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米一给了书跟钱对此事便没再干预了,至于对方认不认字,能不能学会,这都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

人要是想出头,再艰苦的环境也会创造条件的。

至于钱跟票,那点钱票对自己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对方来说,或许能救命也不一定。

既然决定要帮,干脆就帮的痛快一点,免得以后自己想起来后悔没有搭把手。

在这人均几十块工资的年代,她每个月能拿将近一百块,龙景明工资加补贴有两百多,要是出任务的话还有另外的奖励。

还有她公公,一个月四五百块。

他们家,说一句钱多得花不完也不为过。

对于给出去的二十块,也就是买两件衣服的钱罢了。

米一给了东西就忙自己的事情。

万慧拿到这些东西却激动地一晚上睡不着觉,巴不得能一口气把书看完然后能去京市找那个姐姐。

今天拿到的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自己的光明大道啊!

她曾经以为自己这辈子只能这样碌碌无为地过下去。

艰难地长大,然后找个人嫁了,过着跟大家一样相夫教子的生活。

可是对于一个连亲生父母都不要的人,又能嫁什么好人家呢?

建国后,村子里建了一个学校,她最羡慕的就是每天能进去里面读书的孩子。

只不过她那时候人小,能干的事情也少。

不管是挖野菜还是捡柴火,都得一趟又一趟地来回跑。

别人跑一趟,她得跑四五趟,所以根本就没有时间学习。

等她稍微大一点,每天能做更多的活以后,她就会抽空蹲在窗户外面听老师教学生上学。

虽然断断续续,每天最多只能听一两个小时,但是经过多年的学习,好歹她也识字了。

只是她从来没有摸过书本,纸笔,只是拿过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而且,不用别人说,她都知道,写的很丑。

要不是晚上月亮的光线不够,万慧都恨不得能熬夜学习。

只能强行让自己入睡,然后在天亮之时立马起床。

以往一大早起来是有许多事情可以做的,但现在是冬天,不用忙活地里的事情,也不用洗衣做饭打扫卫生。

她们家也没有什么衣服需要缝缝补补,只有院子里的两只鸡需要喂养。

喂了鸡,万慧洗干净自己的手,还仔细地检查了好几遍,这才拿起那本书看了起来。

屋里太黑,她只好坐到门口。

然后她发现,其中有些字,她压根就不认识,想问别人,但是又不想把医书给暴露了。

所以只好跳过不认识的字,先记住认识的。

想着自己果然得去赶一趟集了。

要把恩人给的粮票用掉,粮票是有时间限制的,过期就浪费了。

还有,现在,她还想去买一个本子跟一支笔。

遇到不认识的字,还能写下来拿去问问村里的老师。

万慧就这样在磕磕绊绊中慢慢学习着书中的内容。

京市这边,毛子国也彻底翻脸,收回了对国家所有的援助,还扬言要让国家提前还清欠债,想以此让领导人妥协。

大家肯定是不助长对方嚣张气焰,这么多年,虽然接受了对方的帮助,但是咱们也不是白白接受不是。

于是,大家铆足了劲,准备大干一场。

而米一所熟悉,耳熟能详的大炼钢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各地丰收的消息也接踵而来,解决了大家的后顾之忧。

吃饱喝足,大家干劲十足。

这些对于米一的影响倒是不大。

京市毕竟是首都,总不能在大街上就建造炼钢炉就开始炼钢吧。

以前不知道有没有,反正现在是没有。

为了更节省人力,每家每户不再单独开火,而是集体吃饭。

解放出了许多妇女同志,解放出来的妇女同志可以投身到各个岗位继续发光发热。

大家为了支持炼钢,都把家里的各种铁器捐了出去。

农村更是如此,大家的产量都这么高,自己要是没有进步,那不就是落后了嘛?

现在正在跟毛子国掰手腕呢,怎么能输,就是在气势上,也得赢过他们。

于是,越来越多的喜讯,到处都是丰收。

镇上也架起了炼钢炉,要为国家奉献一份力量呢。

或许,对于别人来说不是什么好事,但是万慧一家却是十分高兴的。

他们家的粮食本来就不多,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

所以在准备开展大锅饭收粮的时候,收不到多少也是正常的。

因为万家是年年打饥荒,通常还没到秋收就得先找部队借粮。

万慧过上了长这么大最幸福的日子,每天都能感受肚子吃饱的感觉。

做着跟以前一样的事情,吃的却是天差地别。

以前在家,一年四季都是各种糊糊,农忙时稠一点,农闲时稀一点。

加上许多的野菜,也能混个四分饱。

没有野菜的话就多灌些水,也能混个水饱。

现在每天都能吃个七八分饱,吃的还是正经粮食,菜是用油炒出来的。

还有肉,原来肉是真的好吃,比肉汤好喝十倍百倍。

虽然她吃了肉以后闹了一晚上肚子,那她也是幸福的。

真希望这样的日子能天天都有啊。

米一给的布料,她也不敢跟村里人换,怕对方问是怎么来的。

只好到黑市,跟别人换棉花。

衣服穿破一点没关系,只要塞上棉花,他们今年就不用挨冻了。

想到柜子里那白花花的棉花,万慧在心里乐开了花。

今年的破棉袄,终于不用塞稻草了,他们也能穿上暖和的棉衣了。

虽然只有一身,但是到时候他们可以轮流穿穿看。

因为棉花珍贵,她只换到了五斤。

拿出一斤做棉袄,剩下的跟旧棉花一起塞被子里,今年冬天也算有一床新棉被了。

可惜,好景不长,还没到过年呢,大锅饭就解散了,原因就是因为,仓库没粮了,而申请的救济粮却迟迟没有下来。

去镇上炼钢的人也都回来了,因为铁器有限,所以暂停炼钢,让大家回家过个好年。

至于还要不要继续,明年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