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世界大案之人性的泯灭 > 千万考生的“噩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话说啊,2003年那会儿,四川南部县可是闹得沸沸扬扬,为啥呢?因为有个19岁的少年竟然胆大包天,偷走了高考试卷!这一下子,万千考生可就哭晕在厕所了,辛辛苦苦备考的结果,就这么被一个“小贼”给搅黄了。

这案子一出,立马就惊动了中央,中央可没闲着,直接启动国家A级紧急措施,还派出了国内顶级的刑侦专家来破案。这阵仗,简直比捉拿大盗还要来得刺激!

最后呢,这位有着“中国福尔摩斯”之称的乌国庆大神,就凭借一个脚印,就把这案子给破了!这简直比福尔摩斯还福尔摩斯啊!

不过话说回来,这少年到底是怎么在重重把守下,成功盗走试卷的呢?这可真是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谜团啊!

2003 年,非典肆虐全国,这一年对于中国来说真是特别的一年。由于疫情的影响,高考时间也从以往的 7 月份提前到了 6 月份。

6 月 5 日中午 1 点,四川南充公安局副局长杨森富像往常一样,来到南部县教育局检查高考试卷的保密性工作。

每年的高考试卷大约在 6 月 3 日左右就会从国家教育部分发到全国各地级市教育局,然后再由地级市教育局安排,逐步分发到各个县城的教育局。在高考开始之前,这些试卷都会被存放在教育局的一个绝对安全的房间里。南部县教育局也不例外,他们常年将试卷放在一个有双层防盗门的密室里,此外,房间的各个角落还安装了红外线警报装置。在 24 小时监控的情况下,教育局还在密室外面配备了专业的安保人员,24 小时轮流值班。不仅如此,按照规定流程,还需要在大门和窗户上贴上相应的封条。

那么,高考试卷为什么会受到如此高规格的待遇呢?因为在我国,高考和核武器的地位一样,都属于国家最高级别的绝密文件。自从 1977 年我国恢复高考以来,高考试卷就被列为国家最高的绝密级别。在我国的国家机密等级中,只有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级别。有人可能会问,既然高考如此重要,那么高考结束后,试卷是否就不再属于国家机密等级保护范围了呢?其实不然!

高考试卷在开考前属于绝密级别,开考后到收卷的这段时间,高考试卷的等级也仅仅降低了一级,仍属于机密等级。由此可见,国家对高考试卷的重视程度。因此,各地政府都不敢懈怠,毕竟这关系到众多学子的命运。

南部县副局长杨森富自然也不敢掉以轻心。自从试卷到达南部县后,他每天都要来检查一番。然而,今天他总感觉有些不对劲。虽然门上的封条完好无损,但凭借多年的出警经验,他坚持要求开门检查。

当工作人员用钥匙打开一道道门后,映入眼帘的场景让所有人都惊呆了:满地狼藉,散落着一地的试卷,脚印错落交织……直觉告诉他们,有人盗取了高考试卷!

杨森富对现场进行了大致的勘查,发现北边窗户上的封条已经全部被撕开,但窗户却完好无损。仔细一看,护栏上有两根钢筋明显弯曲,显然是被人掰弯后又掰了回来。窗台下还有未擦干净的脚印,窗户玻璃上也留下了作案者的大大的掌印。这些发现让杨森富意识到,作案者是通过掰弯护栏,然后从窗户进入密室,偷走了高考试卷。

杨森富得知消息后,立即通知刑警队,对案发现场进行了封锁。警方迅速展开调查取证,很快就有了重大发现。

首先,窗户被人用扳手等利器破开,而且屋里和窗户上的脚印都来自同一个人。更令人惊讶的是,房间的一个凳子上竟然放着四个已经被破坏的报警器。

经过对比,这四个报警器就是 b 密室里的。而 b 密室里分别置放卷纸,按课目贴有封条的二十一个铁皮柜,其中六个都敞着口。并且这六个柜子里装卷纸的文件袋,都有被刀片划开的痕迹。经过统计,被盗走的高考试卷总共有六份,分别是文科相关的高考语文、英语、文科数学、文科综合四科试卷,以及理科相关的数学、理科综合两科试卷。

现场调查结束后,警方在这栋楼的六楼又发现了和 b 密室一模一样的脚印,而且这里的脚印比 b 密室里面的还要多。显然,作案人在这里停留的时间更长。警方推断,这里可能是犯罪嫌疑人的临时落脚点。

随后,警方对附近的居民进行了一次调查。在调查中,警方得知就在案发的前一天晚上,这栋大楼突然断过一次电。由于当时是凌晨,很多居民并没有发现这一短暂的停电。警方认为,这可能是犯罪嫌疑人故意制造的停电假象,以便趁机作案。

南部县公安局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根据现场的勘查和搜集的证据,警方做出了初步推测:案发当天,嫌疑人先悄悄来到这栋楼的六楼,切断了整栋大楼的电源。在确认没有人后,嫌疑人用作案工具将 b 密室窗户的钢筋掰弯,随后从窗户跳进 b 密室。进入密室后,嫌疑人先破坏了报警系统,然后在天亮之前拿走了试卷。

警方认为,这明显是一起有预谋的案件。高考试卷的丢失,无疑是一件惊天大案。南部县公安局不敢隐瞒,迅速将此事上报至南充、四川,随后又紧急上报至中央。

由于即将面临高考,时间非常紧迫。为了防止高考试卷有机会被泄露出去,保障所有高三考生考试的公平性,专案组紧急切断了移动通信及各大网络信号,并让所有的网吧场所停止营业。

此时,摆在警方面前的还有两个重要问题:究竟犯罪嫌疑人盗取试卷是自己用,还是靠试卷获利卖给别人用?如果是自己用,作案人员应该是应届参加高考的学生,可能由于平常成绩不好,想靠这种方式获取一个好分数。但如果是靠试卷获利的话,作案人员应该是社会人士。可是试卷在黑市上流卖,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无法想象。

为了搞清楚作案人员具体是出于什么目的,警方首先走访了南部县城的打印复印场所,没有发现任何与试卷或试题有关的信息。警方对店里的电脑进行了检测,也没有发现任何关于试卷的传真,更没有发现相关传单。网络上也没有出现任何关于被盗试卷出售的信息。这让专案组松了一口气,至少高考试卷被盗至今,并没有对社会和其他考生造成影响。

因此,警方初步推断作案人是第一种情况的可能性最大,也就是本届高考的高三考生。这一下子就给办案人员缩小了范围。

专案组决定对 b 密室周围的可疑人员进行询问。首先进入警方视野的便是看守 b 密室的安保人员。根据值班情况,6 月 5 号凌晨是一位姓张的师傅在值夜班。

他向警方表示,自己在当天晚上交接完班后,就将教育局的大门给锁上了,直到早上 5 点,送牛奶的师傅敲门,才打开了大门。

警方对他的一面之词,自然是不可能完全相信的,最后警方提取了张师傅的指纹,与作案现场发现的指纹进行对比后,才排除了张师傅嫌疑。

警方又询问了当天送牛奶的工人,是否有发现什么异样,工人表示当时天刚蒙蒙亮,他们送完后就走了,也没看到什么可疑人员。

保安和工人都不是偷卷纸的嫌疑人,那还能有谁呢?警方决定,直接深入调查一下,管理卷纸的工作人员。

随后警方对接触过卷纸的 7 个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查,根据他们的描述,在 6 月 3 号的 12 点的时候,卷纸从市里被武警押车,运来了县里教育部后。

7 个工作人员立即,将运来的试卷,放到了早就准备好的 b 密室内,之后便按照流程对 b 密室,进行了一系列封锁后,再无人进去过。

随后根据警方的模仿调查,也排除了这 7 个人的嫌疑,这一下子又把警方给难住了,最容易接触到试卷的人,都被排除了,那还能有谁呢?

最终警方又锁定了 2 名电工,这两位都是临时为教育部工作的,并且没有人比他们更熟悉这里的电路情况了,所以他俩人也有很大的嫌疑。

并且其中一个姓刘的电工,他的女儿也是应届的高考生,而另一位电工老张,他的妻子还是教育部的环卫工人,随后警方就对这两位展开了调查。

但是调查结果,却再一次让警方失望,老刘提供了自己当天,根本不在本地的证明,事后警方通过调查,也证实了老刘的信息。

电工老张也提供了当天,一整天都在隔壁村丈母娘家的证明,警方对俩人进行了指纹对比,发现也和现场的不一样。

电工的嫌疑也被排除了,警方只能对 b 密室楼上的居民,进行了一家一家的走访调查,但并没有得到什么实质性的结果。

在警方准备离开时,一位附近扫地工人,告诉警方了一个重要的消息,他说在 5 号凌晨 4 点的时候,听见了教育部后院,一阵阵的狗叫声。

一个小时后,看见一个身穿红衬衫的男子从大楼跑出来,但由于天色比较暗,这位环卫工人,虽没有注意他的样貌,但这个人身高在一米七左右。

就在专案组为得到这些线索高兴的时候,两道难题再次摆在了所有人面前:

一.因为此时已经 6 月 6 日了,距离高考已经不到 24 个小时了,嫌疑人没有抓住,高考能否如期举行?

如果偷考卷的人是应届的考生,他拿着答案出现在考场上,是不是就违背了公平公正的高考精神?

专案组也立马向四川省公安厅,汇报了案件的情况,随后四川省公安厅,根据上级领导指示,案件继续调查,高考如期举行。

但是为了公平公正,国家决定全国启用备用卷。

于是 6 月 7 日,2003 年全国高考如期举行,但此时的考生们并不知道,他们的试卷已经被调换成了高考紧急采用的备用卷了。

而备用卷的题目难度要比正常试卷的难度高一些,据说当年的考生们,考完都是哭着走出来的,当年的高考至今被成为“史上最难高考题”。

而这打破了常规的做法,都要归咎于这个盗取试卷的犯罪嫌疑人,南部县高考试卷盗窃案,也被国家定为了 A 级绝密案件。

为了加速破案,中央直接指派刑侦专家乌国庆,痕迹专家斑茂森等精兵强将,前往南部县第一现场督阵。

6 月 7 号,有着“中国福尔摩斯”盛誉的刑侦专家乌国庆,便和其他几位专家来到了南部县,到了现场后,专家们就根据,当地专案组的信息。

对案发现场再次进行了勘查,很快几位专家就做了一个,作案人的犯罪经过,他们推测嫌疑人很早就过来踩点了。

并在 6 月 5 号凌晨 2 点的时候,从大楼后面的院子里,悄悄潜入了大楼,随后从一楼窗户进入了办公室里。

成功进入大楼内部后,他便顺着楼梯爬到了六楼,至于为什么爬到六楼,专家认为,六楼地势高,方便观察 b 密室,已经每家住户的情况。

当确定所有人都睡着以后,才便于他的行动,所以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六楼出现了这么多嫌疑人的脚印。

大约在三点半的时候,他瞅准时机,先到二楼切断了整栋楼的电闸,然后又跑到一楼,切断了 b 密室的电闸。确认安全后,他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钳子,把窗户的钢筋掰弯,进入了 b 密室。他的作案过程,和专案组调查的结果一模一样。

专家的推理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随后痕迹专家班茂森等人对犯罪嫌疑人的掌纹和脚印进行了分析。随后,专家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了一个大致的还原。首先,根据掌纹和鞋印可以确定这是一双男鞋,嫌疑人的年龄大概在 18-28 岁左右。

且专家推断,嫌疑人是从窗户钢筋的缝隙进入 b 密室的,这个人体态偏瘦,身高大概在 170-176cm 之间。除了这些细节外,侦探乌国庆还发现了一个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地方,那就是 b 密室里放置答题卡的柜子。虽然柜子被敲开了,但是里面的答题卡并没有被偷走。从这个举动可以看出,嫌疑人的目的很可能不是为了贩卖试卷,而是为了自己使用。并且,嫌疑人还非常熟悉考场的规矩,知道答题卡很难带进考场,一旦被发现就会暴露自己。这就是他为什么敲开了柜子却没有拿走答题卡的原因。

这一点小小的突破,让警方将目标锁定在了当地应届考试的考生身上。随着 6 月 9 号 2003 年的高考顺利结束,警方决定从考生三次模拟的成绩入手。警方认为,偷走试卷的人成绩肯定会比以往好,所以只要将成绩波动较大的人单独筛选出来,再一一锁定,肯定能有所突破。

在经过众人彻夜的调查后,竟然筛选出了上百人。这一下子可把众人给难住了,想要调查完这些人,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但警方必须要在 6 月 24 日之前抓到嫌疑人,因为这天是高考成绩公布的日子。如果在这之前没有抓到嫌疑人,那就意味着嫌疑人靠着作弊得了高分上了大学,这对其他因为他而遭殃的考生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

所以,迫在眉睫的专案组和专家组只能另想其他办法。得知三天后学生均要返回学校填报高考志愿的消息,让警方再次看到了希望。专家们赶在学生回校之前,连夜统计完成每个考生的各种数据以及家庭社会关系等信息。返校当天,省厅直接调大量警力,安排在各个学校门口。对所有进校填报志愿的考生,一个个地单独采集指纹。这么大规模的行动,让警方从 12 号学生返校当天一直采集到了 19 号。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 19 号下午的时候,一个手指头上涂胶水的学生引起了一旁专家们的注意。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专家们只是悄悄地记下了这位考生的名字——杨博。随后,专家们回到公安局后,专门查看了杨博的信息。杨博,19 岁,身高 175cm,身材也比较偏瘦,父母均是南部县的农民……

杨博的各种特征都十分符合专家推断的作案人,但是为了保险起见,专家们立马将杨博的指纹与案发现场的指纹进行了技术比对。虽然杨博涂了胶水,但依然没有逃过专家的法眼。很快,专家就确定杨博跟案发遗留的指纹出自同一个人。于是,警方立刻对杨博采取了行动,并在 6 月 20 日这天将杨博抓捕归案。随后,警方在杨博的房间里找到了还没来得及被销毁的高考试卷。

让专家疑惑不解的是,在学校成绩优异的杨博,为什么要去偷试卷呢?其实,杨博的成绩在学校里一直都算是拔尖的,考个一本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但高考前的三次模拟成绩都不是很理想,这让他感到了巨大的压力。杨博和无数农村家庭出身的孩子一样,都希望通过考上大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接连的失利让他感到非常沮丧,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他看来,这次高考只准成功,不准失败。心里对大学的渴望,让他的思想慢慢地扭曲,脑海中渐渐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偷高考试卷。

有了这个想法后,当大家都在紧锣密鼓地为高考做准备的时候,杨博则偷偷地研究偷取试卷的路线和对策。经过两个月的踩点后,他在高考的前一天晚上来到了 b 密室所在的大楼。趁安保人员半夜犯困的空隙,按照专家分析的行径偷走了试卷。

据杨博本人陈述,当时他费尽千辛万苦偷到试卷后感到十分疲惫。回到家将试卷和作案工具藏好后,他就一头栽倒在床上睡着了。一直睡到了第二天下午,当他来到学校复习时,发现所有同学都知道了高考试卷被盗一事,并且对此还议论纷纷。杨博一下子陷入了恐慌之中,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暴露了。

这天放学后,杨博做贼心虚,一路小跑回家。一到家,他就迫不及待地掏出试卷,大致浏览了一下,发现自己的成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但他还是决定将试卷撕碎并烧掉,以防被父母发现。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甚至将自己作案时穿的衣服也一起烧了。

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6 月 20 日,面对警方的审讯,杨博后悔不已,将自己的罪行全盘托出。至此,6·5 高考试卷被盗大案终于告破。

6 月 24 日,高考成绩公布,杨博的成绩是 515 分,这个分数完全可以让他上一个好大学。可惜,他的一念之差,让自己寒窗苦读十几年的努力付之一炬。

8 月 25 日,南部县人民法院以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情节严重,从重判处杨博有期徒刑 7 年。不过,杨博在监狱中表现良好,最终获得了减刑的机会,服刑 5 年后便被提前释放了。

杨博的案例告诉我们,为了满足私欲而突破底线,用不法手段获取成功,终将付出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