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宋风云 > 第509章 临安告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元军伯颜大帐。

诸将齐聚,吕文焕作为对南宋极为熟悉的降将,给大家分析了南宋丁家州一带的战略形势。

“诸位,贾似道此番前来,恳请议和,那是对咱大军攻下了襄樊,又占据了鄂州,知道我大军顺江而下,会对临安都城,造成最大的威胁。”

伯颜说道,“看来,此次南宋是把主力押在了丁家州一带。本相听人说过,那贾似道看起来为南宋奸相,其实,也颇有几分本事,大家不可轻视。”

吕文焕分析道,“诸位,在这个位置,江心之中,两千艘大宋战舰,摆好阵势,欲与我水军对决。”

“那水军督师,乃前一次与我们在鄂州交战的败将夏贵。此人被启用,大有将功折罪的想法。”吕文焕分析道。

“在丁家州一带的沿江两岸,孙虎臣率七万南宋精锐,在此据守。如果所料不错的话,贾似道应该把背嵬军也压在了前阵。”

经过吕文焕那么一讲,大家都明白了,这贾似道如此布兵,已经摆好了口袋,让元军去钻。

吕文焕给伯颜提了一个建议。

“末将觉得,咱们的水军,在那南宋军的上游地带,咱可以放出风去,让夏贵随时处于防备的状态。”

吕文焕说,可以让兵士们,扎上简易的竹筏,在上面载有易燃物品。

那夏贵也不知道,咱们什么时候对他的船施用火攻,完全可以让他惶惶不可终日。

吕文焕的提议,伯颜立马就采用了。

经过商议,元军决定水陆共进,先用远距离的回回炮,对江岸上的宋军营寨,施以重点的炮火攻击。

在佯攻夏贵的水军的同时,派出元军的水师,从水面上,对两岸的孙虎臣的军队进行夹击。

战斗很快就打响了。

果然,夏贵所在的水军,听说元军准备好了竹筏,要用大火烧没他的两千多艘战舰。

夏贵发出了命令,所有的人,都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哪怕是睡觉,也得睁着眼睛。

没支撑到几天,他的那些士兵们,一个个都熬得双眼通红,那不是睁着眼睡觉,是站在那儿,都可能睡过去。

作为前线的指挥官,谁都希望能够打胜仗。

可那夏贵,却是特别担心贾似道这一次指挥下,丁家州之战会取得胜利。

一旦贾似道赢得了这一场战争,那么,他接下来肯定会去追查鄂州战败的原因。

夏贵一直做出很积极的样子,结果,正当元军水陆并进,他眼睁睁地看着,元军从水上开过来的竹筏的时候,夏贵还没来得及交战,就带着他的人,仓皇撤出了战斗。

那两千多艘战舰,因为无人指挥,很快就被元军击溃。

孙虎臣的人,在那江岸上,依水而建起了营寨。

伯颜的人,驾着战舰,与陆地上的兵马,配合得天衣无缝。

孙虎臣在回回炮的攻击下,没坚持多久,也学着那夏贵的法子,自己先逃遁了。

贾似道得知他的两位战将,都已经逃了,他自己呢,也想到了保命要紧,一口气,直接就跑到了扬州。

十三万大军啊,虽然贾似道和他们的长官都已经逃了,却依然坚持着战斗。

可毕竟,群龙无首,尽管贾似道摆出决战的样子,却是直接就逃了。

丁家州之战,以南宋军主力被元军打败,宋军经此一战,实力大为折损。

南宋朝堂上,谢太皇太后坐在小皇帝赵?旁边听政。

朝中那些不满贾似道的人,便向太皇太后提出,贾似道在丁家州一战中,丢下十几万军队,自己先逃了,此罪当诛。

太皇太后谢道清却是说道,“贾似道侍奉三朝,也算是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哪能够因为一旦获罪,而失去了当年优遇大臣之礼。”

那已经逃往扬州的贾似道,得知太皇太后如此袒护于他,倒是有几分愧悔之心。

贾似道死罪可免,却是活罪难逃。

朝廷下旨,将贾似道贬了官,赵与芮对贾似道极其愤怒,便暗中物色可以在中途杀掉贾似道的人。

有个叫郑虎臣的县尉,愿意去押送贾似道到他的被贬谪的地方去。

一路上,郑虎臣多次叫那贾似道自杀,毕竟他也是恶贯满盈了。

那贾似道却并不愿意自杀,郑虎臣也没有别的法子,只得自己亲自动手,打发贾似道上了路。

元军步步紧逼,南宋王朝岌岌可危。

京城里面当官的,趁着朝廷不注意,拖家带口的,就已经悄然地离开了朝堂。

谢道清看着那朝堂上,前去上朝的官员,那是一天比一天少。

有好些地方送上来的奏章,说起地方官员,直接把官印丢在任上,就带着家人,逃离了。

谢道清对此十分气愤,下旨要求那些官员们,重返任上。

在她看来,朝廷对那些地方官员们不薄,根本就没有临阵退缩的理由。

朝堂上管束的,也就陈宜中,结果,陈宜中也悄然地躲了起来。

谢道清便给陈宜中的娘亲写信,请陈宜中回到朝堂上来。

陈宜中的娘,再三督促,陈宜中才回到了朝廷。

谢道清让陆秀夫去元营,表达南宋愿意向元称臣,到了那个时候,伯颜根本就不再答应南宋的称臣求和。

以前,元军还未渡江时,倒有可能接受南宋的投降,现在,元军已经渡江,随时可以攻打临安城。

伯颜断然拒绝了南宋的称臣。

朝中大臣们,都劝太皇太后谢道清,值此临安危急之时,应该早做打算,最好是迁都。

谢道清最先还是舍不得弃都城而走,可到最后,经不住朝臣们的好言相劝,总算是答应了迁都的决定。

正当谢道清和皇帝赵?已经想好了要离开京城时,陈宜中却又玩起了消息。

结果,原先想好的迁都,也就搁置了下来。

战局越来越严重,元军已经占领了江南好些地方,直逼钱塘,与临安,也就很近了。

谢道清一再派人去元军求和,甚至向忽必烈提出了言和的降表。

议和已经不可能了。京中的官员们,纷纷出逃,临安城陷入到了战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