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背靠山脉,视野开阔,既能有效观察敌人的动向,又能在遭遇攻击时迅速获得支援。
而黎城县城原来的小鬼子占领的县衙及兵营等地,则是直接将其中的大部分枪支弹药包括粮食在转移走之后,全部交给了何栋梁带领的黎城县委,有他们来进行管理和发展整个黎城县城的运营。
至于黎城加强营地建设方面,战士们齐心协力,搬石运木,搭建起坚固的营房。他们还挖掘了深深的战壕,设置了多重防御工事,包括碉堡、掩体和障碍物。
周卫国亲自指导战士们如何布置火力点,以确保在战斗中能够形成交叉火力,最大程度地杀伤敌人。
训练场上,周卫国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每天清晨,战士们在嘹亮的号声中迅速起床,进行体能训练,长跑、俯卧撑、仰卧起坐,一项不落。
接着是战术训练,从单兵作战技巧到班组协同作战,周卫国都亲身示范,耐心讲解。他特别注重实战模拟,经常组织对抗演练,让战士们在逼真的战斗场景中积累经验,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何栋梁则全力保障整个黎城县城的运营,以及作为独立团的后勤供应,他积极与当地百姓沟通协调,筹集粮食、衣物等物资。
为了改善战士们的伙食,他还组织百姓在黎城县城周围附近开垦荒地,种植蔬菜。同时,他筹备了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招募了当地的医生和护士,补充到独立团的医疗所里,为战士们提供及时的医疗救治。
在武器装备方面,周卫国等人在战后,对现有的枪支进行了精心维护和保养,还组织了技术人员对一些损坏的武器进行修复和改造。同时,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弹药,确保在战斗中有充足的火力支持。
思想教育也是黎城加强营建设的重要环节。周卫国和何栋梁经常组织战士们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开展革命主义教育活动,激发战士们的战斗意志和革命热情。
周卫国等老兵,则讲述自己的战斗经历,让战士们明白战争的残酷和胜利的来之不易。
在周卫国和何栋梁的共同努力下,黎城加强营逐渐成为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斗志昂扬的队伍,为保卫黎城和抗击日寇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陈大旅长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将独立团的总结会议地点确定在了 386 旅的旅部驻地沁水县。
这一决定并非偶然,沁水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相对便利,能够为会议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与此同时,陈大旅长接连发出了好几道通知,每一道通知都承载着重要的使命和期望。
第一道通知,要求 772 团、771 团以及新一团派遣炮兵种子前往 386 旅的旅部,接受迫击炮和掷弹筒操作的培训。
这一决策背后蕴含着陈大旅长的深谋远虑。在现代战争中,火炮的运用至关重要,它能够在关键时刻给予敌人致命的打击,改变战场的局势。
迫击炮和掷弹筒作为轻便灵活的武器,具有操作简便、火力强大的特点。通过集中培训,能够让各团的炮兵种子迅速掌握这些武器的操作技巧,提升炮兵的作战能力。
当这些种子回到各自的团队,又能将所学知识传授给更多的战士,从而在全团范围内形成强大的火炮战斗力。
陈大旅长首先考虑的是人员的选拔和培训。他要求从各个团中挑选出身体素质好、头脑灵活、对火炮有兴趣和天赋的战士,组成专门的炮兵队伍。
为了确保选拔的公正性和科学性,他亲自制定了严格的选拔标准,包括体能测试、军事理论考核以及实际操作评估。
在选拔现场,战士们个个精神抖擞,展现出自己的最佳状态。体能测试中,他们奋力奔跑、跳跃,展现出顽强的毅力和出色的身体素质。
军事理论考核时,他们认真答题,对火炮的知识了如指掌。而在实际操作评估环节,他们熟练地操作模拟的火炮设备,展现出扎实的基本功。
被选中的战士们随后被集中到专门的炮兵训练营地。这里有王承柱和赵长城带领的经验丰富的炮兵教官团队,他们来自不同的战斗部队,都有着丰富的火炮操作经验。
炮兵教官们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他们手把手地教导新战士如何调整炮口的角度,如何根据目标的距离和风速计算射击参数。
从最基础的火炮构造和原理,到复杂的战术运用,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被选中炮兵的战士们则全神贯注,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他们在训练场上反复练习装填炮弹、瞄准目标、发射火炮等动作,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执着。
为了提高训练效果,还设置了模拟实战的场景,让战士们在紧张的氛围中锻炼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
对于火炮的安置和阵地的选择,陈大旅长也有着深思熟虑的安排。他亲自带领参谋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翻山越岭,仔细勘察地形。
他们考虑了地形的高低起伏、植被的覆盖情况、敌军可能的进攻方向等多个因素。在一些关键的战略要地,陈大旅长会亲自爬上高处,用望远镜观察周围的环境,与其他指挥人员们多次讨论最佳的火炮布置方案。
确定好位置后,工程技术人员和战士们迅速行动起来,修建坚固的火炮工事。他们挖掘战壕、搭建掩体、设置伪装,力求让火炮阵地既有利于隐蔽,又能在战斗中发挥最大的火力。在工事的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循防御标准,使用坚固的材料,确保能够承受敌人的炮火攻击。
同时,陈大旅长还注重弹药的储备和供应。他组织后勤人员建立了完善的弹药管理体系,设立了专门的弹药库,并制定了严格的弹药出入库制度。
在弹药库中,一箱箱弹药按照种类和规格整齐地摆放着,管理人员认真地记录着库存数量和出入库情况。为了确保弹药的安全,还设置了多重防护措施,包括防火、防潮、防盗等。
陈大旅长深知,火炮的维护和保养也是至关重要的。他专门成立了维修小组,配备了专业的工具和设备。
维修小组的成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机械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定期对火炮进行检查,包括炮身的磨损情况、零部件的松动、瞄准系统的精度等。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对于无法现场修复的故障,迅速组织力量将火炮送回后方的修理厂进行大修。
为了提高维修效率,维修小组还建立了备件库,储备了常用的零部件,以便在需要时能够迅速更换。
同时,他们还对战士们进行了简单的维修培训,让战士们在战斗中能够处理一些常见的小故障。
借助这一次神头岭战役,陈大旅长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如果火力输出能够更加强大、精准,那么己方部队的战斗损失将会大幅降低。即便是以现在一个迫击炮炮连的威力,也能将整个神头岭的 1500 多名小鬼子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所以,陈大旅长下定决心,不仅要在独立团建立强大的炮营,同时,要立即将迫击炮和掷弹筒全面投入到 386 旅所有的步兵营的建设当中。
虽说可能达不到独立团掷弹筒进驻到每个排的程度,但至少要进驻到每个连,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但必须确保每个连都有足够的火力支持。
陈大旅长多次召开军事会议,与各级指挥员深入探讨火炮建设的方案和细节。在会议上,他强调:
“我们不能满足于现有的胜利,要不断提升我们的战斗力,让敌人在我们的火炮面前颤抖!”
他详细阐述了每个团、每个营在火炮配置和使用上的规划,要求各级指挥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火炮力量。
当然,陈振华也充分考虑到了这种情况,所以果断命令独立团炮营指导员赵长城,安排迫击炮炮连连长王承柱带领着数十名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炮兵专业人员前往 386 旅的旅部给予指导和帮助。
他们一到达旅部,便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针对陈大旅长组织起来的迫击炮和掷弹筒炮兵连,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
从清晨到日暮,训练场上炮声隆隆,战士们的喊叫声此起彼伏。他们不仅注重基础技能的训练,还加强了协同作战和战术配合的训练。
通过模拟各种战斗场景,让炮兵们在实战中积累经验,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王承柱带领着那十多名身经百战的老炮兵,毫不犹豫地加入到 386 旅的炮营的迫击炮炮连当中。
他们将自己在战场上的宝贵经验和独特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战士,发挥着传帮带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