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宋风云 > 第48章 御驾亲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崇好不容易,终于和大辽攀上了关系。

侄皇帝当得稳当了,赶紧跑回来,组织起一支复仇军,杀奔晋州而来。

刘承钧带着一万多人,到了晋州城下安营扎寨。

北汉军队,在晋州城外叫骂。

“王晏,你吃我大汉俸禄,我刘氏王朝待你不薄,你竟然认贼做父。公然背叛我大汉,还不快快打开城门,迎我灭周大军入城。”

“王晏,你这个缩头乌龟,有种出城来,与你爷爷,决一死战。”

刘承钧叫人在城楼之上,使劲地叫骂。

王晏对他的士兵,下了死命令,任何人,必须坚守不出,违令者斩。

刘崇派出自己的次子刘承钧出战,当时,北汉军气势很盛,毕竟刘崇才有了失子之痛,复仇情绪高涨。

再说,当时天气很是严寒,遍地飞雪。刘崇军远道而来,必定会粮草短缺,在那样的环境下,营寨中的刘崇军,粮草再一短缺,必定坚持不久。

刘承钧还以为王晏胆怯,于是便下令强攻登城。

王晏暗中叫人伏于城墙上,只等刘承钧的人上来,伏兵四起,杀了个刘承钧措手不及。

刘崇进攻晋州,隰州之地,城池久攻不下。

辽国说好了,只要他一出兵,会率队前来助阵,耶律阮还真的带着队伍,前往大周。

耶律阮还未及与周军开战,就被自己人暗杀了。

辽军班师回去了,刘崇得知,郭威已经平定了南方的叛乱,现在已经腾出手来,听说援助晋州的大军将至,刘承钧赶紧带着他的人,逃回去了。

刘崇厚着脸皮,又去找辽国借了五千兵,又是被打败了。

几番较量下来,北汉与辽国都受到了消弱,大周北方暂时巩固了下来。

偏偏在这样的时候,郭威病重。

郭威把柴荣从澶州调回到开封任府尹,在那个年代,任开封府尹,那就意味着将继大位了。

郭威把柴荣叫到他的身边,“荣儿,你给朕说说,我为啥把这大周的江山交到你的手里。”

柴荣说道,“父皇,荣儿认为,自唐末以来,天下大乱,老百姓倍受战乱之苦。荣儿与父皇一样,都有一统天下之心。”

“荣儿啊,朕没有看错你。大周初定,我死后,一切从简,范质和王溥乃当世文才,有他俩辅佐于你,我死也瞑目了。”

郭威把女婿张永德,侄儿李重进都叫到了自己的病榻前。

当着众人的面,郭威亲口颁布了自己的遗诏,让张永德和李重进给柴荣行了君臣之礼。

“永德,重进,咱大周百废待兴,朕本想完成统一大业,然,天不与我,是不与我啊。而今,真正能够替我完成这统一大业的,非郭荣莫属。我要你们当我的面保证,为咱大周社稷,你俩要忠心护郭荣,不可有二心。”

事实上,郭荣此番托孤,有点像刘备白帝城托孤。

在他那屋子里,早已经伏下了刀斧手,但凡张永德和李重进有不臣之心,郭威会毫不犹豫地解决柴荣的障碍。

公元954年,郭威驾崩,养子柴荣继位。

柴荣封赵匡胤为禁军统领。

郭威驾崩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北汉,刘崇欣喜若狂,他觉得此时南征,夺取回大汉天下的机会到了。

刘崇赶紧求辽国发兵,这一回,辽国派出十万大军,由杨兖任主帅。刘崇三万大军,由晋阳南下。

北汉与辽国大军,来势汹汹,很快就在太平驿大败周军,直逼潞州。

柴荣新立,边地战报频传,朝廷上下,知道辽国与北汉联军势不可当的威势,杀奔而来,满朝震动。

“陛下,敌军趁我朝先皇驾崩之机,入侵我边关,先皇在世时,盛赞陛下神勇无敌,如此危局,还望陛下御驾亲征。”

“陛下刚登基,内外各种事务,都得陛下操劳。敌人情况不明,陛下万乘之躯,怎么能以身犯险。”

柴荣对范质与王溥说道,“两位爱卿,朝中之事,我尽托于你俩。朕已经决定,北汉与辽国,屡屡犯我北地,此番出征,必扫清障碍。”

柴荣刚继位,就已经为自己的统一大业,想好的对策,先南后北,打下富庶的南方各小国,国力定然大增,最后才解决北汉与辽国。

这一次北汉与辽国的联合,显然两国都倾注了很多的力量。

柴荣所说的扫清障碍,只有先将北汉与辽国安定下来,才可以集中力量,去扫平南方诸国。

范质与王溥当即表态,“臣谨遵陛下吩咐,请陛下放心,我们会尽全力,做好朝中之事,以解除陛下亲征的后顾之忧。”

柴荣亲征,带上了禁军统领赵匡胤。

浩浩荡荡的大周军,径直奔赴刘崇与杨兖所在的位置。赵匡胤骑着他的枣红马,跟在柴荣的銮驾旁边。

亲征队伍离汉辽联军的距离越来越近,战报却是越来越多。

柴荣所率大军,从正面迎击北汉军队。同时,又向各节度使,发出了率军阻击的诏令。

命天雄节度使符彦卿、镇宁节度使郭崇率兵自磁州、固镇(今河北磁县、武安)西进,出北汉军之后。

命河中节度使王彦超、保义节度使韩通率部自晋州(今山西临汾)东北,侧击北汉军。

命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步军都指挥使何徽、义成节度使白重赞、前耀州团练使符彦能等为先锋,先趋泽州(今晋城)。

命河阳节度使刘词率军殿后,为当面阻击之兵援。

赵匡胤就在柴荣的身边,亲眼目睹柴荣在那指挥地图前,手拿着那长剑,精准地做出了战略布署,心中暗自佩服。

“贤弟,你看,我这样安排,你看,还有没有更好的法子。”柴荣已经把军力布署下去了,却似乎有点不放心,问赵匡胤,还有无更好的策略。

赵匡胤看着那地图,“陛下如此安排,已经牢牢地牵制了大汉与辽国的主力。我现在担心的,是所有调遣的军队,不能够按时到达指定的位置。”

其实,赵匡胤不能把话说得太明白了。哪里是什么按时到达指定的位置,应该是安排的人,是不是能够胜任他们的位置了。

就说那个樊爱能,马兵都指挥使。在临阵之时,轻骑兵拥有快速反应的能力,赵匡胤不能够肯定,樊爱能是不是能够凭着无比凶悍的战力,快速地在敌阵中,杀出一条血路来。

就在那时候,前方战报到了。

“报,汉辽联军,距我们只有三十里了。”

“怎么?不可能啊,樊爱能就算是败,也不至于败得这么快啊。”柴荣喃喃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