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太子失魂落魄的走到冷凝瑾的院子,他只想靠在冷凝瑾的怀中安静一会,再摸摸她腹中的孩子。

冷凝瑾怀着身孕,且又是侧妃,不好到前厅去,可是今日的事情她也听到了,眼下瞧着太子这般神情,到底还会心疼。

毕竟太子是她喜欢的第一个男子,也是她孩子的父亲。

“殿下。”

冷凝瑾踌躇上前,一双凉手拉着太子同样冰凉的大手。

太子将人搂在怀中,下巴抵在冷凝瑾的脖子处。

“凝瑾,让孤靠靠。”

冷凝瑾抽出自己的手,轻轻拍打着太子的后背,动作温柔,似有安慰。

“殿下,一切都会好的。”

肩膀处传来温热的触感,冷凝瑾的心更加疼了。

“凝瑾,母后是不是真的不心疼孤,她有没有想过孤的感受?”

冷凝瑾张了张嘴,自是心疼的,感受自是也想过,若是自己站在皇后的位置,怕是也会这般选择。

那可是皇后的母家,一直帮衬她和太子的温家,早些年皇后仗着温家在前朝的表现,可谓是顺风顺水,不但管着六宫事宜,儿子还是太子,这要她如何袖手旁观?

所以这题的解法便是忽略太子的感受,可是她不会替皇后说话,自己的命还挂在她的手上呢。

“殿下,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太子疑惑的从冷凝瑾的怀中抬头,鼻头还有些红润润的。

“凝瑾,这是何意?”

冷凝瑾拉着太子坐下,给他倒了一杯茶。

“殿下,今日过后,皇后娘娘应该就不能插手殿下的婚事了,殿下以后可以娶想娶的女子,不用跟温如卿绑在一块。”

太子显然这才想到,的确是这么个道理,就算母后想管,依着父皇今日的态度,怕是也不会允许。

“百官不敢将此事传出去,所以民间并不知道其中的内情,必然也损不到殿下的面子。”

“可是你也说百官都知道。”

冷凝瑾嘴角勾起笑意。

“那又如何?他们还不是巴巴的想将自己的女儿送进东宫。”

即便皇后不能再插手太子的婚事,但是皇后也不会让她成为太子的正妃,东宫女主人位置空悬,那些有女儿的老匹夫恨不能日日派人看着东宫的门槛。

“他们心中知道,但是不敢置喙半句,也不敢当着殿下的面露出任何的异样。”

太子明白了冷凝瑾话中的深意,他与百官之间的相处端看他的态度,只要他能放下心结,一切如往常。

茅塞顿开,正巧此时,冷凝瑾腹中的孩子踹了太子一脚。

“凝瑾,他也觉得你说得对。”

冷凝瑾温柔的摸着隆起的腹部,眼中散发出光辉。

“他是想让殿下放下。”

冷凝瑾点到为止,若是太子能往深处想,放下不该有的执念,认清自己的身份,他们或许都有活路。

叶璃初被捋出京城的事情,她也是知道的,不用想也知道皇后一定插手了,今日的事情就是她那个表叔的反击。

不然诺大个护国公府会看不住一个疯子?

不是看不住,是背后有人相助罢了。

思及此,冷凝瑾眼底的光又黯淡下来,曾经的自己到底是多么的蠢笨,居然能被皇后欺瞒,做了许多不该做的事情。

因着这话,太子眼底的悲哀散去不少,慢慢抚着冷凝瑾的肚子。

“凝瑾,等你生下孩子,孤会向父皇上奏,让你做太子妃。”

冷凝瑾没有回答,每一步都水深火热,平安就好,期盼过多没有一点用处。

三日后,下了一道圣旨,满京城哗然。

“护国公府以假乱真,家产半数充公,温宏贬为庶民,温家子弟三代不得入仕。”

一夕之间,温家只剩下老太爷还有个空爵位,其余都是庶民,好在没将府邸收回去,不然真的要举家回老家。

圣旨下来的时候,温家老太爷直直栽下去,好半晌才回过神来。

收到皇后传信的时候,他们便知道一切都毁了,忐忑的等着这一刻。

他们知道陛下是看在太子的面子上才给温家留了个空壳子,悔之晚矣,一族的荣光全都葬送在一个女子的手上。

温夫人尤其后悔,她当初就不该瞒着,温凌瑶生下来的时候就该掐死。

她怀着温凌瑶的时候,上香的途中遇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那乞丐十分无礼,指着她的肚子说灾星。

一个乞丐的话,温夫人自是不信的,身边的嬷嬷立即将人赶走,事后温夫人觉得晦气,想让人去杀了那乞丐,可是派出的人都寻不到乞丐的身影。

温夫人自是也忘了这件事,且温凌瑶出生不久,不但温宏升官了,小姑子的地位也彻底稳固,就在温凌瑶五岁生辰宴的第二天,南宫泽被立为太子。

温夫人彻底将乞丐的话抛到脑后,她女儿明明是福星。

温宏不知怎的知道了其中的内情,顾不得儿女的阻拦,抡起一把椅子朝着温夫人砸过去,温夫人当即头破血流。

待儿女知道实情后,原本上前拦着的嫡子呆立在原地,白着脸看着满脸血的母亲。

温家上下顿时哭做一团,下人仆妇想要买回自己的身契,想迫不及待要离开这个晦气的地方。

百姓们纷纷一头雾水,太子不是三天前才成婚吗?

一个皇后一个太子妃居然都救不了温家,可见是多大的罪责,以假乱真到底指什么?

可不等他们想明白其中的关键,东宫传出风声,太子那日并未拜堂。

不曾拜堂,可是他们分明已经看到太子将人迎进东宫了?

议论的风向又变了,不少人都看着太子进门不久,文武百官便都离开东宫了,居然没有留下喝喜酒的。

茶楼乐馆再次热闹起来,聪明的人已经猜到温家定是耍聪明在太子大婚那日动了手脚,又或者是温家本就做了大逆不道的事情,新娘刚进门事情就败露了,所以堂自然是拜不成的。

温凌瑶的死讯被压了下来,所以百姓想破脑袋也想不到出了怎样的差错,更想不到太子大婚当日即将要拜堂的新娘是温凌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