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董仲颖遵循了“不要这样”的指示,压根没有前往白马,反而转向了延津。
在延津处,董仲颖早做准备,让别人留下了大量的船只,做出了一副要偷渡延津,袭击袁军后方的姿态。
面对这样的局面,袁绍匆忙召集众人商议,来决定接下来的行动。
“明公卒连幽并青冀,横制天下之半,材勇效命。现在又击破了张白骑这样名满天下的人物,除了董仲颖之外,恐怕在天下间已经没有什么人可以和明公争锋的了,现在董仲颖妄图从延津北渡黄河,骚扰冀州地方,明公可以趁此机会于延津击破董仲颖,这样明公的威名必然会响彻天下。”郭图说道。
沮授却提出了反对意见说:“《道德经》有说,财物执持盈满,不如适可而止。现在张白骑被我们包围在了白马,如果能够彻底消灭张白骑,这样就如同斩断了董仲颖的一个臂膀,董仲颖素有用兵之能,我们攻击延津赢的未必是我们,还不如专注于白马,击破张白骑为妙。”
对于这两种意见,袁绍不能决,于是他询问曹操道:“孟德,过去你献策助我战胜张白骑,现在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也没有办法决定,你有什么可以帮助我的吗?”
曹操想了一想回答:“斩断一个人的臂膀和打中对方几拳,哪一个伤害更大?”
袁绍说:“自然是斩断臂膀对于一个人的伤害更大了。”
曹操于是说道:“攻克白马消灭张白骑如同斩断董仲颖的一个臂膀,而董仲颖渡过黄河,攻入冀州,犹如打了我们几拳,在这件事情上的孰轻孰重,明公您应该能够分辨的清楚。”
袁绍被曹操的话语所说服,的确曹操的话语有道理,他刚想要发言赞同两句,却另外有人打断了他。
淳于琼说道:“冀州的士族因为您袁家四世三公的荣耀都支持我们,现在如果我们放任董仲颖再一次进入冀州,将冀州拖入战火之中,恐怕对于明公您的威望打击很大。”
淳于琼的话语说完,让袁绍又一次陷入了犹豫之中。先对付张白骑是军事上的考量,阻止董仲颖于延津渡河则是出于政治上的考量。
这样的情况让袁绍根本就没有办法决定。
过了许久之后,袁绍终于做出自己的决定。“张白骑不可不消灭,冀州不可不防守。我们兵多,而董仲颖兵少,我决定分兵。”
于是,袁绍分军队为三部分,留下郭图、淳于琼、颜良包围白马,自己和曹操率领军队向西,挺进延津。并在黎阳留下文丑统领一支兵力强大的预备队,防止董仲颖进入冀州。
面对袁绍的做法,曹操不由的发出感叹:“用兵讲究的是要以多凌寡,但是袁绍的做法完全背离了这样的规律,过去我认为袁绍是一个明智的人,他怎么会出如此昏聩的招数。”
曹操劝过袁绍一次,但袁绍完全没有听他的,作为一个客军的将领,曹操只能够闭嘴。
“袁绍上当了,他竟然做出如此举动。”当听说袁绍做出分兵的举动时候,张济是这样对李傕说的,“即使任何一个凉州的小孩子都知道,捏起一个拳头打人远比张开手掌打人痛的多,袁绍怎么会犯如此的错误。”
于是,按照之前的计划,董仲颖在延津留下了徐荣和一万军队,用来牵制袁绍的军队,同时让自己的军队迅速登船,渡过黄河,进入冀州。
当得知董仲颖的军队离去之后,袁绍加快了行军的速度,他打算打下延津,用来切断董仲颖的归路,结果一开始,他就吃了一个大亏。
防守专家徐荣彻底教会了袁绍什么叫做“弹性防御”,袁绍的本队还没有到,他的先锋就遭到了徐荣的伏击。徐荣将延津几乎所有的军队全部带出,给了袁绍当头一棒。
在徐荣的突袭之下,袁绍的先锋损失惨重,越骑校尉王摩更是死在了乱军之中。
对于刚战胜张白骑,志得意满的袁绍来说,这样的失败是他不可以接受的。对于他来说,他已经是天下闻名的人物了,怎么能输在一个话都说不清楚的人身上。
于是袁绍亲自率领军队进攻延津,但是面对徐荣那样铜墙铁壁般的防守,他也没有占到什么便宜,甚至军队的损失也有点大。
他派人通知了正在进攻白马的郭图、淳于琼,让他们率领军队向西,挺进延津,前来支援他。
沮授劝阻袁绍道:“颜良的性格急促狭小,虽然骁勇,但不可以让他独自担任大将,我们手上有了足够的兵力,只要包围延津,徐徐图之,攻破延津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袁绍说道:“昔日孔文举曾经说过‘颜良、文丑,勇冠三军。’,能够让孔文举这样的大儒都赞赏的人物,怎么可能无法单独领军,更何况张白骑经过了上一次的失败,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即使颜良攻不下白马,他也能够围困住张白骑。兵书上说,比敌人多十倍就将其包围,我们想要攻克延津,需要更多的兵力,只要攻克了延津,我们再回师攻击白马就可以了。”
于是,袁绍没有听从沮授的建议。
等郭图、淳于琼的兵到了之后,袁绍手上有了足够的兵力,开始围住徐荣攻打,如果不是徐荣擅长防守,或许延津就被打下来了。
但是即使这样,整个延津也变得岌岌可危。
而就在这个时候,董仲颖的军队再一次渡过了黄河,回到了黄河的南岸,而他的目标,则是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