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尽管段煨的旗帜和节钺依然在邓县附近,但是此刻他的人却不在邓县,而是带领着三千骑兵绕过了襄阳,进入了南郡的地界。

此刻的他依然为邓艾的计策所感叹,他的心中不得不承认,邓艾有着远超他年龄的心智,对于战机把握的非常精准,还非常擅长冒险,而且是有计划的冒险。

邓艾认为,如果和刘表在邓县长时间的对峙,那么最有可能的结局就是段煨粮尽之后不得不退兵,虽然这样的一个结果对于段煨来说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这样的计算是基于一个前提的。

那就是周瑜一直在看戏,什么都不做,一旦周瑜决定做什么的时候,那么局势就变得没有办法控制了。

所以,要打破这个局面,段煨必须要做什么。

邓艾的建议是段煨应该用大部分的军队和刘表进行对峙,然后派遣小部分的军队绕过襄阳,深入荆州的腹地,这支小部队的目的并不是骚扰荆州的后方,而是做的更狠,那就是直接拉拢当地的宗贼甚至是当地官员,直接将地方占据下来。

最后,占据了大部分的荆州之后,再回过头来对付刘表。

这样的计划困难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如何快速瓦解地方上的抵抗,或者换一句话来说,如何快速拉拢地方。

这个困难,先知先觉的秦王已经替段煨解决了,因为秦王给了左丰很大一堆空白的任命文书。

尽管秦王一再申明这些是给左丰筹措军资金的,但是左丰知道,在荆州找钱哪里需要秦王的空白文书,恐怕这些文书就是用来收买荆州人士的。

秦王的用兵真是厉害,即使不在荆州,也看穿了荆州的问题。这也是段煨的信心来源。

盖着秦王府大印的委任状,绝对比段煨的空口白牙可信太多了。

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周瑜的行动,没有任何人能猜透周瑜究竟想要做什么?更为准确的是什么时候会去做。

对于这个问题,段煨也从秦王那里拿到了解决方法。

有了这两个保障,段煨觉得自己成功的可能性很高。

邓艾的计划之中有着唯一的一个缺点,或者说是美中不足之处,那就是邓艾高估了自己的权力,他甚至在最后告诉段煨,如果能够立刘琮为荆州牧,那么就可以拉拢荆州的蒯家和蔡家,甚至还能挑起刘表手下的内斗。

不过他的最后一点建议被段煨否决了。

段煨对邓艾说:“我们是秦王的堂主,我们不是龙头,这样的事情我们决定不了,即使我们决定了,秦王肯定心中不喜的。秦王是个大度的人,或许他不会说什么,但是秦王的儿子呢?你的日子还长,不要在这样的事情上作死。”

如同邓艾预计的一样,当段煨进入了南郡,将自己的旗号拉了出来的时候,不少观望的宗贼和地方势力迅速投向了他,因为在整个南郡,刘表的军队不足二千,而段煨的手上足足有三千多人。

至于从襄阳回撤回来的援军,被段煨一个冲锋就打垮了。

有南郡枝江人董和来投,董家作为南郡当地的豪强,一直和蔡家不怎么对付,所以被刘表打压,这一次本来董和想要向西入益州的,正巧段煨到来,这才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成为了第一个投向段煨的当地豪族。

有了手上空白文书的段煨,当即开出了一个他所能开出的最高价码,南郡的太守。毕竟作为当地的大族,董和在南郡的人脉是那些宗贼无法比拟的,而且作为第一个倒向段煨的大族,这样的马骨一定要付的出千金。

果然,一分价钱一分货,有了董和的帮助,段煨的声势大振,不仅仅是南郡那些刘表过去的敌人宗贼一下子来投靠他,南郡的那些大族也愿意改换门庭,服从“朝廷”,愿意接受朝廷目前最大的忠臣董仲颖的命令。

很快,段煨就全据了南郡。

等刘表发现和自己在邓县对峙的段煨竟然跑到了南郡之后,他才发现和他在邓县对峙的那一个是个冒牌货,他当即发动了进攻。

只是张绣的指挥才能并不在段煨之下,而且段煨只带走了一小部分的军队,这一次的进攻除了留下一地的尸体之外,并没有任何的成果。

刘表又想要回师南阳,但是此时的南阳已经成为了段煨的地盘了,一时之间,刘表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地步了。

段煨的行动也非常的迅速,他留下董和招抚南郡不肯臣服于秦王的势力,同时自己带领骑兵迅速南下,准备故技重施,招抚荆州南部四郡。

而这时候,周瑜动了。

周瑜并没有让吕蒙带兵,在他的眼中,吕蒙虽然见识不错,过去在邓当的手下也很不错,但是他还是过于年轻了。

什么时候动手,怎么动手,这样的死生大事,对于吕蒙来说负担他太大了。

像这样的重要事情周瑜还是决定自己动手,至于身后的骂名,史书都是胜利者写的,为尊者讳。

结果南下的段煨和周瑜在巴丘撞上了。

看到对方的数量只有三千,结果双方都大意了。

段煨觉得这是荆州南部刘表备战的军队,毕竟南郡已经被他攻取了,荆州的南部有了防备是很正常的。

而周瑜觉得这只是刘表正常的军队调动。

他们同时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等着对方立足未稳,直接冲散对方的军队。

结果双方打成了一场混战,谁也没占到什么便宜。

等双方军队分开,这才发现对方并不是软柿子的刘表军队。

段煨和周瑜的心中同时发出了感叹:“为什么他们的军队会开赴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