壁上找到了合适的生存之法。

除了灰尘大点,没别的坏处,能避风就足够了。

当然了,这儿天天起大风,也没人在乎脏不脏。

当连饮用水都透着一股土腥味,还得省着喝时,就更没人在乎脏不脏了。

头一晚入住时,杨庆有还挺兴奋。

“还乐呢?等半夜各种能爬的会动的,来找你相会,你丫有种别哭哈!”

面对孔波的调侃,杨庆有好奇道:

“啥能爬会动的?这么冷的天还能有蛇?”

孔波鄙夷道:

“蛇你大爷,还想好事呢?有蛇还能轮到你抓?”

杨庆有恍然大悟,蛇是不可能有,那只能是各种能爬的昆虫了,蝎子蜥蜴蚂蚁老鼠啥的。

这特么妥妥的小零嘴啊!

“别的也不怕,都这条件了,还挑啥挑?来啥吃啥,明儿加餐。”

望着杨庆有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孔波无奈道:

“希望你说到做到。”

“瞧好吧你。”

收拾完床铺,又去团领导那听了半天啰嗦,然后跟着大伙吃了顿难以下咽的晚餐,接下来便到了真正休息的时间。

躺地窝子里的土台子上睡觉,您还别说,那感觉比拉牲口的车厢强多了,倍儿踏实。

小被一裹,谁也不爱。

至于孔波说的小可爱,确实有,但被战士们捉了这么多年,数量极其稀少。

杨庆有靠着空间意识,后半夜忙活了两三个小时,也就勉强抓了两串。

客观意义上的串。

烧烤用的那种串。

第二天孔波睡醒后都特么麻了。

厨子他见过,这么喜欢吃零嘴的厨子他还真没见过。

丫诧异的盯着门口那俩竹签,惊恐道:

“你抓的?”

“废话,不是我,还能是你?”

“我特么服了,不愧干过厨子,到哪儿你都忘不了吃。”

孔波赶忙披上棉衣,蹲门口瞅着已经硬了的零食串,好奇道:

“这玩意能吃吗?别塞完牙缝,再上吐下泻?我可告诉你,这儿可没正经医院。”

“闭嘴吧你,要是怂了,待会你别吃就是了。”

早就起床的杨庆有,拎着竹签就出了地窝子。

哈密的清晨很冷,早起的战士们已经忙着开始吃早饭,没照明设备的情况下,早出早归已然成了习惯。

文工团的同志们大部分还睡眼惺忪的躺在温暖的被窝里,不想起。

按照规划,今儿要下一处比较远的连队表演,带队的副团长此时已经挨个地窝子开始叫人,瞅见杨庆有的瞬间,乐道:

“庆有,今儿你是打算在团里待着,还是跟我们下连队?”

杨庆有高声回道:

“下连队,来就是吃苦体验生活找灵感的,窝在营地算怎么回事?”

他身后刚出地窝子的孔波闻言,白眼一翻,恨不得上前给丫一记臭脚。

赶了四五天路,就不能歇歇吗?

哥们现在还浑身酸软呐!

这孙子是真不把同志当人待啊!

同时他也瞧出来了,杨庆有压根就不是一般人,体力属牲口的,怎么折腾都不累,吃的还特么贼少。

按照产出比来算,效率绝了。

“很好,战斗欲望很强烈嘛!那就抓紧吃早饭,吃完饭就出发。”

李副团长拍了拍杨庆有的肩膀,以示鼓励后,便麻利奔向下一个地窝子。

“瞅什么瞅?去炊事班。”

杨庆有踢了一脚孔波,撒腿就往炊事班跑。

提起炊事班,不得不说营地的另一大特色,万事皆地窝子。

连厨房也不例外。

炊事班的坑洞又宽又大,还倍儿暖和,尤其是做饭时,炊事班的战士恨不得直接光膀子干活。

只可惜这儿没餐厅,战士们只能排队打饭回去吃,享受不到厨房的温暖。

杨庆有昨儿参观时,甚至想,要是多修几个烟道,把地窝子串起来,那不就是简易版的暖气嘛!

也不知这想法行不行的通。

杨庆有也不好麻烦炊事班的战士,打了声招呼,便钻进了厨房,找了一还有余火的灶口,蹲那开始收拾。

孔波在身后好奇问道:

“这玩意怎么吃?直接烤吗?那得多脏?”

“怎么可能。”

杨庆有头也不回的从兜里掏出一锋利小刀,边给零食串解刨,边解释道:

“东西再小也有屎,清干净不就是了,再说了,都有毒,还得把毒腺给去了才行,别看麻烦,弄好了倍儿香,你回去把咱俩的水壶拿来,还得洗呢!”

“好嘞。”

一听说好吃,孔波跑的比谁都快。

杨庆有还没处理完,他已经把军用水壶拎了回来。

也没啥好处理的,掐头去尾,中间刨开,用刀刮刮,再用水冲冲便妥了。

其实完全不必这样干,只是杨庆有的小洁癖再作怪就是了。

他只是生理性的不想吃屎。

冲洗完,把木炭扒拉出来,竹签插旁边,用余温烤着,不久便传出烤蛋白质特有的香味儿。

丫觉得干吃不过瘾,直接掏出了空间里的烧烤料和小玻璃瓶的花生油。

特制的小木刷沾点油往串上一刷,再撒点烧烤料,那香味儿,绝了。

一旁目瞪口呆的孔波傻傻的看着杨庆有忙活,震惊之余,对杨庆有的口袋甚是好奇。

明明瞧着不大啊!

怎么这么能装?

这孙子压根不像是来采风的文艺工作者,倒像是野炊的厨子。

竟然连油盐调料都带了,鬼知道丫下回能掏出什么来?

真是见鬼。

难道这就是厨子的特殊癖好?

孔波想不明白,索性便不想了,麻溜去厨房外面领了俩窝头回来。

战士们的早餐,一人一个窝头,外加一碗稀粥,外来人员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