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米一这次直接下了一千盒的订单,还是铁盒子的包装,至于瓷器包装,准备年后再上市。

所有红星研究所出去的东西都是红星牌。

这款红星牌素颜膏的商标就是一个身穿肤白貌美的古典美女,耳朵上别着一颗五角星。

因为只是擦脸,所以只弄了一个大头照。

米一相信,以后肯定还会涉猎到其他领域的。

这边的事情解决好,米一边找上了爱美小组。

“你们有没有办法让润肤膏变得更加好看。

比如晶莹剔透,或者加点什么粉色颗粒,擦脸上的时候顺便可以提亮肤色什么的。

或者,搞一款擦在脸上会发热,还有擦脸上冰凉凉的润肤膏。

可以先研制涂抹后会凉凉的,毕竟接下来就是夏天了。

以后还能给他们取名叫冰火两重天,可以搞个礼盒装之类的。”米一记得后世的化妆品,护肤品可多了。

研发这些,她的受众人群是放在国外的。

想要卖高价,还是得出口才行。

在国内也就一盒八块顶天了,可要是外销的话,她可以直接翻倍。

当然了,不能拿跟国内一样的货物,要有创新才行。

还有就是包装,一定要高大上。

不过这些都不用急,可以慢慢想。

把任务都派下去,米一又赶往包装厂把铁盒子送到护肤品厂去。

有了盒子,他们才能开工制作。

等这边开始制作,剩下的五百个铁盒子也完成了,米一只好多跑一趟。

制作素颜膏的时间,米一再次去定了一千张同样的贴纸,一张一张地贴在铁盒子上面。

姜厂长没想到米一的素颜膏竟然真的有市场,更没想到下一次订单来得这么快这么多。

内心从轻视变得恭敬了许多。

米一可不管别人怎么想,现在只是打通了京市第一百货大楼的路子,还有京市其他百货大楼,还有别的省市。

等到全国推广 ,收入不可预估啊。

直到过年前,红星研究所也没有第二款发明问世。

米一给大家放了三天半的假期,初四那天大家再过来上班。

过年的年礼也很丰富,一人一条鱼,一条腊肉跟十斤大米加上五斤苹果。

同时,米一在研究所门口贴了一张招聘广告,只有两点要求,口才好,懂英语。

就算口才不好也没关系,主要是要懂英语。

这是为了以后出口产品做好准备。

总不能产品做出来了,连个能沟通的人员都没有吧。

前些年大家学的都是俄语,会英语的人还真是比较少。

就算有,那也是各大单位抢着要的人。

她们这能不能招到人,还真不好说。

产品还没出来,米一销路都想好了,到时候让龙景明给她在友谊商店弄个柜台。

友谊商店是今年为了满足外国友人,国际海员以及华侨的生活需求建立的高档消费区。

米一看中的就是所谓的高档,高档不就等于贵嘛。

只要她的产品质量有保障,包装美观,还愁卖不出去么。

这些都是后面的事情,现在,米一一家子忙着过年呢。

自从米一嫁过来以后,家里的米面粮油全都被换成空间的产物。

米一觉得,空间里的食物自带灵气,虽然微乎其微,但是长期食用,绝对是有利无害的。

她上辈子一直吃的都是空间出品,从来就没有生病过。

玥玥长这么大,连个小感冒都没有得过,好多人都来向云秋取经,问她是怎么带孩子的。

平时给孩子吃的什么,怎么养的这么好。

也有许多人花高价想把王婶挖到自己家,都被王婶婉拒了。

她觉得现在的生活就很好,并不想换地方。

孩子是她一手带大的,自然知道玥玥不生病是她自己身体好,自己哪里有什么技巧啊。

城里还好,每个月都有粮食,但是农村的光景就没有那么好了。

几乎每个村子都是等到粮食吃光才解散大食堂。

云秋哥哥他们村,解散的时候已经快入冬,就算想挖野菜都找不到地方。

本来大家都对救济粮充满信心,可是直到过年前,上面才一人发了几斤粗粮下来。

一些秋天野菜挖得不多的人已经快要断粮了。

分的这几斤粮食还得坚持到开春,简直让人没法活啊。

“大队长,你去镇上找那公社主任说说啊。

今年不是到处大丰收吗?怎么才批这点粮食下来。

一人就这么五斤粮,就算勒紧裤腰带顶天了也就混个把月。

现在到开春可是还有三四个月呢,大冬天想上山挖野菜都没地方挖。”

此时,村民们悔得肠子都青了。

倒不是后悔胡吃海喝,而是后悔前两个月没让家里的婆娘孩子上山多捡些吃的回来。

野菜野果,还有一些野栗子,不管什么玩意放到现在都是好东西啊!

人群中,万慧也是有气无力地蹲坐在地上,站着太费劲了,还是坐着省点力气。

她们家由她当代表过来领粮食。

谁知道她们三个人竟然只能领到十五斤,还都是粗粮。

不过,聊胜于无,家里之前本来就偷偷存了一些粮食下来。

后来她把米一给的那些粮票也换成粮食藏了起来。

不过,那些人救命粮,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动用的。

她跟爷爷奶奶这段时间就是靠着散伙时候的几十斤粮食加野菜撑到了现在。

该庆幸的是,她还有野菜,比好些人强多了。

所以,这时候她也是真饿。

看着打谷场这些喊着断粮的人,万慧是不相信的。

她们家都能偷偷藏起来粮食,别人家那么大,肯定能藏更多。

当时收粮的时候都是村里的人,大家也就意思意思进屋查看一下就算了。

只要明面上过得去大家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他们村的大锅饭刚开始也是有肉有油,但是并没有那么夸张说什么吃一个丢一个。

别人她是不知道,刚开始她每天都能吃饱,因为肚子里有油水。

直到后面伙食越来越差,她也能吃个五六分饱,比她在家吃的强多了。

那几个月,奶奶的药都少吃了许多,人也精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