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喜欢囤地的地主婆 > 第204章 增加老年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金元一脸懵,地上有什么?有答案?什么都没有啊,浅灰色的地板砖干干净净,光可鉴人,有什么?

地?对了,地!

哎呀,他怎么犯傻了呢,果然是老了,记性也差了好多。这么重要的事都忘记了!

“成玉,你让我加入,我愿无偿赞助你们一百亩地。”

金元终于想起来汪成玉之前要的报酬是土地,可见这丫头很喜欢囤地。给她土地,这应该可行吧。

果然,汪成玉眉尾微挑,粉面含笑“金先生,您说一百亩地换您参与进来国家级的保密项目?”

国家级的保密项目?他怎么不知道这是国家级的保密项目,要真是国家级的保密项目谢老头能带他来?

金元被汪成玉问的一脸懵,转而一想,如果近视真能治疗恢复,称得上国家级也不为过。

“再加一百亩!”金元加大筹码!

“成交!”

汪成玉见好就收,干脆应道,汪成玉不知道谢老带金元来的意图是什么,但是刚才他和金元的谈话,谢老没怎么出声反对,可见也是愿意让他加入的。

她不借机敲竹杠她都不好意思姓汪。

再次到手二百亩地,汪成玉心情愉悦的决定亲自帮金元做治疗。

金元是做足了准备来的,提前去医院做完视力检查,带着视力检查单据来的。

“谢老,你有没有兴趣一起体验一番?”

这时正好其他几人也陆续醒了,汪成玉干脆让谢老一起加入,俩老头,更有对比性。

因为汪成玉眼尖的发现谢老手里也捏着视力检查才会有的单据。

谢老老脸微红“好,那我一起陪金元体验!”

金元暗暗吐槽,糟老头子,真会找借口。

“成青,你帮谢老做,我帮金先生做,其他人分两组观摩。”

新的一轮治疗再次开始。

新的一周因为增加了成人组对老年组的对照,他们的工作越发忙碌起来。

七天时间一晃而过,又到检查视力的时间,这次依旧是汪成青和小鲵带队。

汪成玉第二天才看到报告,有了第一周的数据,这一周她没有那么急迫的心情。

结果和汪成玉预料的一样,减幅比第一周稍微降低了一些。

江阳 近视度数一开始是275度,第一周检查是200度,现在是一百五十度。

朱美丽 原始近视度数300度,第一周是250度,现在是200度。

刘宇 近视度数450度,第一周400度,现在380度。

汪成玉看到这里皱眉,这个刘宇的度数才降低20度,不可能啊!

就算她为了和汪成青保持行气一致,刻意降低疏通速度,这个结果也不可能。

她抽出刘宇的报告单放到一边,继续看其他人的。

林小米 女13岁 近视时间两年,近视度数200度。第一周100度,现在50度,已经摘掉眼镜了。

张明 近视度数500度。第一周到450度,现在400度。

李瑾 女 15岁 近视两年,近视度数150度。第一周是50度,现在视力全部恢复。

汪成玉同样把李瑾的报告单抽出来放到另一边。

学生组的看完了,再看成人组的。

小鲵近视最严重,从750度到720,才降低30度,果然成人降的比学生慢一些。

当然也不排除小鲵是因为原本近视就很严重的问题。

几人中近视最轻的谢国安,原先是100度。

???

汪成玉以为自己看错了,揉揉眼睛再看。

视力恢复了?

他这个年龄一周恢复一百度,可堪称奇迹了。

汪成玉把谢国安的报告单抽出来和李瑾的放到一起。

陈玲玲从近视200度到现在100度。

陈八方从300度近视到现在200度近视。

这两个人怎么也降的这么多?

汪成玉细细思索,片刻恍然大悟,陈玲玲和陈八方常年练习太极拳,体质自不用说,谢国安以前是当兵的,体质也差不了。

原来效果如何不光跟年龄,近视轻重度有关,还和个人身体素质有关。

最后两个人,

谢老从100度的近视眼降低到50度。

金元从400度近视经过一周治疗降低到350度。

这两个人平常身体都保养的很好,所以效果也很好。

一圈看下来,成人组的数据除了小鲵的,其他人都不具有参考性。

不是身体素质特别好,就是家里有钱,日常很注重保养。

还是学生组的参考意义比较大。

次日重点问过刘宇,才得知他父母这一周出差了,他在家里经常通宵玩游戏,才导致视力恢复缓慢。

得知实情后,汪成玉跟他好好谈了一次,约定如果再犯他就不能继续参加近视治疗的实验。

好在刘宇知道这次机会很重要,也比较听劝,以后再没发生类似的事情。

近视实验顺利进行,终于在天气渐凉时全部实验结束。

历时三个月,学生组和成人组以及老年组的视力全部恢复正常。

金元视力恢复正常后就急匆匆的回去了。

谢国安负责把所有数据整理好,亲自带着数据回京申请专利。

这次汪成玉没有和他一起去,汪成功和汪成青一起同行。

汪成青去是担心万一需要再验证一次,为了配合谢国安一起去的。

汪成功去则是为了见谢老的大儿子谢国强,谈合作建职业学院的事。

墨白留在家里接替汪成功的工作,监督工人施工。

直播间那边汪成华安排的井井有条,粉丝数持续增长。

每周一次的带货也做得相当成功。

汪成玉一下子闲下来了。

汪成玉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土地规划设计实际建设上。

规划设计过程中,她发觉自己并不是万能的,哪怕有学习系统的辅助,哪怕有一学就会技能在身。

汪成玉果断搜寻知名建筑设计团队寻求合作。

筛筛选选,一个月的时间最终确定合作团队,汪成玉一下就轻松了。这样她只需要在设计方案出来后再提意见即可。

汪成功也带着和谢家合作的合同回来了。把合同往汪成玉那里一交,又马不停蹄的接待金曜了。

是的,金曜也被金元派来谈合作了,他们想承包这块地的建筑施工项目。

汪成玉本来想搞个招标会。既然金曜毛遂自荐,对方实力人品她也信得过,还有金老那二百亩地当敲门砖,干脆让汪成功去谈,初步达成意向后,对方开始了前期的准备工作。

孩子们快放寒假时,汪成青和谢国安回来了。随行的还有李院长和一个年约三十出头的年轻人。