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

岳震川一颗心也跟着那张信纸上下飘荡,是不敢怒也不敢言,只能谄媚道:“陛下,您这是......”

给就给了,咋还要收回去呢?同安县沈大人都没说啥,陛下反倒开始拿乔?陛下与他同在上京,才是一伙儿的吧,哪有互相为难的道理......

天子两根手指夹着那张纸,上下甩动两下,问他:“岳卿想吃同安县与沈卿白食?”

陛下还真与沈大人是一伙的!

岳震川闻言脑袋发愣,一把年纪了被说“吃白食”,老脸“腾”地红了起来。

沈大人不是直接将法子夹在梁复信中的吗?信本该他岳震川收,不就意味着直接送给工部的吗?

咋能说他吃白食呢......

“老臣......”岳震川拿不准天子之意,红着一张老脸:“老臣绝无吃......吃白食之意,老臣年迈愚钝,还望陛下明示。”

天子收回信纸,轻笑问他:“岳卿以为沈卿如何?”

这是啥问题?岳震川腹诽,他能说沈大人半点不好,陛下今儿个都得将他打出去。

他低下头,恭敬道:“陛下,沈大人自是国之栋梁,不可多得的人才。作为一县县令,倒是......屈才。”

后面那句话是他顿了一会儿,额外加的,没想到恰好点明天子心意。

“哦?”天子挑眉,嘴角依旧含笑:“岳卿也是觉得沈卿只有一个县令官衔乃是屈才?那以岳卿之见,眼下沈卿,当谋个何等官职来得好?”

此话一出,岳震川心中大震,不敢再答,偷偷看向季本昌。

谁知季本昌听后也两眼发直,歪个脑袋偷偷看他。

陛下是什么意思?俩老头开始眼神交流——是想把沈大人提前召回京中任职吗?可陛下之前说过,沈大人根基不够深,同安县也暂且需要沈大人......

天子见二人不答,提点道:“你二人说说看,各自除了一部尚书,还兼任了何职?”

两人一听,心头顿时跟闻了薄荷草似的明了。

合着在这儿等着他们的!

——谁说一个人只能任一个官职的?能者多劳,会办事儿的人,能拿朝廷四五份俸禄都不嫌多!

可......

可这不是他们这些老家伙的特权吗?大周从未有过县令兼任其他官职的先例呀.......莫说县令,就是一府知府,都鲜少身兼数职。

俩老头又是对视一眼。

——陛下怕是早有此意,就等着今日的。且这官不能是陛下硬塞给沈大人,得是其他身居高位的官员上奏提携才行!

岳震川心中知道,自己今日得替天子开这个先例了。

他低头沉默,脑中将工部空出来的官职过了个遍。

这一官职不能太高,但决不能比县令低,且还要在地方上便可兼任,不用来工部上衙的......

有了!

岳震川左想右想,还真被他想出个空职:“陛下,工部检校拾遗一职空缺已久,臣苦觅良才,奈何多年来都未寻到合适之人......”

工部检校拾遗——正六品。负责检校工部水利、土木、机械器物制造等事务,可在工部制造途中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官职。

但放在往先,这一官职实权较小,更倾向于“荣誉官职”——工部挂名食俸,但只有些许话语权,没有实权,只用来表示该官员的品级极地位。

但若将这一官职拿给沈筝来担任......有没有实权,就不好说了。

天子嘴角噙起一抹笑,显然对这一回答较为满意,但还是假意道:“正七品、从六品、正六品。沈卿连跳两级,二位爱卿以为如何?”

岳震川发愣。

照理来说,小官员想升官,是得先接点没有品级的活儿,干得漂亮再说升一级。

但沈大人她,是普通小官员吗?

他一脸正气,毫无底线,声如洪钟:“臣以为沈大人当得,我工部正需要沈大人这等人才!还望陛下准老臣将沈大人纳入麾下!”

天子又看向季本昌。

季本昌艰难扯出一抹笑:“臣附议。”

陛下这是要他在上朝时公开支持岳老贼,为沈大人喊话呢......开开心心来看信,又将自己交代进去。

“那便如此吧。”天子面上露出一抹名为满意的笑:“岳卿可是明日上书?”

这急不可耐的模样,让岳震川心头又是一酸,小媳妇模样答道:“回陛下,臣今日回去便拟折子,再......再知会工部众人一声,明日早朝便上书。”

“嗯......”天子这次终于舍得将信递给他了:“那沈卿往后便是你工部一员了,说来对你工部诸多事宜也是大有助益。岳卿,你可莫要欺负沈卿啊。”

岳震川心头那叫一个苦,连接信纸的动作都慢了些许。

天地良心苍天可鉴,他一把年纪的老头子,哪里敢欺负“红人沈筝”!

信纸到手,沉甸甸的——拿一个正六品官职换来的,能不沉吗?

岳震川心头五味杂陈,思索之下,开始给季本昌找不痛快:“季大人,您也知道,这开采煅烧中途,免不了开销......”

季本昌双眼一瞪——好你个岳老贼,老子明日还要公开帮你喊话呢,你就如此答谢,简直恩将仇报!

双方拉扯之下,季本昌不敌,只得允了岳震川一笔银子。

比起对方之前开口要的那一大笔,这笔银子简直称得上“毛毛雨”,不过这笔银子也不是白给的——往后从工部收入中扣。

......

与梁复来信相比,沈行简来信就显得简略得多,上面只着重写了沈筝教的“数字”与加减法。

天子与季本昌看得啧啧称奇,梁复则满脑子惦记着“三合土”。

“带回去好好看看。”天子将信给了季本昌,“朕观此法妙极,且应当不止这些,沈行简不是说沈卿已在同安县学推行?你回去后多叫几个头脑聪明的一同看看,若是当真可行,便去信同安县问问,再在京中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