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以后过去了很久,祝灏都一直在思考刘迟可能会采取的策略以及手段来对付自己。然而,尽管他费尽心思,却始终无法想出一点头绪。
这种困境主要源于刘迟心机深沉,行事风格难以捉摸。或者说他对刘迟的了解不够深入,此人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堪称他见过最为难猜的。
但是,他最担心的还是刘迟会发动政治上的攻势,而他最薄弱的就是政治嗅觉,这让他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祝灏的担忧并非无的放矢,这种攻击不同于战场上的明刀明枪,往往无声无息,难以察觉。可引发的后果却能产生深远影响,也更多地依赖于策略、智慧和权谋。
刘迟作为一个心机深沉的官场老油条,可以说他比徐仲雍更具有政治眼光,即便以祝灏和徐仲雍合力也不一定能躲过他飞来的暗箭。
对于是否应该先下手为强,祝灏和徐仲雍之间产生了不小的分歧。以祝灏看来,刘迟和赵岩松贪赃枉法证据确凿,自己又有监察官员的权力,只要将这些上报上去,刘迟等人必定能受到惩处。但哪知,徐仲雍一句话就怼得他哑口无言。
用徐仲雍的话来说就是:“你不拿我不拿,上面的人怎么拿?”
简而言之,刘迟、赵岩松等人每拿的一两银子,起码有一半会分润给上头的人。满清的吏治早已败坏到“文官爱钱又惜死,武官惜死又爱钱”的地步,随便你拿什么罪证去告,上下都有办法掩护过去。
所以,要整倒刘迟等人,也唯有通过政治的手段才能起决定性的效果,这也是官场政治生态和游戏规则。
想到这里,祝灏在心中大致梳理一下他和刘迟之间的职权范围,试图找出其中的漏洞。
按照常例,刘迟职掌一府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审理等事务,还有权监督官员,奏告朝廷官员不法事的职责。
而他掌管的川南永宁分巡道则是领三府一厅,共计二十五个县,主要从事巡查地方和监督官吏,并推行上级政令,另有绥靖地方之责。
从上可以看出,他和刘迟有职权交叉点,但他的职能更侧重于监察权,刘迟更多的是掌握地方上的权力。
两相对比之下,他虽名为刘迟的上官,却无法直接管辖刘迟与赵岩松的职权,最多只能达到一个权力制衡的作用。相反,刘迟他们还多一个民政的实权。那么,如果双方真的开战,祝灏反而落到了下风。
关键有一点,刘迟是一个传统的官员,在官场中必然盘根错节。而祝灏自己只是靠捐纳得来的官位,只要自己出了哪怕一点点儿纰漏,被刘迟牢牢抓住把柄就能整倒他。而祝灏自以为收集到的刘迟贪赃枉法证据,却如同一张废纸。
到了这个时候,祝灏也终于才明白,为什么徐仲雍非要让他和顺丰商行做切割了。因为商行是将他斩下马来最好的神器,如果不做分割,刀柄便牢牢抓在刘迟手里,想什么时候砍下就能什么时候砍下。
“哎!”祝灏轻叹口气,既然暂时没办法,就决定先放下,转而专注于自己的职责和本分。反正见招拆招,不管刘迟如何出招,他不贪图私利,也不侵占他人权益,至少能坦然面对那些莫须有的政治倾轧。
于是,祝灏收回思绪,将目光转向了练武场上正在训练的新兵们。
“齐步走!一、二、一。”
此时的场地上,新招募的勇营新兵们正在练习每日的队列行进。尽管祝灏并非军人出身,但后世发达的信息时代,让他对于军事训练和战争又有着深入的了解。再结合自身的战斗技巧,他由此自编了一本练兵教程,其内容涵盖了站军姿、队列训练、战术动作、格斗训练、射击训练以及内务整理等多个方面。
这本教程不仅包含了基本的军事技能,还注重培养士兵的纪律性、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实战应用能力。祝灏相信,通过系统的训练,士兵们将能够更好地适应战场环境,提高作战效能,提高整支军队的战斗力。
原本,他打算让康复后的徐甲担任总教官的职务,但在深思熟虑后,最终选择了李大壮来担任这个重要职位。这个决定基于多方面的考虑,无论是徐甲的身体状况,还是亲疏程度,他都不允许军权落在别人手里,即使是岳父也不行。
祝灏上任时还发现了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情况,原本他想要重整勇营,提高勇营的战斗力,但没想到实际上勇营的人数远远少于预期,而且存在大量的挂名吃空饷的情况。能直接点卯到场的人也不超过一百号人,其余根本就查无此人,甚至还有好几个早就归西的人还登记在册。
一场点卯下来,祝灏非但没有不悦,反而松了一口气。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选择直接遣散勇营的士兵,让他们回家等着领取俸禄就行。虽然,其中还有几个死硬分子想要来混口饭吃,祝灏也绝不允许。
没了这些老兵油子的掣肘,祝灏放心地通过顺丰商行的渠道,发布了一道征兵令,招募了近八百的新兵。其中大部分都是参加过商行招工落选,而能力又不低的年轻人。
有了这些新鲜血液的加入,祝灏大手一挥,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反正勇营在军制上充其量算是民兵,连正规军都算不上,也就不会有人来质疑什么。
所以,挨着校场的居民几乎天天早上起来,都能听到里面传来震耳欲聋的口号声。虽然一开始很多人感到不适或困扰,但渐渐的这种充满活力的声音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百姓们不知情的是,此时校场内的士兵们几乎都被磨砺的精疲力尽。而实际上也确实如此,祝灏为了提升他们的战斗力,对士兵们进行了高强度的训练。他们从早到晚都沉浸在紧张而有序的训练中。他们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这不仅是汗水浸透的结果,更是他们辛勤付出的见证。
与此同时,在黄昏过后,他们还要接受文化教育和思想洗礼。当他们跨入军营的第一天起,祝灏就告诉他们:何为子弟兵,当兵为什么。
虽然,祝灏规定的军法是严苛的,训练是艰辛的,但士兵们却没有一个人主动提出放弃。道理其实很简单,他们不仅每天能吃饱饭,能吃到从来没吃过的好吃的,并且他们还第一次感受到了平等和尊重。
无论贱如蝼蚁的乞儿,还是贵如祝灏李大壮等人,他们都吃着同样的食物,做着同样的训练。这种人生中从未受到过的重视,令他们人人从心底里愿意为祝灏赴汤蹈火。
显而易见,通过重重锻炼和教育,在两个月的时间里,祝灏成功地将这群原本懒散的年轻人锻造成了合格的士兵。这一显着的变化不仅体现在他们肌肉线条变得分明、皮肤晒得黝黑等方面,更在于他们脸庞所展现出的坚毅与勇敢精神。
然而,祝灏对此却依旧不甚满意,在他看来,即便再强的肌肉,再大的力量也不过虚有其表。一支强大的军队不仅需要身体上的力量,更需要坚定的信念、严明的纪律和崇高的精神,这才是塑造一支军队的灵魂。
祝灏在等待一个给勇营上最重要的一堂思想实践课的时机,很快,这个难能可贵的时机即将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