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 > 第362章 数万谋士的反军,这真心没见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62章 数万谋士的反军,这真心没见过!

共谋大事,又要出幺蛾子吗?

此话一出,现场众人再次变了脸。

李右昌咂吧着嘴,急忙分辩道。

“呃,当然,这些都是臣道听途说,做不得真。

臣只是从书信的只言片语中分析得出,具体如何还要实地调查。

不过臣略同人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活不下去都要揭竿而起,士绅们若是生存无望,断然不会坐以待毙的。

可若是他们反了,那就不一样了。

愚民没见识,大军可轻易镇压,但面对能言善辩的士绅反贼,镇压就很难。

都是儒学之人,见识自不必说,自古的名门谋士皆出于此。

没准在金钱和三寸不烂之舌的双重诱惑下,平反大军都被招降呢。

哪怕大军意志坚定,可普通百姓呢。

数万谋士去忽悠百姓,一对一全程辅导,要不了十天半个月,反军便能有数百万吧…”

好家伙,这话虽然夸张,但事实却大差不差,百姓还真经不住这些人的忽悠。

集齐了百万之数,那就又是个天下大乱啊!

别人不说,正隆是信了,他不由面色发紧,手更是按在了腰间。

身为兵王,神器不能离身,这是自信所在,也能提供海量的安全感。

见到正隆的反应,李右昌嘴唇微微翘起。

他不由为自己情急之下的说辞得意。

危言耸听之下,还真就不信有谁能泰然处之。

既表达了士绅的诉求,还能让朝堂慎重处之,又没有得罪陆尘,算是一石三鸟。

接下来就看朝堂如何应对了。

看正隆担心的样子,必然是要有所举措。

至于其他人的态度,是阻止还是赞成,他都无所谓。

事他已经说清了,若是朝堂不闻不问,那就只能来个假戏真做。

这不但增加他的威望,若是仔细谋划,或许还能一举除掉尘王呢。

到那时,他再骚包地出场,以一己之力定乾坤,那是何等的霸气。

言出法随之神迹一出,可比那隐学的神雷还拉轰一万倍!

声望也将直接碾压陆尘,被天下人奉若神明…

不得不说,李右昌还是有些谋略的。

此番顶级阳谋一出,朝堂瞬间便鸦雀无声。

刚才还指着他大骂的官员都蔫了,他们也没想到,这落井下石会适得其反。

若是真把江南士绅逼急了,或许真如李右昌所说,又是一番天下大乱啊。

至于许青云和马文元,那更是眉头深皱。

他们听出了李右昌的弦外之音。

这哪里是道听途说,分明都是真的。

显然,若是不给个说法,什么找陆家理论,占山为王,投了那青莲教谋反,定然都会发生。

即使不这样,李右昌也会亲自怂恿吧。

天下大乱还没什么,可中州府定然是首当其冲,成为反贼祭旗的目标。

呃~

这事肯定不能成功。

他们敢笃定,就算数百万人围攻,中州府也会安然无恙。

开玩笑,尘王可不是心慈手软之人,是你们这群乌合之众惹得起的吗?

一手天雷,全炸死你们丫的。

可是,士绅死则死矣,数百万百姓何其无辜。

大乾战乱刚定,真经不起这么大的损失啊~

正在众人踌躇不定时,正隆坐不住了,他当即说道。

“这,这该如何是好,陆兄弟他虽是好心,可也要考虑实际情况啊。

江南士绅确实挺可怜的,田产也不能荒芜,百姓们应当回去耕作。

可陆兄弟的脾气我最清楚,到了他嘴里的肉,谁也别想掏出来,否则他记你一辈子…”

正隆是真着急了,絮絮叨叨地很为难。

可最终还是咬牙道。

“要不朕先休书一封,与陆兄弟说说情,怎么也要让他还一半的百姓回去。

这样粮食也有了,士绅们还能继续做大老爷,两全其美!

只是陆兄弟亏了些,他那隐学的人手…

呃,就这样吧,散朝。”

正隆差点说漏了嘴,急忙以退朝来掩饰。

终于,朝会散了,正隆准备回去给陆尘写信。

他得绞尽脑汁想着如何开口,又要想着许出多少好处,才能让陆尘松口。

而许青云和马文元也急匆匆地离开。

李右昌一手阳谋,实则是让士绅们作死,还要拉着数百万百姓。

他们必须尽快想出办法,让尘王大人心软一些,千万不要全都给杀了。

一场朝会散了,虽然很多人忧心,可事还是要办的。

就比如那粮食发放,各方都刻不容缓。

尤其是三方边军,开疆扩土的功绩都送到了嘴边,千万不能飞走了。

军方的粮食交割完,剩下的便是各州府的赈济粮。

其中最大头的便是中州府。

三府的百姓聚集之地,自然是最多的。

只是讽刺的是,本来就缺粮,要等着朝廷的赈济,现在那尘王竟然又弄回了一大波饥民。

这不是明摆着薅大乾的羊毛吗!

可是皇上充耳不闻,首辅和大臣们装聋作哑,加之主管粮食的许青云亲自督促,这羊毛就得送上门去给人薅~

三天后,中州的赈济粮上路了。

一同前往的还有正隆的说情文书,许青云和马文元的各种书信。

两人合计了三天,最后决定以书信方式恳求陆尘手下留情。

当然,这只是其一,许青云还给王成道写了信,让其帮忙说服陆尘。

结果如何,他们不得而知,但他们身在上京城,也只能做这么多了。

就这样,十天后,正隆元年三月末,赈济粮到了中州府郑城。

和上京不同,中州府并没有举办仪式。

即使百姓们遇到粮队,也只是扫一眼便急匆匆而去。

显然,他们对这粮食并不在意。

之所以如此,因为他们实在见过太多的运粮车队了。

香水肥皂玻璃拉出去,过不了几天,便是整车的粮食运回来。

到了最近这两月,好多满载粮食的车都在工厂排队,就等着工厂加快生产呢。

见过是一回事,吃上他们也不愁。

郑城的粥棚虽然还在,可他们早都不喝粥了。

领粥喝的都是新来的灾民,他们现在都叫工人,喝粥怎么对得起新身份。

工厂的米粮从来不缺,一个月发三次,还五花八门。

不但有稻米,还有些谷子小麦,甚至有肉类、青稞和水果。

好家伙,青稞那是西番国的特产,这是如何得来的?

肉类也是五花八门,野猪肉、熊肉都有,可这是勾丽诸国盛产的啊。

毕竟只有那群身披兽皮的野人,才会去和野兽比力气。

最后再说水果,香蕉芒果榴莲,闻所未闻不说,还都是晾晒之物,绝不是出自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