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心灵联姻 > 第九十八章 配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徐浩明说了他们一家的决定:“第一,检查四个人的肾及骨髓,哪一个配型就哪一个捐;第二,如果一个也不配型,立即联系正规的医疗机构或慈善组织,中国红十字会旗下的中华骨髓库,寻找肾源及骨髓。

魏主任也被感动,可她还是担心又提出:“第一道手术做完后要等她身体恢复才能做第二道手术,可有了另一种病身体就很难恢复,就是一病恢复另一疾病就得恶化,简直不可能。”

的确这是难题,都陷入了困境。二个年轻人都大学毕业,有知识思维敏捷活跃,他们提出:“既然都是能治愈的病,是否能打破常规,二大手术一起做呢?”

魏主任说:“这是唯一救她的办法,别无他法,可一个病人要做二大手术,身体会吃不消,医院还没有这种先例。”

徐浩明说:“办法是人想出来的,路是人走出来的,没有先例可以填补空白。”魏主任摇头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手术时间太长,夜长梦多,假使再手术台上出了事,家属来吵闹我们可担待不起。”

四人齐拍胸脯:“万一身体支持不住出现意外一切责任有我们负,我们甘愿赔偿病人家属一大笔钱。”接着四人齐刷刷地跪下求:“求求主任,哪怕只有1%,千分之一的希望也要争取,总比放弃不治而亡强。”

魏主任被深深感动说:“既然你们勤心着力,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治),那我们医生也不能拖你们的后腿,我们也就豁出去了,想尽办法,顶着风险,迎难而上,打破常规,二道手术一起做,你们快站起来吧。”

四人在魏主任的搀扶下站了出来,排队作揖:“谢魏主任。”

魏主任风趣说:“病还没医好,谢我还早呢,你们真是比亲属亲眷还要亲。”

徐浩明一语道破天机:“我们是她的心灵亲属,以前她曾救过我们,如今我们也得救她?

双方签下了手术期间所承担的风险与意外“责任书”。然后他们四人首先接受配型检验,轮到徐浩明时,一个女年轻医生摸了摸他的手然后说:“你不能检验。”

徐浩明咯噔一震急问:“救死扶伤是人道主义,为什么要排斥我?”

女医生大概心情不佳,或者是正失恋,冲冲地说:“我说不能就是不能。”

一家四人齐责问:“为什么不能?”女医生懒得搭理,竟吵了起来,惊动了旁边的男医生,他忙走了过来劝:“不要吵,我先给你量量体温。”

量过体温后男医生说:“你确实不行,你体温高,正感冒,等治好了感冒再来检验吧。”

虚惊一场,大家齐松了一口气。

回家后,一家人就忙碌起来,一个星期后,徐浩明的感冒才彻底康复,他也立即进行肾及骨髓配型检查。忙碌了几天后,魏主任宣布结果,茫茫人海中杨玉琴、徐文娟、徐文博,血型全配型,可还没找到肾及骨髓配型的人。四人立即不约而同说:“继续找。”

说罢四人忙往外走。出其不意一个护士拿着报告单冲了进来,大喊:“魏主任,找到啦,找到啦!”魏主任接过报告单一看喜出望外,大声宣布:“徐浩明的肾、骨髓及血型全都配型。”

四人喜出望外,徐浩明拍手说:“我知道我会配型,那全用我一个人的。”

魏主任直截了当指出:“捐赠主要限于直系亲属或者配偶,并且需要符合严格的医学和伦理标准,你们捐赠但整个过程必须在医疗机构内进行,由专业医生评估,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公平、公正和人道。因此你们一定要是自觉自愿的,绝不能三心二意。”

徐浩明挖出了一张由全家六口人联合签名,并已经到公证书公证的捐献承诺书,大难题攻破。妻子儿女及魏主任齐担心,异口同词问:“那你的身体?”

徐浩明顶撞:“现在不是到处宣传捐肾捐肝及捐骨髓都不妨碍身体吗?既然不妨碍,捐一样及捐二样还不是同样不妨碍吗?再说,现摘现移植,成功率更大,用一个人的比用二个人的排斥反应更小,再说,我愿与她同生死共存亡,放心吧,我顶得住。”

经过严格的医学评估,确认捐赠不会对捐赠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大家也就无话可讲。

医院回绝后,华志芸父母及丈夫,还有弟弟及弟媳,妹妹及妹夫经过商量后,只得无奈做出放弃治疗的决定,接病危的华志芸回家。那天刚办完出院手续,丈夫背着华志芸,父母背着食用品,都泪流满面往外走,刚走出病房门,被陈主任拦住了说:“快回病房,我有事与你们商量。”于是大家回到了病房,安排华志芸重新躺下。陈主任把梁建伟与华志芸父亲叫到一旁说:“快通知华志芸的弟妹也来吧,我有大事与你们商量。”

梁建伟忙去打了电话。人到齐后大家来到了陈主任办公室,陈主任根据徐浩明的提议开门见山撒谎说:“中国红十字会已经为华志芸找到了志愿者捐献的匹配的肾及骨髓,可是这两大手术一起做,你们也知道风险很大,可是与其看着她死去,我们医院也想试一试,作二大手术一起做的试验。”

四人异口同声说:“可是我们也没有这笔钱让你们做试验啊!”陈主任继续撒谎:试验阶段,我们不收这笔钱,可咱们得签一份`手术同意书'与一份`手术期间所承担的风险与意外责任书'。四人听后既喜又吓,喜的是也许有救,吓的是万一在手术台上出现意外那就得提前死亡。四人经过慎重讨论后做出决定:与其回去等死,还是做个试验,也许还能出现奇迹,有成活的可能,于是四人齐在“手术同意书”和“风险与意外责任书”上签了名。

一切准备就绪后,护士把华志芸推进无菌病房进行隔离,一家人齐来送她,是死是活大家心中还没有底,因而心情特别沉重,华志芸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心情更是特异。

移植那天,徐浩明被推进了手术室,很顺利地摘取了一只肾及部分骨髓。妻子及儿女在病房陪着徐浩明,等待着奇迹——华志芸移植成功的喜讯。

时间已经过去了五个小时,等着心慌,一家四口心都扑扑跳,突然一个护士闯进来说,由于做二道手术,时间太长,病人大出血,需要大量输血,可她是稀有Rh阴性ab型血,超出预料,已准备好的血浆大大不够,生命垂危……

杨玉琴及徐文娟徐文博挺身而出请求说:“反正我们三人的血型与她全配型,用我们的血。”

时间就是生命,医院也就同意,由于需要量大,一人难以胜任供血,同时时间紧逼,快一分钟希望就大一分钟,医院果断作决定,三人同时献血。

三人的血液流进了华志芸的血管中。手术八个小时后,魏主任走进徐浩明的病房,摘下口罩,欣喜地宣布:“出现了奇迹,俩大手术都成功啦!”

“成功啦!”一家四人狂呼。徐浩明挣扎着要爬起来,被魏主任及妻子摁住了。

下面发生的事更精彩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